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武王伐纣的经过。

  • A+
(1)【◆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武王伐纣的经过。

【◆参考答案◆】:周文王死后,子发继位,是为武王。周武王继位时,“殷之叛国”越来越多,商王朝内外交困,由周代商而王天下的形势已经形成。在这样的形势下,周武王扩建都邑,在沣水东岸镐京,积极做灭商的准备。经过几年的准备,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 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是一次“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盟会。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灭商已有充分的把握。在孟津之会以后不满两年,周武王便兴兵伐商。武王亲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进军伐商。 还有由各地来会的诸侯军旅和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南方的部族军队。大军从孟津渡河,沿河向东进军,于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清晨到达殷郊牧野,周武王在此举行大战前的誓师。商王纣仓忙出兵应战,“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 武王驰之,纣兵皆叛纣”。战斗一开始商士便纷纷倒戈,商军溃败,商纣逃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商亡。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1057年。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庆历新政

【◆参考答案◆】: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3)【◆题库问题◆】:[填空题] 战国七雄是指齐、()、燕、韩、赵、魏、秦。

【◆参考答案◆】:楚

(4)【◆题库问题◆】:[填空题] 中央机构正式实行三省六部制开始于()。

【◆参考答案◆】:隋朝

(5)【◆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不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是:()
A.广东马坝人
B.湖北长阳人
C.山西丁村人
D.陕西蓝田人

【◆参考答案◆】:D

(6)【◆题库问题◆】:[单选] 铁木真的父亲被()所害。
A.克烈部
B.札只剌部
C.塔塔儿部
D.辽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单选] 正卒是汉代徭役之一,规定需要服役的男子的年龄是:()
A.23-55
B.21-50
C.20-50
D.23-56

【◆参考答案◆】:D

(8)【◆题库问题◆】:[单选] 《韩非子》载,商代“殷之法,弃灰(垃圾)于公道者断其手”。说明商朝()。
A.社会矛盾尖锐
B.乱丢垃圾的问题十分严重
C.高度重视公道的维护
D.重视环境卫生

【◆参考答案◆】:D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鹅湖之会

【◆参考答案◆】: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10)【◆题库问题◆】:[单选] 元朝的实际开创者是谁()?
A.成吉思汗
B.窝阔台
C.忽必烈
D.蒙哥

【◆参考答案◆】:C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