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机械工程题库
(1)【◆题库问题◆】:[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A公司2×10年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如下:(1)A公司委托B公司加工甲材料一批,A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为50000元。完工收回时支付加工费2000元(不含增值税)。该材料属于消费税应税物资,同类物资在B公司目前的销售价格为80000元。A公司收回材料后将直接对外销售。A公司已收回该材料,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2)A公司委托C公司加工一批应税消费品,使用的乙材料成本500000元,加工费50000元(不含增值税),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为5000元。该批材料加工后委托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假设A.B.C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乙材料加工完毕入库时的成本为()。
A.590000元
B.555000元
C.585000元
D.550000元
A.590000元
B.555000元
C.585000元
D.550000元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因为收回的加工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所以消费税可以抵扣,不计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成本中,乙材料加工完毕入库时的成本=500000+50000=550000(元)。
(2)【◆题库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于2004年末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总价款为1000万元,分三次付款,2005年末支付400万元,2006年末支付300万元,2007年末支付300万元。假定资本市场利率为10%,无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购入后在会计上采用四年期年数总合法提取折旧,假定该设备净残值为0。在税务上,该设备执行五年期直线法,甲公司所得税率为33%,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假定甲公司每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300万元。要求:
【◆参考答案◆】:(1)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首先计算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 该设备的入账成本=400÷(1+10%)+300÷(1+10%)2+300÷(1+10%)3=836.96(万元); ②2005年初购入该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 836.96 未确认融资费用 163.04 贷:长期应付款 1000 ③每年利息费用的推算表: 日期年初本金当年利息费用当年还款额当年还本额 2005年836.9683.70400.00316.30 2006年520.6652.07300.00247.93 2007年272.7327.27300.00272.73 ④2005年末支付设备款并认定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83.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83.7 借:长期应付款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⑤2006年末支付设备款并认定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52.0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2.07 借:长期应付款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⑥2007年末支付设备款并认定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27.2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7.27 借:长期应付款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2)2005-2009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1)首先判定暂时性差异 年份年初口径年末口径差异类型差异变动金额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差异 2005年836.96836.960.00502.18669.57167.39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67.39 2006年502.18669.57167.39251.09502.18251.09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83.70 2007年251.09502.18251.0983.70334.78251.09无差异 0.00 2008年83.70334.78251.090.00167.39167.39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83.70 2009年0.00167.39167.390.000.000.00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67.39 (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的核算过程 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税前会计利润 300300300300300 暂时性差异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67.3983.700.000.000.00 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83.70-167.39 应税所得 467.39383.70300.00216.30132.61 应交税费 154.24126.6299.0071.3843.76 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新增可抵后暂时性差异×税率55.2427.620.00 贷记: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27.62-55.24 本期所得税费用 99.0099.0099.0099.0099.00 (3)会计分录如下 2005年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99 递延所得税资产 55.24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4.24 2006年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99 递延所得税资产 27.62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6.62 2007年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99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99 2008年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99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1.38 递延所得税资产 27.62 2009年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99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3.76 递延所得税资产 55.24
(3)【◆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事项中属于企业利得的是()。
A.外币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发生的汇兑收益
B.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方确认的投资收益
C.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D.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对价
A.外币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发生的汇兑收益
B.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方确认的投资收益
C.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D.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对价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记入"财务费用",属于费用;选项B,记入"投资收益",属于广义的收入;选项D,记入"其他业务收入",属于收入。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A公司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母公司为P公司。A公司2×14年发生如下交易和事项:(1)2×14年7月1日,A公司以现金8亿元向母公司P公司购入其所持有的C公司的全部股权,并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其全额计入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2×14年7月1日(股权收购完成日),C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6亿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亿元,相对于集团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账面价值为8亿元,P公司合并C公司合并报表中产生的商誉为1亿元,商誉未发生减值。(2)2×14年12月31日,A公司以现金900万元将其所持E公司(系2×13年以现金出资2000万元设立的全资子公司)的40%股权转让给Z公司,当日E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A公司所持E公司剩余6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2×14年12月31日,A公司和Z公司分别向E公司委派了1名董事(E公司董事会共2名董事)。根据E公司变更后的章程,E公司所有重大财务和经营决策须经全体董事一致同意方可通过。E公司2×13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2×14年发生净亏损50万元,除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外,E公司于2×13年和2×14年均未进行利润分配,并且除净损益的影响外,E公司也无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2×13年和2×14年A公司与E公司没有发生任何内部交易。(3)A公司于2×14年12月30日将其所持联营企业(甲公司)股权的50%对外出售,所得价款1950万元收存银行,同时办理了股权划转手续。A公司出售甲公司股权后持有甲公司15%的股权,对甲公司不再具有重大影响。剩余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出售当日其公允价值为1955万元。A公司所持甲公司30%股权系2×11年1月2日购入,初始投资成本为2500万元。投资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2×14年12月31日,按A公司取得甲公司投资日确定的甲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甲公司净资产为12500万元,其中:实现净利润40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500万元。(4)2×14年1月1日,A公司将其持有乙公司90%股权投资的1/3对外出售,取得价款8000万元。出售投资当日,乙公司自A公司取得其90%股权之日持续计算的应当纳入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可辨认净资产总额为25500万元,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账面净资产为25000万元。该项交易后,A公司持有乙公司60%股权,仍能够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乙公司90%股权系A公司2×12年1月10日取得,成本为210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22000万元。假定该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5)A公司原持有丙公司60%的股权(对丙公司能够实施控制),其账面余额为6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2×14年12月31日,A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90%出售给某企业,出售取得价款6000万元。丙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金额为12000万元。在出售持有的丙公司股权投资的90%后,A公司对丙公司的持股比例下降为6%(其公允价值为670万元),丧失了对丙公司的控制权,并将剩余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A公司取得丙公司60%股权时,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为9500万元。从购买日至出售日,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使其他综合收益增加200万元。(6)A公司于2×14年1月31日以1700万元的现金向M公司(非关联公司)购买其全资子公司-N公司的全部股权。2×14年1月31日(购买日),N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650万元。此外,A公司与M公司约定,若N公司2×14年净利润达到预定目标,A公司需向M公司追加支付现金200万元。该或有对价于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120万元。(7)其他有关资料:①A公司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不再分配;②甲公司有充足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金额;③本题不考虑税费及其他因素。要求:(1)根据资料(1),编制A公司取得C公司全部股权的会计分录。(2)根据资料(2),编制A公司2×14年12月31日个别报表中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计算A公司2×14年合并报表中确认的处置投资收益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3)根据资料(3):①计算A公司对甲公司投资于出售日前的账面价值;②编制A公司出售甲公司股权相关的会计分录;③编制剩余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④计算A公司2×14年12月31日因出售甲公司股权及剩余股权转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根据资料(4),计算下列项目金额:①A公司2×14年1月1日个别财务报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②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权应调整的资本公积;③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权确认的投资收益;④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5)根据资料(5),计算下列项目:①A公司2×14年个别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②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处置该项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根据资料(6),就A公司如何计算其于2×14年1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提出分析意见。
【◆参考答案◆】:(1)借:长期股权投资90000(80000+10000)贷:银行存款80000资本公积一股本溢价10000(2)个别报表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900贷:长期股权投资800(2000×40%)投资收益100借:长期股权投资120(200×60%)贷:盈余公积12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108借:投资收益30(50×60%)贷:长期股权投资30合并报表中确认的处置投资收益=(900+1500)-(2000+200-50)=250(万元)。【提示】该事项属于丧失控制权,即不仅要看剩余持股比例,还要其他条件,即根据公司章程,E公司所有重大财务和经营决策须经全体董事一致通过。(3)①A公司对甲公司投资于出售日前的账面价值=2500+(4000+500)×30%=3850(万元)②借:银行存款1950贷:长期股权投资一投资成本1250(2500/2)一损益调整600(4000×30%×50%)一其他综合收益75(500×30%×50%)投资收益25借:其他综合收益150贷:投资收益150③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成本1955贷:长期股权投资一投资成本1250(2500/2)一损益调整600(4000×30%×50%)一其他综合收益75(500×30%×50%)投资收益30④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950+1955)-3850+500×30%=205(万元)。(4)①A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8000-21000×1/3=1000(万元)。②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权应调整增加的资本公积=8000-25500×90%×1/3=350(万元)。③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为权益性交易,所以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权确认的投资收益为0。④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商誉仍为购买日形成的商誉,金额=21000-22000×90%=1200(万元)。(5)①A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因处置对丙公司股权投资应确认投资收益=6000-6000×90%=600(万元),剩余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70-6000×10%=70(万元),A公司2×14年个别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00+70=670(万元)。②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处置该项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000+670)-12000×60%-(6000-9500×60%)+200×60%=-710(万元)。(6)当企业合并双方约定视未来或有事项的发生,购买方通过支付额外现金追加合并对价,购买方应将约定的或有对价作为企业合并转移对价的一部分,按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合并成本。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①合并成本=1700+120=1820(万元)。②收购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650万元。③商誉=1820-1650=170(万元)。【分析】在合并财务报表上,是认可或有金额的,所有合并财务报表当时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120贷:预计负债120如果以后没有达到目标:借:预计负债120贷:营业外收入120如果以后达到目标:借:预计负债120营业外支出80贷:银行存款200
(5)【◆题库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2011年2月1日,甲建筑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房地产开发商(以下简称"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住宅建造合同,合同总价款为l2000万元,建造期限为2年,乙公司于开工时预付20%合同价款。甲公司与2011年3月1日开工建设,估计工程总成本为l0000万元。至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实际发生成本5000万元。由于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甲公司预计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7500万元。为此,甲公司于2011年12月31日要求增加合同价款600万元,但未能与乙公司达成一致意见。2012年6月,乙公司决定将原规划的普通住宅升级为高档住宅,经与甲公司协商一致,增加合同价款2000万元。2012年度,甲公司实际发生成本7150万元,年底预计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1350万元。2013年2月底,工程按时完工,甲公司累计实际发生工程成本13550万元。假定:(1)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甲公司采用累计实际发生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定完工进度。(2)甲公司2011年度的财务报表于2012年1月10日对外提供,此时仍未就增加合同价款事宜与乙公司达成一致意见。要求:
【◆参考答案◆】:(1)2011年完工进度=5000/(5000+7500)X100%=40% 2011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12000×40%=4800(万元) 2011年确认的合同费用=(5000+7500)×40%=5000(万元) 2011年应确认的合同毛利=4800—5000=一200(万元) 2011年年末应确认的合同预计损失=(12500—12000)×(1—40%)=300(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8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200 借:资产减值损失300 贷:存货跌价准备300 (2)2012年完工进度=(5000+7150)/(5000+7150+1350)×100%=90%2012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12000+2000)×90%一4800=7800(万元) 2012年应确认的合同费用=13500×90%一5000=7150(万元)2012年应确认的合同毛利=7800—7150=65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715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650 贷:主营业务收入7800 (3)2013年工程完工,应转出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013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14000—4800—7800=1400(万元) 2013年应确认的合同费用=13550—5000—7150=1400(万元) 2013年应确认的合同毛利=1400—1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l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l400 借:存货跌价准备300 贷:主营业务成本300
(6)【◆题库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嘉和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案例背景】嘉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和公司)是以包装机械设备制造为主的大型工业企业,主要从事机电通用包装机、兼用包装机及专用包装机的生产、销售。有关资料如下。(1)嘉和公司拥有一条专用包装机生产线,该生产线由甲、乙、丙三部设备构成,成本分别为80万元、120万元和200万元。使用年限均为10年,预计净残值均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4年,该生产线生产的专用包装机有替代产品上市,导致公司专用包装机的销售量锐减35%,该生产线可能发生了减值,因此,嘉和公司在2014年12月31日对该生产线进行减值测试。假定至2014年12月31日,嘉和公司整条生产线已经使用5年,预计尚可使用5年,以前年度未计提减值准备,因此,甲、乙、丙三部设备在2014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分别为40万元、60万元和100万元。嘉和公司在综合分析后认为,甲、乙、丙三部设备均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量,但整条生产线构成完整的产销单元,可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嘉和公司估计甲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30万元,乙和丙设备都无法合理估计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三部设备各自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均无法合理估计。嘉和公司在合理预计整条生产线未来5年的现金流量及折现率的基础上,得到该生产线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20万元。估计整条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00万元。(2)2014年1月1日,嘉和公司与金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嘉和公司以4500,万元的价格购买金源公司持有的金码公司80%的股权。2014年2月1日,嘉和公司支付了上述转让款,股权转让手续办理在当日办理完毕,嘉和公司能够对金码公司实施控制。2014年2月1日,金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嘉和公司与金源公司在该项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假定金码公司所有资产被认定为一个资产组,该资产组包含商誉,资产组不存在减值迹象。至2014年12月31日,金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为5200万元,金码公司所有可辨认资产均未发生减值。嘉和公司估计包含商誉在内的资产组可收回金额为5300万元(1)针对上述资料,确定资产组,并说明理由。(2)确定生产线可收回金额。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然后根据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3)计算确定2014年12月31日甲、乙、丙设备的减值损失。(4)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计算2014年12月31日商誉需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针对商誉减值,说明其减值测试的相关规定。
【◆参考答案◆】:(1)将甲、乙、丙三部设备构成的整条生产线作为一个资产组。理由:因为甲、乙、丙三部设备均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量,所以不能单独确认为资产组。但整条生产线构成完整的产销单元,可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应将甲、乙、丙三部设备构成的整条生产线作为一个资产组。(2)生产线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20万元,而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两者中的较高者,所以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为120万元。(3)201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120万元,发生了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80万元,并将该减值损失分摊到构成生产线的甲、乙、丙三部设备中。具体分摊过程见下表。说明:按照分摊比例,甲设备应当分摊减值损失16万元(80×20%),但由于甲设备的可回收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30万元,因此甲设备只需确认减值损失10(40-30)万元,未能分摊的减值损失6(16-10)万元应当在乙设备和丙设备之间进行再分摊。所以甲设备计提的减值金额为10万元,乙设备计提的减值金额为26.25(24+2.25)万元,丙设备计提的减值金额为43.75(40+3.75)万元。(4)并报表中确认的商誉=4500-5000×80%=500(万元)总商誉=500/80%=625(万元)嘉和公司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账面价值=5200+625=5825(万元)可收回金额为5300万元,应计提减值525万元。2014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中商誉应计提的减值准备=525×80%=420(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420货:商誉减值准备420商誉减值测试的规定: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7)【◆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无形资产的特征是不具有实物形态,同时不具有可辨认性
B.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企业内部自创品牌、土地使用权等
C.企业吸收合并中确认的商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D.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如果本身可以单独辨认,则应该将其单独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
A.无形资产的特征是不具有实物形态,同时不具有可辨认性
B.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企业内部自创品牌、土地使用权等
C.企业吸收合并中确认的商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D.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如果本身可以单独辨认,则应该将其单独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多选] 关联方披露准则当中所指关键管理人员包括()。
A.董事、总经理
B.总会计师、财务总监
C.主管各项事务的副总经理
D.董事会秘书
E.监事
A.董事、总经理
B.总会计师、财务总监
C.主管各项事务的副总经理
D.董事会秘书
E.监事
【◆参考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关键管理人员主要包括董事长、董事、董事会秘书、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主管各项事务的副总经理以及行使类似政策职能的人员等。[该题针对"关联方披露"知识点进行考核]
(9)【◆题库问题◆】:[多选] 期末存货成本高估,可能会引起()
A.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加
B.本期所得税增加
C.本期所得税减少
D.本期利润高估
E.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低估
A.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加
B.本期所得税增加
C.本期所得税减少
D.本期利润高估
E.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低估
【◆参考答案◆】:A, B, D, E
【◆答案解析◆】:期末存货成本的高估,会引起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低估,本期利润高估,所得税增加,在利润分配方案不变的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增加。【该题针对"存货的期末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0)【◆题库问题◆】:[多选] 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A.如果企业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则因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转回,应确认与其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B.如果企业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因确认投资损益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如果在未来期间逐期分回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免税,那么不存在对未来期间的所得税影响
C.因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的变动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长期持有的情况下.-般不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D.如果企业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则不应确认因计提减值准备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A.如果企业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则因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转回,应确认与其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B.如果企业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因确认投资损益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如果在未来期间逐期分回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免税,那么不存在对未来期间的所得税影响
C.因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的变动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长期持有的情况下.-般不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D.如果企业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则不应确认因计提减值准备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参考答案◆】:B, C
【◆答案解析◆】:选项A,如果企业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则因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不会转回,对未来期间所得税没有影响;选项D,不论长期股权投资是否仍旧长期持有,减值损失对应的所得税影响都应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