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2014年1一9月以会议(商务)为目的的入境外国人数为:2014年1—9月我国入境外国人共有1922万人,其中来自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的外国人分别为1184万人、229万人、408万人、58万人和43万人。分不同目的的入境外国人数见下表。
A.243万
B.590万
C.394万
D.651万
A.243万
B.590万
C.394万
D.651万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从表中可得,2014年1-9月以会议(商务)为目的的入境外国人数为219+41+109+10+15=394万。且选项尾数不同,所以可以采用尾数法。故正确答案为C。
(2)【◆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推出的是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54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死亡人口966万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395万人,同比增加327万人,女性人口66009万人,同比增加342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71182万人,同比增加2103万人;乡村人口64222万人,同比减少1434万人。 201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8万人,乡村就业人员39602万人。 2012年末,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22287万人,占总人口的16.5%;15~6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占总人口的69.2%;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 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
A.2012年城镇男性人口数量大于城镇女性人口数量
B.2012年本地农民工的增加量小于外出农民工的增加量
C.在不存在人口跨境流动的前提下,2026年中国大陆人口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数最多比2012年多22287万人
D.2012年乡村人口转移进城市变成城镇人口的数量最多不超过1434万人
A.2012年城镇男性人口数量大于城镇女性人口数量
B.2012年本地农民工的增加量小于外出农民工的增加量
C.在不存在人口跨境流动的前提下,2026年中国大陆人口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数最多比2012年多22287万人
D.2012年乡村人口转移进城市变成城镇人口的数量最多不超过1434万人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选项,根据常识可知正确,但并未在材料中体现,故本说法不对;B选项,增长量比较只需比较现期量×增长率即可,明显前者大于后者,故本说法不对;C选项,该选项设置了一个转化点,2026年相对2012年过了14年,其中1-14岁的区间转化为15-59岁的区间,这部分应少于0-14岁区间的22287万人,结合45-59岁区间转化为60岁以上区间,则必少于22287万人,故该说法正确;D选项,此时没有考虑出生和死亡人数,如果乡村人口中出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则转移为城镇人口应多于净减少人口1434万人,故该说法不对。
(3)【◆题库问题◆】:[单选] 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利用、循环再生的能源。以下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气
A.风能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气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4)【◆题库问题◆】:[单选] WiFi依赖看不见的无线电波传输,设备功率越来越大,局部电磁辐射必增强;无线信号穿墙而过,网络信息不安全。这些安全隐患,在LiFi中“一扫而光”。光谱比无线电频谱大10000倍,意味着更大的宽带和更高的速度,网络设置又几乎不需要任何新的基础设施。LiFi技术本身也有其局限性,若灯光被阻挡,网络信号将被切断。目前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产品都有研究人员“动手做”,还没有商用的芯片组,要像WiFi那样走进千家万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LiFi技术致力于借助灯光传输信号
B.WiFi技术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C.LiFi完成网络设置无需任何基础设施
D.WiFi目前已经得到大规模的普遍应用
A.LiFi技术致力于借助灯光传输信号
B.WiFi技术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C.LiFi完成网络设置无需任何基础设施
D.WiFi目前已经得到大规模的普遍应用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LiFi……网络设置又几乎不需要任何新的基础设施”一句可知,C项中“无需任何基础设施”表述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A项与原文相符,根据“若灯光被阻挡,网络信号将被切断”一句可知,LiFi技术借助于灯光传输信号。B项与原文相符,根据“WiFi……无线信号穿墙而过,网络信息不安全”一句可知。D项与原文相符,根据“要像WiFi那样走进千家万户……”一句可知。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出处】《灯光上网:若灯光被阻挡,网络信号将被切断》
(5)【◆题库问题◆】:[多选] 对交通协管员贴《告知单》的行为,从行政法律关系的角度判断正确的是( )B市的张女士在H区将私家车停在马路边,到饭店吃饭,饭店发现车上有一张“停车记录告知单”。张女士不明白这张“告知单”是什么,通过网络查询,得知如下信息:B市从2011年4月1日起,交通协管员发现机动车未在道路停车泊位呢停放的,按规定须填写两份单子:一份是《B市交通协管员道路停车记录告知单》。简称《告知单》;一份是《B市交通协管员道路停车记录报告单》简称《报告单》,交通协管员在违章车辆前车门的玻璃上粘贴《告知单》后,通过相机或摄像记录停车事实,将《报告单》和图像视频资料报告交管部门,由交警审核确认属于违章停放机动车行为的,交管部门将会对违法行为人处以2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邮寄信函将违法行为告知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收到《告知单》后,可以在24小时后登录交管部门对外网站查询时否属于违法停放机动车行为。
A.协管员是行政主体
B.张女士是行政相对人
C.这是一种对外部的行政法律关系
D.协管员是受委托实施行政行为的个人
A.协管员是行政主体
B.张女士是行政相对人
C.这是一种对外部的行政法律关系
D.协管员是受委托实施行政行为的个人
【◆参考答案◆】:B C
【◆答案解析◆】: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协管员是社会招募的人员,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A项错误。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这是行政法学上的概念,而非制定法上的概念。在制定法上“行政相对人”一般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B项正确。外部行政法律关系指的是公共行政关系,主要是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C项正确。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协管员贴告知单不属于行政行为。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C项。
(6)【◆题库问题◆】:[单选] 海关:检查:关税
A.光缆:通讯:网速
B.过滤:净化:饮用
C.树林:氧气:健康
D.沙漠:骆驼:运输
A.光缆:通讯:网速
B.过滤:净化:饮用
C.树林:氧气:健康
D.沙漠:骆驼:运输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海关”的作用是检查,“海关”是产生“关税”的必要条件,三个词的词性分别为名词、动词、名词。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光缆”的作用是“通讯”,“光缆”是保证网速的必要条件,三个词的词性分别为名词、动词、名词,与题干关系对应,当选;B项三个词的词性均是动词,C项第二个词“氧气”、D项第二个词“骆驼”是名词,与题干词性不符,皆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7)【◆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为:
A.司法程序的透明与否,法官素质的高低,法院监督机制的强弱,是做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B.百年奥运的历史上,不乏有著名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被赛会收回金牌并决定给予取消参加下一届奥运会的资格
C.中国古代钱币最晚在西周就已经出现,发展于东周,统一于秦皇,此后历经汉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演进出了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内涵博大的中国古代钱币文化
D.深圳市在司法公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卓有成效,尤其是审判公开对普通市民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A.司法程序的透明与否,法官素质的高低,法院监督机制的强弱,是做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B.百年奥运的历史上,不乏有著名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被赛会收回金牌并决定给予取消参加下一届奥运会的资格
C.中国古代钱币最晚在西周就已经出现,发展于东周,统一于秦皇,此后历经汉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演进出了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内涵博大的中国古代钱币文化
D.深圳市在司法公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卓有成效,尤其是审判公开对普通市民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项词语正反面搭配不当,“与否”“高低”和“强弱”都是两面,最后一句话“是做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只谈了正面,反面没有谈,词语正反面搭配不当;B项缺少宾语。在“资格”后加上“的处罚”;D项主客体颠倒,改为“通过审判公开,普通市民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故正确答案为C。
(8)【◆题库问题◆】:[单选] 某工厂与订货商签订合同,约定订货商在订单生产完成50%和80%的时候分别支付两笔货款。在派6名工人生产4天后,完成了订单的8%。如增派9名工人加入生产,则订货商在支付第一笔和第二笔货款间的时间间隔为多少天?(假定所有工人工作效率相同)()
A.6
B.10
C.12
D.15
A.6
B.10
C.12
D.15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假设每个工人每天的工作量为1,则六个工人四天的工作量为24,占到工作总量的8%,所以工作总量为300。增派9人加入生产,则每天的工作量为15,从订单的50%到80%需要完成的工作量为90,所以需要的时间为90÷15=6天。所以答案选择A。
(9)【◆题库问题◆】:[单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括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对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要求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公正、法治、爱国、敬业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公正、法治、爱国、敬业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C项正确。
(10)【◆题库问题◆】:[单选] 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为了说明发生在原始地球的化学反应能够产生像氨基酸这样复杂的有机分子,美国科学家米勒在1952年设计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他在密封的烧瓶内放入氧、甲烷、氢气和水,并加热烧瓶底部迫使水蒸气循环,以模拟原始地球的海洋和大气,同时他又对烧瓶内的气体连续放电以模拟电闪雷击,经过一个星期后,米勒检测了烧瓶内的“海洋”溶液,发现甲烷中的碳约有15%转化为18种有机物,其中2%的碳转化为氨基酸。这个实验曾经使人们相信原始海洋和大气能够通过自身的化学过程产生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幅由早期实验所描画的图画逐渐变得模糊起来。起初人们发现米勒的实验对原始大气的假设是错误的,原始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组成,只含有少量的甲烷和氢气。后来人们又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米勒烧瓶里的氨基酸是不能用来合成蛋白质的。原来氨基酸分子的几何形状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有着决定成败的重要作用。蛋白质分子是以氨基酸分子为单体,按照不同的比率和不同的排列方式而合成的高聚合物。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单体共有20种之多,它们被称为标准氨基酸。它们的分子结构有两种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就是所谓氨基酸分子的两种构型或手性,分别叫做L-氨基酸和D-氨基酸,我们也常常称它们为左手性氨基酸和右手性氨基酸。在化学反应中形成两种手性分子的几率是相同的,因此在化学反应的生成物里左手性分子和右手性分子数量相等,这种不同手性分子数量相等的混合物称为消旋混合物。米勒实验生成的氨基酸就是消旋混合物,它们是无法合成蛋白质的。
A.米勒的实验没有考虑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比率和不同排列方式
B.L—氨基酸和D—氨基酸能分别聚合成蛋白质
C.米勒的实验对人们认识氨基酸的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
D.米勒烧瓶里所生成的氨基酸是分子数量相等的L—氨基酸和D—氨基酸混合而成的消旋混合物
A.米勒的实验没有考虑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比率和不同排列方式
B.L—氨基酸和D—氨基酸能分别聚合成蛋白质
C.米勒的实验对人们认识氨基酸的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
D.米勒烧瓶里所生成的氨基酸是分子数量相等的L—氨基酸和D—氨基酸混合而成的消旋混合物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细节理解题。四个选项回到原文进行一一对应。A选项对应原文第二个自然段后半部分,与原文保持一致;C选项对应原文第一个自然段,与原文保持一致;D选项对应原文第二自然段尾句,与原文保持一致;B选项中的“分别聚合成蛋白质”在原文中并不涉及,属于无中生有的干扰选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