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思维》的作者是()。

  • A+
所属分类:教师类
(1)【◆题库问题◆】:[单选] 《我们怎样思维》的作者是()。
A.杜威
B.怀特海
C.卢梭
D.布鲁纳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我们怎样思维》是约翰·杜威的作品,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本代表著作。

(2)【◆题库问题◆】:[单选] 有效教学行为的结果具有()。
A.绝对性
B.相对性
C.情感性
D.思想性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有效教学行为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并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学行为,其结果必然具有绝对性。

(3)【◆题库问题◆】:[单选] 认为儿童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的发展过程。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斯金纳
C.奥苏贝尔
D.科尔伯格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皮亚杰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他律道德阶段,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的动机;自律道德阶段,不再盲目服从权威,有了自己的判断,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考虑当事人的动机。

(4)【◆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 )日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六条: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在接到公民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将认定结论通知本人。

(5)【◆题库问题◆】:[多选] 造成雯雯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是()。【资料】成绩平平的雯雯初一时因一次考试数学得了全班第一而信心大增,对数学特别投入,成绩直线上升。进入初三时,新任数学老师非常严厉,对所有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错误都毫不留情,经常在全班点名批评。雯雯平时有些“马大哈”,一次又因粗心大意被数学老师点名:“不管你多聪明,平时考得再好都没有用,关键是大考,如果大考时还粗心,一切都玩完!”老师的话时常响在雯雯耳边,每逢数学考试都很紧张,生怕自己考不好,但越是这样越出错,数学成绩逐渐下滑。
A.老师的严厉批评,形成了负强化
B.老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C.学生产生了考试焦虑
D.学生的期望值太高造成了失败

【◆参考答案◆】:B C D

【◆答案解析◆】:造成雯雯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是产生了考试焦虑;其次,数学老师对所有的学生的都十分严厉,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雯雯过于严厉;另外,雯雯个人对考试期望太高也容易导致紧张、焦虑,降低了学习效果。

(6)【◆题库问题◆】:[多选] 教育发展受制于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A.教育是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B.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C.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D.教育具有自身继承关系

【◆参考答案◆】:A C D

【◆答案解析◆】: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虽然受社会生存方式制约,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1)教育有自身的继承关系。社会政治经济的改变会引起教育性质和目的等方面的变化,但不是所有方面都会改变。(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作为意识形态的教育,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其他意识形态发生密切联系,与教育相互作用。其他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教育观点上,二是反映在教育内容上。(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来说,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存在。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灭亡之后,与其相适应的教育,并不立即消亡,仍然会存在一个相当时期。与此相反,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超越当时政治经济的局限性而产生,表现出不平衡性。总之,一定的教育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教育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我们既不可否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不能把它夸大到绝对程度。

(7)【◆题库问题◆】:[单选] 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A.班级
B.教研室
C.学科组
D.学习小组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8)【◆题库问题◆】:[单选] 班级管理中指定的班干部轮换制度属于( )模式。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实行班级民主管理主要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1)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全程管理,即在班级管理的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都让学生参与进来;(2)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如干部轮换制度、定期评议制度、值日生制度、值周生制度、民主教育活动制度等。

(9)【◆题库问题◆】:[多选] “我”意识到“从传统学科教师的角度讲,我是个相当优秀的教师,但是从教师专业化角度讲,我并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我的身上有着太多的缺点”。这说明()。下面是一位教师的反思日记。回顾过去,我感觉到,过去一个学期的教学比我前十年的教学总和都更能让我明白什么叫教育。以前,我教过好几个班,并且每班人数都在80左右.每天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备课,与学生的交流很少,我只考虑自己能提供什么,很少考虑学生需要什么,也极少关心大多数学生的内心世界。我感觉到自己首先是一个学科老师,而不是教育者。但换了学校后,现在这一切颠倒过来了,我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与学生的沟通上,而用在备课上的时间却减少了很多。我曾经为此抱怨,但现在看来,我花在与学生沟通上的时间不是太多了,而是严重不足。我渐渐地明白,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教师。过去的这半年,我依然延续以前的思维方式,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缺乏相互的理解,结果我对学生的爱与关心不能被学生感觉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这段经历告诉我的另一个道理是:所谓的专业化并不是知识化,老师的专业化应该首先是一种人际沟通能力,其次才是学科教学能力。从传统学科教师的角度讲,我是个相当优秀的教师,但是从教师专业化角度讲,我并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我的身上有着太多的缺点:这些缺点能不能补上,仍是一个问题。
A.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B.只重视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理念,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C.教师专业化呼吁教师全面素质的专业化,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新要求
D.一名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师很难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参考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只重视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理念,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一名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师很难成为优秀的教育者;此外,新课程改革呼吁教师实现全面素质的专业化。

(10)【◆题库问题◆】:[判断题] 教育过程中要慎用惩罚,但适当的惩罚还是必要的,尤其对严重违规行为。()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的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形成的。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