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教师对待家长的正确的职业道德方式是( )。
A.教师应当与家长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
B.教师应当批评家长
C.教师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
D.教师应当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
A.教师应当与家长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
B.教师应当批评家长
C.教师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
D.教师应当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略
(2)【◆题库问题◆】:[多选] 幼儿园教育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采用( )等方法进行。
A.跟踪观察
B.观察
C.谈话
D.家庭访问
E.社区访问
F.作品分析
A.跟踪观察
B.观察
C.谈话
D.家庭访问
E.社区访问
F.作品分析
【◆参考答案◆】:B,C,F
【◆答案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
(3)【◆题库问题◆】:[单选] 教师在美工区经常会贴一些折纸的步骤图示,这种环境创设体现了幼儿( )的指向。
A.社会化
B.行为
C.认知
D.视觉
A.社会化
B.行为
C.认知
D.视觉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行为取向即通过有目的的环境创设,促使幼儿发生教师所预期的行为。题干中教师展示折纸的步骤,目的是为了方便幼儿模仿制作。因此选B。
(4)【◆题库问题◆】:[单选] 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 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中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 )。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5)【◆题库问题◆】:[单选]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招收7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5年,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6)【◆题库问题◆】:[多选] 关于“五四”以后小学教育发展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设初等小学堂
B.招收6岁儿童入学
C.修业6年
D.义务教育年限为4年
E.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
A.设初等小学堂
B.招收6岁儿童入学
C.修业6年
D.义务教育年限为4年
E.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
【◆参考答案◆】:B,C,D,E
【◆答案解析◆】:“五四”以后小学教育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6年,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义务教育年限为4年。
(7)【◆题库问题◆】:[多选] 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 )。
A.全体性
B.尊重性
C.发展性
D.保密性
A.全体性
B.尊重性
C.发展性
D.保密性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尊重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因此本题选ABC。
(8)【◆题库问题◆】:[多选] 奥苏伯尔按学习的发生方式将学习的发生分为( )。
A.发现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有意义学习
A.发现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有意义学习
【◆参考答案◆】:A,C
【◆答案解析◆】:AC[解析]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将学习的发生分成两个维度:(1)按学习的发生方式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2)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9)【◆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不属于自我肯定行为的主要表现的是( )。
A.请求
B.认可
C.拒绝
D.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A.请求
B.认可
C.拒绝
D.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B【解析】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请求: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事,以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②拒绝:拒绝他人无理要求而又不伤害对方。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故选B。
(10)【◆题库问题◆】:[单选] ( )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A.教案
B.课时计划
C.教学方法
D.课题计划
A.教案
B.课时计划
C.教学方法
D.课题计划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由课时计划的作用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