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计划生育(医学高级)题库
【◆参考答案◆】:甘草干姜;麦门冬
(2)【◆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临床如何区别运用半夏泻心汤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参考答案◆】: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司之证,临床以上见呕吐,下见肠鸣,中见心下痞,尤其心下痞为主症。病位在中焦,兼见于肠,故治疗重点在中焦,以半夏泻心汤散结除痞,和胃降逆,主治胃而兼治肠。方中半夏、干姜辛温散寒降逆,黄芩、黄连苦寒燥湿清热,辛开苦泄,痞结得散,人参、甘草、大枣补虚安中,诸药合用,辛开苦降,升降有度,中焦通畅,则诸症自愈。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治干呕而利,证属大肠邪热,上迫于胃,故以下利腹痛,利下臭秽为主症,兼见干呕。病位重点在肠,兼见于胃,治疗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清热止利,和胃降逆,主治肠而兼治胃。方中黄芩汤清热止利,半夏、生姜和胃止呕。
(3)【◆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比较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与半夏麻黄丸证的异同。
【◆参考答案◆】: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用于火劫致惊者。证属于火劫发汗损伤心阳,临床可见心悸,惊狂、卧起不安等症。该方有通阳镇惊安神之效。方中桂枝汤去芍药之阴柔以助心阳;加龙骨、牡蛎以固摄镇惊;心阳既虚则痰浊易阻,故用蜀漆涤痰止惊狂。半夏麻黄丸则用治水饮致悸者。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心阳被阻,故心下悸动,水饮犯肺,则见胸脘痞闷,咳唾清痰涎沫。以半夏麻黄丸蠲饮通阳,降逆定悸。半夏蠲饮降逆;麻黄以宣发阳气。因水饮不易速消,阳气不能过发,故以丸剂缓图。
(4)【◆题库问题◆】:[单选] 医用小青龙汤治疗支饮,见咳喘好转,但出现冲气上逆之症,说明患者素体()
A.气虚
B.阳虚
C.血虚
D.阴虚
E.阴阳两虚
A.气虚
B.阳虚
C.血虚
D.阴虚
E.阴阳两虚
【◆参考答案◆】:B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分析王不留行散的方义?
【◆参考答案◆】:王不留行散中,诸药气血兼顾,寒温相配,共奏止血通脉,续断疗伤,祛瘀活血之效。方中王不留性味苦平,止血定痛,行血消肿,通经络,用来主治金疮;蒴藋细叶行气理血,宣通痹滞;桑东南根白皮补合金创、续绝通脉,三味烧灰存性,取其色黑味苦止血定痛之功;黄芩、芍药清血热;川椒、干姜辛散通阳;厚朴利气;甘草调和诸药而解毒。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趺蹶
【◆参考答案◆】:"趺"同"跗",指足背。"蹶",《说文》:僵也,即僵直之意。指足踝关节以下的足背强直,行走不利,能前不能后的疾病。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邪哭
【◆参考答案◆】:指病人精神失常,无故悲伤哭泣,如有邪鬼作祟。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历节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及证候特点。
【◆参考答案◆】:历节病系内外合邪致病,以肝肾气血不足为内因,风寒湿邪外袭为诱因。尚有气血不足,外邪内侵,伤及血脉,浸淫筋骨,流注关节,阻碍气血运行,以致经脉痹阻,邪正相搏。其病位在关节,筋骨,血脉。证候特点以疼痛遍历关节,疼痛剧烈,不可屈伸,甚则肿大变形为特征。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微饮
【◆参考答案◆】:是指狭义痰饮的轻证,仅见短气、小便不利等症状。虽有在脾、在肾的不同证治,然温阳化气以除饮的目的是一致的。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四季脾王
【◆参考答案◆】:王,通旺。意指四季之末,即农历三、六、九、十二各月之末十八天,为脾土当令之时。此处可理解为一年四季脾气都健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