- A+
所属分类:院感知识题库
(1)【◆题库问题◆】:[单选] 一位新人园的孩子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下列回答中最合适的是()。
A.妈妈放学后来接你
B.你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就来接你
C.你现在想妈妈了吗?妈妈一下班就来接你的
D.妈妈下午5点来接你
A.妈妈放学后来接你
B.你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就来接你
C.你现在想妈妈了吗?妈妈一下班就来接你的
D.妈妈下午5点来接你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教师在幼儿交流时要把握幼儿心理状态。
(2)【◆题库问题◆】:[单选] 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运动记忆约在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出现。
(3)【◆题库问题◆】:[单选] 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
A.2~3岁
B.1.5~2岁
C.1~1.5岁
D.4~5岁
A.2~3岁
B.1.5~2岁
C.1~1.5岁
D.4~5岁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1.5~2岁左右的幼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开展想象,此时基本具备了想象的基础。
(4)【◆题库问题◆】:[单选] 在学龄前期,()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
A.强化
B.适当淡化
C.不考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A.强化
B.适当淡化
C.不考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行为,对儿童智力发展和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
【◆参考答案◆】:(1)动作与行为练习。让幼儿对已经学过的基本动作与基本技能、健康行为与生活技能等进行反复练习,从而加深理解,形成稳定的动作、行为习惯。例如,盥洗的基本顺序、衣服的穿脱与整理、持筷的方法,都必须在教师和家长的具体帮助、指导下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2)感知体验法。感知体验法是指导幼儿感觉器官认识、判别事物特征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加深幼儿对事物的印象,同时由于加入身体动作,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 (3)口令信号法。熟练机智地运用口令是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和组织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技巧。教师的口令要洪亮、清晰、准确,语气要果断,声调要有感情。信号是指通过拍手、鼓声、音乐、呼数、哨音等声响来帮助幼儿做练习的方法。注意信号运用要及时,声音高低要适当,音乐、鼓点等连续信号的速度和节奏要根据动作和游戏情节的需要而变化。 (4)情境表演法。教师或幼儿就特定的生活情景加以表现,然后让幼儿思考分析情境中涉及的健康教育问题。比如,就"有些食品幼儿不宜吃得太多"这一实际问题进行情境表演,让幼儿分析判断,懂得日常生活中要能控制饮食才有利于健康这个道理。
(6)【◆题库问题◆】:[单选] ()是我国学前教育所特有的一条原则。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保教结合是我国学前教育特有的教育原则。
(7)【◆题库问题◆】:[单选] 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是()
A.经典条件作用
B.操作条件作用
C.习惯化
D.模仿
A.经典条件作用
B.操作条件作用
C.习惯化
D.模仿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是经典条件作用。
(8)【◆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A.手眼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B.儿童从出生起就有触觉反应
C.手的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口腔的触觉探索
D.触觉在儿童的人际关系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A.手眼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B.儿童从出生起就有触觉反应
C.手的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口腔的触觉探索
D.触觉在儿童的人际关系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婴儿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
(9)【◆题库问题◆】:[单选] 婴幼儿手眼协调的标志性动作是()
A.无意触摸到东西
B.握住手里的东西
C.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
D.玩弄手指
A.无意触摸到东西
B.握住手里的东西
C.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
D.玩弄手指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4—5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了手眼协调的动作。即看见东西能抓住它,也就是说眼睛控制手的活动,并把手准确地伸向物体所在的方位,可以作为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
(10)【◆题库问题◆】:[单选] 为儿童创设一定环境,让儿童在其中自我疏导其身心的某些不平衡,这种教育方法是()。
A.疏导法
B.派遣法
C.发泄法
D.环境体验法
A.疏导法
B.派遣法
C.发泄法
D.环境体验法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