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题库
【◆参考答案◆】:魏连殳
(2)【◆题库问题◆】:[填空题] 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后被改编为电视剧《()》。
【◆参考答案◆】:来来往往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早期共产党人宣传了哪几个方面的文学主张?
【◆参考答案◆】:1、肯定文艺的上层建筑的性质2、文艺与革命的关系3、作家的思想感情问题4、文化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徐志摩的诗歌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意境优美。中国的古典诗词格外注重意象、意境的构建,徐志摩的诗歌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如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以"雪花"自比,那"飞扬,飞扬,飞扬"的雪花负载了诗人对纯真的爱情和美好理想的追求。在构建意象和意境时,徐志摩注重"象"或"景"的韵外之旨,有时格外注重意象或意境的意蕴美或情蕴美。在名作《再别康桥》中,西天的云彩、夕阳波影里的垂柳,清泉中的浮藻和依依惜别的诗人所构成的水墨画与诗人惜别的深情、甜蜜的忧伤融为一体,"意"与"景"皆美,融融的情意、淡淡的忧伤与空灵、冲淡的景色水乳交融。其次,韵律和谐。徐志摩认为"一首诗的甜蜜也就是它的内容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因此他格外注重诗的内在节奏感和旋律美。在抒情诗中他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对偶等手法,例如《雪花的快乐》中"飞扬,飞扬,飞扬"连用,《再别康桥》的第一节里,三个"轻轻地"构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特殊句式。在用韵方面,徐志摩继承了民族传统诗歌的音韵技巧,又吸收了西洋诗歌韵律的长处,他的绝大多数诗作都具有韵律和谐多变的特点。第三,形式多样。徐志摩是新格律诗派的代表作家,他格外注重章法,但同时还注意形式多样,因而形式方面的严谨与灵活多变的高度统一是徐志摩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从整体上看,徐志摩的诗虽然以四行一节为主,但章法、内在结构、节式、句法、韵律或韵脚都各有变化,他讲究诗的形式但又不为其所缚,他的绝大多数诗作都体现了新月诗派早期的诗歌美学原则。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曹禺“五大杰作”
【◆参考答案◆】:曹禺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四部话剧再加上《家》被称为曹禺的“五大杰作”。《雷雨》描写了周朴园一家的恩怨,时间几种,冲突激烈,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日出》以陈白露为线索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的社会画面,同时也寄予著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原野》描写了仇虎的复仇及复仇后的矛盾心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北京人》返归作者熟悉的家庭题材。剧本以“争棺”为情节的外部框架,以大家庭的冲突为内部线索,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作家没有局限于大家庭经济拮据和伦常无序的暴露,而是着眼于封建文化的整体清算;不仅揭示封建文化的腐朽,而且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真金,指明走向新生活的精神力量。《家》对巴金同名小说的改编,有增有减,作了新的艺术创造。剧本以觉新、瑞珏、梅三人的婚姻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控诉宗法制大家庭的腐化和旧式婚姻制度扼杀青春、爱情的罪恶。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夏衍剧作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在立意上,夏衍密切关注社会、时代、人民与民族的各种问题;在取材上,夏衍倾向写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在风格上,夏衍追求简洁、淡雅,以朴实为美。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爱情对于徐志摩的影响。
【◆参考答案◆】:徐志摩说:"恋爱是生命的中心和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胡适认为徐志摩的信仰是"爱、美、自由三位一体",他同时又说对于徐志摩来说"爱是第一位,是他的宗教"。1921年,徐志摩与清纯脱俗的林徽因坠入了疯狂而痴迷的爱河,尽管这种爱最终未能结出生活的果实,但此段生活却成了徐志摩一生诉不完的诗兴的重要源泉,而林徽因也成了徐志摩"爱"的理想的象征。也是在这一个时期,徐志摩迎来了他诗歌创作的一个爆发期。"只有一个时期我的诗情真有些像山洪爆发,不分方向的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的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发花雨。"这一时期,正是徐志摩与林徽因相爱的时期。可见林徽因对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影响有多大。1926年徐志摩在北京与陆小曼结婚。这一段姻缘,既是徐志摩生命中闪耀的"吻火",也是徐志摩生命中忧郁的渊薮,它也就成了徐志摩以后诗歌、散文、书信、日记中那些缤纷话语的酵母。由此可见爱情对于徐志摩的深刻影响,难怪徐志摩自己会说:"他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契诃夫
【◆参考答案◆】: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戏作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成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收录在中学课本内)、《胖子和瘦子》、《凡卡》、《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等。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都曲折反映了俄国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
(9)【◆题库问题◆】:[填空题] 以精短的“鼓点”式诗行表达对侵略者的憎,对祖国的爱,对人民奋起抗战热烈歌颂的诗篇是田间的《()》。
【◆参考答案◆】:给战斗者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1、"日记"形式的魅力。日记——人类最真率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尽情地让作者在其中宣泄自己的情感,表露易为人知的"显意识"和不易为人知的"潜意识"。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采用日记形式表现主人公对性与爱的所思、所感的心路历程,就比较充分地显示了日记形式的魅力,既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也使人从这种逼真的展示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也就使小说收到了很好的审美效果。2、封闭的结构与封闭的人物的统一。莎菲这个人物与世隔绝,她主要活动在自己的小房间,处于闭锁的环境中,她性格的发展也主要就在这种"闭锁"的环境中完成。莎菲通过奋斗、挣扎,虽然战胜了封建思想和人世的庸俗性,对人世的各种传统道德给予了反叛,并取得了胜利,但是,她终于没有走出她那"闭锁"的个人小天地,没有能战胜那种闭锁的环境,因此,她最后只能以悲剧告终。人物自身的这种"封闭"性特征,与小说所采用的仅仅内敛于人物自身、以封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的"封闭结构"正好吻合。3、精细而大胆的描写手法。精细表现在:仔细刻画人物心理的每一次波动;大胆表现在:不加掩饰地写出人物"自己的情欲,写出自己怎样玩弄恋爱,怎样卖弄风情"所以,丁玲的这篇小说的发表,像在文坛扔了一颗"炸弹"。这种"炸弹"的社会效果,就是作品描写的"大胆"的一种艺术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