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文具行业以其覆盖面广、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极低、投资少见效快、市场需求大等因素吸引许多中小企业纷纷投资,但有些企业单纯为了扩大_______,采取降价策略,屡屡造成国际贸易_______,这些问题亟需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加以调控。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效益 纠纷
B.规模 争端
C.产量 矛盾
D.出口 摩擦
A.效益 纠纷
B.规模 争端
C.产量 矛盾
D.出口 摩擦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一空,与后文的“国际贸易”形成语义对应,只有“出口”能够体现出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效益”“规模”“产量”都不能与其形成对应,排除A.B.C三项。第二空做验证,“贸易摩擦”为常见搭配,且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D。
(2)【◆题库问题◆】:[单选] 甲、乙两船同时从A地出发,甲船逆流前往B地,乙船顺流前往C地,1小时后两艘船同时掉头航向A地,甲船比乙船早1小时返回,已知甲船的静水速度是水流的3倍,那么甲船的静水速度和乙船的静水速度之比是:
A.3: 5
B.2: 3
C.3: 4
D.2: 5
A.3: 5
B.2: 3
C.3: 4
D.2: 5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因“甲船的静水速度是水流的3倍”,故可假设甲船静水速度为3,水流速度为1,则甲船逆流与顺流的速度分别为2、4。甲船先逆流前往B地,后顺流返往A地,路程相同,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则甲船逆流与顺流的时间之比为2:1,即甲逆行了1小时,则顺行了0.5小时。因乙船比甲船晚1小时到达,则乙逆流了1.5小时,顺流了1小时,故乙船逆流与顺流的速度比为2:3,因水流速度为1,故乙船实际逆流与顺流速度分别为4、6,静水速度为5。则甲乙两船静水速度之比为3:5。故正确答案为A。
(3)【◆题库问题◆】:[单选]
A.
B.
C.
D.
A.
B.
C.
D.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数量类。题干各图形均由三个独立的小图形组成。故选B。
(4)【◆题库问题◆】:[单选] 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都用方形柱子将房子架空来防止潮湿及蚊虫骚扰,之所以用方形柱子而不是圆形柱子,是为了防止蛇攀爬进入竹楼。下列哪项最有可能是上述陈述的假设:
A.傣族人喜欢把东西做成方形的
B.蛇喜欢攀爬圆形的柱子
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蛇
D.蛇不能缠绕方形的柱子爬行
A.傣族人喜欢把东西做成方形的
B.蛇喜欢攀爬圆形的柱子
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蛇
D.蛇不能缠绕方形的柱子爬行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加强题型。第一步:找出论点论据。论点: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都用方形柱子将房子架空来防止潮湿及蚊虫骚扰;论据:用方形柱子而不是圆形柱子,是为了防止蛇攀爬进入竹楼。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D项加强论点,如果蛇能够缠绕方形的柱子爬行,那么用方形柱子也无法防止蛇攀爬进入竹楼,因此要使论点成立,必须以蛇不能缠绕方形的柱子爬行为前提。A项傣族人喜欢把东西做成什么形状,跟方形柱子是否能起到防止蛇爬入竹楼无关;B项蛇喜欢爬圆形柱子和C项蛇很多,都无法说明方形柱子是否能防止蛇攀爬。A.B.C都属于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
(5)【◆题库问题◆】:[单选] 英语目前是世界上不同语言群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这种交流是文化间的知识交流,它的_______是存在着分离的文化。换句话说,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是处理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方式,而不是________它们的方式。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达 同化
B.特征 隔绝
C.基础 统一
D.前提 消灭
A.表达 同化
B.特征 隔绝
C.基础 统一
D.前提 消灭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一空,分析文段,“它”指的是文化间的知识交流,文段的意思为,如果需要有文化间的知识交流,就得有不同的文化,因此横线处填入“前提”或“基础”较为合适,排除A.B两项。第二空,由文段可知,横线后的“它们”一词指代的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根据文段的意思,通用语言不是要抹掉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故“消灭”合适,“统一”差异是指将“差异”变得一致,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
(6)【◆题库问题◆】:[单选] “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是曾经的海洋梦想“老三样”,这个梦想也只是在本世纪初才得以_______实现。但限于当时的能力,主要做的是海洋的表面文章,对于海面之下隐藏的深海神秘世界,则只是_______。()
A.完整 浅尝辄止
B.部分 走马观花
C.彻底 浮光掠影
D.具体 蜻蜓点水
A.完整 浅尝辄止
B.部分 走马观花
C.彻底 浮光掠影
D.具体 蜻蜓点水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A。由常识可知,“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都是我们已经做到的事情,故B项的“部分”说法错误,排除。“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蜻蜓点水”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由词义可知,第二空选“浅尝辄止”更为恰当。本题答案为A。
(7)【◆题库问题◆】:[单选] 随着台湾自由行的开放,农村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某一农村的农民自发组织若干同村农民到台湾旅行,其旅行费用包括,个人办理赴台手续费,在台旅行的车费平均每人503元,飞机票平均每人1998元,其它费用平均每人1199元。已知这次旅行的总费用是92000元,总的平均费用是4600元。问赴台的总人数和个人办理赴台手续费分别是多少?
A.20人,700元
B.21人,650元
C.20人,900元
D.22人,850元
A.20人,700元
B.21人,650元
C.20人,900元
D.22人,850元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多选] 关于上述公文的发布字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的通知X发改能源(2012)0164号各有关单位:为落实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太阳能发电产业可持续发展,今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的通知》。先转发给你们,请按照《通知》要求,在落实建筑屋顶、消纳用户和电力接入等实施条件的基础上,抓紧编制中报项目实施方案,于2012年10月10日前报市发展改革委。联系人:黄xx联系电话:xxxxxxxx附件:《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298号)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A.年份外括号使用有误
B.年份使用阿拉伯数字不对
C.顺序号“0164”写法不对,不应该加“0”
D.顺序号“0164”写法不对,应该前加“第”字
A.年份外括号使用有误
B.年份使用阿拉伯数字不对
C.顺序号“0164”写法不对,不应该加“0”
D.顺序号“0164”写法不对,应该前加“第”字
【◆参考答案◆】:A C
【◆答案解析◆】:发文字号又称发文编号、文号,它是发文机关在某一年度内所发各种不同文件总数的顺序编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的办公厅(室)负责统一编排。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发文字号应该是由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年份用阿拉伯数字全称,用六角括号括起来,序号前不加“第”字不加0。故正确答案为AC项。
(9)【◆题库问题◆】:[单选] “青红皂白”现在常用来比喻事情的是非曲直,其愿意是指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其中“皂”指的是()
A.黑色
B.灰色
C.黄色
D.绿色
A.黑色
B.灰色
C.黄色
D.绿色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来龙去脉、是非曲直。成语出自于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州官得过了贿赂,那管青红皂白,竟断道:‘夏家欠林家二千两’”。皂指黑色。
(10)【◆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文言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_______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A项是宾语前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欺”是动词,“余”是代词,在句子中作“欺”的宾语,句子的顺序是古之人不欺余也。B项是判断句。C项是判断句。 D项是定语后置,正常句式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其中“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词。“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属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因为”;其中“也”为判断句标志。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