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施工员题库
【◆参考答案◆】:湿遏热伏,发为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者。
【◆答案解析◆】:绛矾丸【来源】《重订广温热沦》卷二。【组成】皂矾15克(面裹烧红)杜苍术15克真川朴24克广皮18克炒焦甘草9克【用法】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30克为衣。每服5克或6克,一日二次,淡姜汤送下。【主治】湿遏热伏,发为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者。
(2)【◆题库问题◆】:[问答题] 赛针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痈疽有头不破,及疔肿时毒生于四肢者。
【◆答案解析◆】:赛针散【来源】《外科启玄》卷十一。【组成】白丁香轻粉硇砂各4.5克巴豆1.5克【用法】上药为末,醋调涂患处,或用醋涂厚白绵纸上,用时剪一块贴疮上,自然腐破。【主治】痈疽有头不破,及疔肿时毒生于四肢者。
(3)【◆题库问题◆】:[问答题] 沉香导气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一切气郁,升降失司,胁肋痞塞疼痛。
【◆答案解析◆】:沉香导气散【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四。【组成】沉香7.5克人参15克槟榔7.5克白术乌药麦芽(炒)神曲(炒)紫苏叶大腹皮(炒)厚朴(制)各30克诃子皮(炮)15克香附(炮)45克姜黄橘皮甘草各120克京王棱60克广茂(炮)120克益智仁60克红花120克【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空腹时用沸汤点服。【主治】一切气郁,升降失司,胁肋痞塞疼痛。
(4)【◆题库问题◆】:[问答题] 血府逐瘀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答案解析◆】:血府逐瘀汤【来源】《医林改错》卷上。【组成】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用法】水煎服。【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方论】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生地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开肺气,引药上行;甘草缓急,调和诸药。共奏活血调气之功。【实验研究】1.改善微循环,抗休克《中成药研究》1988(7):29,对微循环作用的观察表明,消化道给药后,能明显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并可防止由于微循环紊乱而致的血压急剧下降。证明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的效应。2.凝血作用和抗凝作用《浙江中医杂志》1981(10):428,本方静脉制剂在试管内有缩短复钙时间、凝血酶原和凝血酶凝固时间,对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能复活肝脏清除能力。
(5)【◆题库问题◆】:[问答题] 退热清气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气逆身热,中脘痞满。理气和胃。
【◆答案解析◆】:退热清气汤【来源】《医学入门》卷七。【组成】柴胡橘皮茯苓各3克半夏枳壳各2.4克香附2克川芎1.5克砂仁7粒木香甘草各1克【用法】加生姜同煎,温服。【功用】理气和胃。【主治】气逆身热,中脘痞满。
(6)【◆题库问题◆】:[问答题] 防己茯苓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肌肉晌动。益气健脾,温阳利水。
【◆答案解析◆】:防己茯苓汤【来源】《金匮要略》卷中。【组成】防己9克黄耆9克桂枝9克茯苓18克甘草6克【用法】上五味药,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功用】益气健脾,温阳利水。【主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肌肉晌动。
(7)【◆题库问题◆】:[问答题] 理阴煎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真阴虚弱,痰饮内停。胀满呕哕,恶心吐泻,腹中疼痛,妇人经迟血滞。益肾健脾,活血调经。
【◆答案解析◆】:理阴煎【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异名】理营煎(《仙拈集》卷一)。【组成】熟地9~21克或30~60克当归6~9克或15~21克炙甘草3~6克干姜(炒黄色)3~9克或加肉桂3~6克【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280~320毫升,热服。【功用】益肾健脾,活血调经。【主治】真阴虚弱,痰饮内停。胀满呕哕,恶心吐泻,腹中疼痛,妇人经迟血滞。【加减】命门火衰,阴中无阳,加附子、人参;外感风寒,邪未人深,但见发热身痛,加柴胡6克;寒凝阴盛而邪气难解,加麻黄6克;阴盛之体,外感寒邪,恶寒脉细,加细辛3~6克,甚者再加附子3~6克,或并加柴胡以助之;阴虚内热,宜去姜、桂,单用三味,或加人参;脾肾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加茯苓4.5克,或加白芥子1.5克;泄泻不止,少用当归或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破故纸、肉豆蔻、附子之属;腰腹疼痛,加杜仲、枸杞;腹胀疼痛,加陈皮、木香、砂仁之属。
(8)【◆题库问题◆】:[问答题] 温膈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小儿胸中有寒,气逆呕吐。
【◆答案解析◆】:温膈散【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组成】人参7.5克(去芦头)诃黎勒15克(煨,用皮)丁香7.5克草豆蔻7.5克(去皮)甘草7.5克(炙微赤,锉)陈橘皮7.5克(汤浸,去白、瓤,焙)【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3克,以水100毫升,煎至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主治】小儿胸中有寒,气逆呕吐。
(9)【◆题库问题◆】:[问答题] 七气汤2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七情相干,气道壅滞,致成六聚,状如癥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疼痛,攻刺腰胁,上气窒塞,喘咳满闷,小腹膜胀,大小便不利,或复泄泻,淋沥无度。
【◆答案解析◆】:七气汤2【来源】《全生指迷方》卷二。【异名】大七气汤(《重订严氏济生方》)。【组成】京三棱蓬莪术青橘皮香附子(去毛)陈桔皮(洗)桔梗藿香叶桂心益智各45克甘草(炙)9克(胡氏《经效方》有沉香15克,无陈橘皮)【用法】上药为散。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2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主治】七情相干,气道壅滞,致成六聚,状如癥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疼痛,攻刺腰胁,上气窒塞,喘咳满闷,小腹膜胀,大小便不利,或复泄泻,淋沥无度。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消菔通结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大便燥结久不通,身体兼羸弱者。
【◆答案解析◆】:消菔通结汤【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组成】净朴消120克鲜莱菔2.5千克【用法】将莱菔切片,同朴消和水煮之,初次煮,用莱菔片500克,水2.5升,煮至莱菔烂熟捞出,就其余汤,再人莱菔500克,如此煮五次,约得浓汁300毫升,顿服之。若不能顿服者先饮一半,停一点钟,再温饮一半,大便即通。若脉虚甚,不任通下者,加人参数钱,另炖同服。【主治】大便燥结久不通,身体兼羸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