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新闻学与传播学题库
【◆参考答案◆】:D
(2)【◆题库问题◆】:[单选] —般来说,性格内向的个体所需个人空间比外向的个体().
A.小
B.大
C.相同
D.无法确定
A.小
B.大
C.相同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
(3)【◆题库问题◆】:[单选] 研究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得出交往有四种距离,其中公众距离指().
A.0~45厘米
B.45~120厘米
C.1.20~3.60米
D.3.60~7.60米
A.0~45厘米
B.45~120厘米
C.1.20~3.60米
D.3.60~7.60米
【◆参考答案◆】:D
(4)【◆题库问题◆】:[填空题] 韦纳提出了()的归因模型。
【◆参考答案◆】:成功和失败
(5)【◆题库问题◆】:[单选] 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法、访谈法和()。
A.A.档案研究法
B.B.资料分析法
C.C.历史研究法
D.D.文献法
A.A.档案研究法
B.B.资料分析法
C.C.历史研究法
D.D.文献法
【◆参考答案◆】:A
(6)【◆题库问题◆】:[单选] 证人的最后陈述有()个作用
A.三
B.二
C.五
D.四
A.三
B.二
C.五
D.四
【◆参考答案◆】:B
(7)【◆题库问题◆】:[单选] 人际关系的相互依赖模型是莱文格和()提出的。
A.齐美尔
B.斯诺克
C.阿伦森
D.罗斯
A.齐美尔
B.斯诺克
C.阿伦森
D.罗斯
【◆参考答案◆】:B
(8)【◆题库问题◆】:[单选] 刻板印象具有()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参考答案◆】:D
(9)【◆题库问题◆】:[单选] 影响到从众行为发生的群体因素包括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群体的凝聚力和()
A.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B.成员年龄
C.群体性质
D.个人意愿
A.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B.成员年龄
C.群体性质
D.个人意愿
【◆参考答案◆】:A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通过改变行为实现态度改变?
【◆参考答案◆】:
态度与行为之间,不存在长期不一致的关系。因此,一种态度的存在,必定会以种种方式从行为中体现出来,而一种新行为的出现与保持,最终也必定引发内在态度的改变。
(一)暂时性行为改变与过度理由效应研究证明,即便暂时性的行为改变,也会引起人的态度变化。人在一种行为上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自己的认知协调。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理由不充分效应"。如果人的一种行为的理由本来是充分的,但外界给予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即额外增加了更多的理由,那么人对自己的行为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刺激。这种现象称为"过度理由效应"。
(二)长期行为变化与新态度的形成通过建立新的行为去改变态度,是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
态度与行为之间,不存在长期不一致的关系。因此,一种态度的存在,必定会以种种方式从行为中体现出来,而一种新行为的出现与保持,最终也必定引发内在态度的改变。
(一)暂时性行为改变与过度理由效应研究证明,即便暂时性的行为改变,也会引起人的态度变化。人在一种行为上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自己的认知协调。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理由不充分效应"。如果人的一种行为的理由本来是充分的,但外界给予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即额外增加了更多的理由,那么人对自己的行为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刺激。这种现象称为"过度理由效应"。
(二)长期行为变化与新态度的形成通过建立新的行为去改变态度,是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