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输血技术(师)题库
【◆参考答案◆】:D
(2)【◆题库问题◆】:[单选] 《汉语拼音方案》一共规定了()个汉语拼音字母。
A.26
B.27
C.28
D.29
A.26
B.27
C.28
D.29
【◆参考答案◆】:A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哪些方面进行管理?
【◆参考答案◆】:主要是对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政府行为和大众传媒、公共场合的用语用字,即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公共设施、信息技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包装、说明等方面进行管理。
(4)【◆题库问题◆】:[单选] 汉语人名是“姓在前、名在后”。在外事公务中用汉语拼音拼写人名“王晓立”时,以下三种处理办法中正确的一种是()。
A.按西方"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拼作XiǎolìWánɡ。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法则》和《联合国秘书处关于采用"汉语拼音"的通知》的规定,拼作WánɡXiǎolì。
C.根据个人习惯拼写。
A.按西方"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拼作XiǎolìWánɡ。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法则》和《联合国秘书处关于采用"汉语拼音"的通知》的规定,拼作WánɡXiǎolì。
C.根据个人习惯拼写。
【◆参考答案◆】:B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艾青的《给太阳》中的:"我心里充满感激,从床上起来,打开已关了一个冬季的窗门,让你把全金丝织的明丽的台巾,"下一句是?
【◆参考答案◆】:铺展在我临窗的桌子上。
(6)【◆题库问题◆】:[单选] 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见于()时的碑刻,到隋唐时逐渐增多,被称为“俗体字”。
A.南北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A.南北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参考答案◆】:A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国家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的行业工作人员,其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21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经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将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
(8)【◆题库问题◆】:[单选] 以下三组多音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力战扛(ɡānɡ)鼎;扛(kánɡ)麻包
B.拘泥(ní);泥(ní)土
C.相机行事(xiānɡ);相面(xiànɡ)
A.力战扛(ɡānɡ)鼎;扛(kánɡ)麻包
B.拘泥(ní);泥(ní)土
C.相机行事(xiānɡ);相面(xiànɡ)
【◆参考答案◆】:A
(9)【◆题库问题◆】:[单选] 汉字的标准化是指: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做到现行汉字的“四定”,即()。
A.定量、定音、定序和定义
B.定量、定形、定音和定部件
C.定量、定音、定序和定形
A.定量、定音、定序和定义
B.定量、定形、定音和定部件
C.定量、定音、定序和定形
【◆参考答案◆】:C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外国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科技术语译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什么部门组织审定?
【◆参考答案◆】: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