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穴位和所处的身体部位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关于穴位和所处的身体部位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足三里一腿部
B.命门一头部
C.涌泉一足部
D.虎口—手部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医学知识。命门穴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此穴的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A项:足三里,中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C项: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D项:虎口穴是医学上所说的合谷,在食指关节的后方桡侧。所以本题选B选项。

(2)【◆题库问题◆】:[单选] 将我国(1)第一高峰、(2)第一大湖、(3)第一大岛、(4)第一大经济特区按从南到北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
A.(3)(2)(4)(1)
B.(4)(3)(2)(1)
C.(4)(3)(1)(2)
D.(3)(4)(1)(2)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我国的第一高峰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珠穆朗玛峰。第一大湖是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第一大经济特区则是海南岛。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排列为:海南岛、台湾岛、珠穆朗玛峰、青海湖。故选c。

(3)【◆题库问题◆】:[单选] 什么是“媒介批评”?它主要指报纸、流行杂志、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中出现的、适应于大众文化的、短小而通俗的文学批评。它__________了传统文学批评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建设性,强调批评的即时性、 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弱化 有效性
B.回避 随意性
C.摒弃 浅俗性
D.摆脱 开放性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答案】C。解析:第一空,“摆脱”指从束缚、牵制、困难或危险等不良状态中脱离出来,“传统文学批评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建设性”不是不良状态,“摆脱”不合语境,排除D。第二空,文学批评不存在是否有效,或是否随意,由此排除A.B。由“它主要指……适应于大众文化的、短小而通俗的文学批评”可知,媒介批评的特点是简短通俗的.“浅俗性”恰与此相符,当选。故本题答案为C。

(4)【◆题库问题◆】:[单选] 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  )
A.民主法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政治协商制度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略

(5)【◆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TSE}题: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从逻辑上说,甚至是先有西学,然后才有国学之说。晚清以前,中国士人生活于自己构想的“天下”中,不知有“西学”,也就不会说“国学”。文明尽在中国,只有中国有学,何以分中、西?待到l9世纪末,因为甲午战败,士大夫产生了文化危机感,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与日本。作为保守主义者,张之洞敏锐地感受到西方学术的压力,作为一种反拨,他撰写《劝学篇》,告诫士人和政府,应以“旧学为体,西学为用”。梁启超后来将其改写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广为流传。不过,推测起来,“旧学”、“中学”与“国学”,还是大为不同的。______。“国学”一词凸显了“国族”(nation)意识。应当说,“国学”概念的出现,晚于中学、旧学,它是在国人,尤其是精英知识分子具有十分清醒的文化国族意识之后才出现的。这种意识的自觉当在现代学术体制建立之后。清末废科举,大学、研究所、学会之类的现代学术体制兴起。它们带来了现代学术,这种现代学术最初必然完全搬自西方。有识之士很快就意识到,自然科学因其客观性、物质性而与国族、传统无关,人文社会领域的学问却不可能与国族脱节,因为这些学问皆关乎生活于具体文化、传统、社会中的人。于是,在这个知识领域,“国”与“学”发生了特殊的关系。梁启超阐述学术独立之义,特别揭示一点:“凡一独立国家,其学问皆有独立之可能与必要。”陈寅恪曾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仔细分析即可发现,此处所谓“国学”,是指中国作为现代国家所需之学。套用林肯的名言,此国学是发生于中国、由中国人所为、为中国富强繁荣之学。他们把国学视为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现代中国本来就具有现代性,“国学”自然不能是自我封闭之学。现代中国的学人置身开放的知识世界中,吸收外来之学,不忘中国原有知识传统,面对中国问题,构造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学问系统。{TS}根据上述文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与“西学”是相对的。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先有“西学”才相应地有了“国学”之称的
B.晚清之前,中国是没有“西学”一词的,其原因在于,中国士大夫自以为天下之学尽在中国,别处怎么可能有“学”呢
C.“国学”概念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对“国族”文化意识的重视
D.梁启超、陈寅恪都曾对“国学”作过精辟的议论,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国学”应该兼容并包无所不含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梁启超的说法强调的是“独立”,并没有涉及“兼容并包无所不合”。敌选D。

(6)【◆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
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加热,一般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并不能说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A项错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C项错误。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项错误。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的结合,氢离子与氢氧根的能量和大于水的能量。所以,中和反应都放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7)【◆题库问题◆】:[单选] 目前,肥胖已经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病症。有的人即使是每天都吃很多含有高热量的食物,也不会发胖,而有的人哪怕每天只吃点水果,体重也丝毫不会减少。这除了与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之外,还可能与基因有关。国内一所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对50名肥胖症患者的基因组观察发现,这些肥胖症患者的某些基因与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人的基因是有差别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该研究成果应用于肥胖症的治疗?(  )
A.在肥胖症患者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基因
B.科学家们鉴别出了导致肥胖症的基因
C.目前还没有诊断和治疗肥胖症的方法
D.基因鉴别已经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应用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加强支持型题。题目要求找出一项可以支持该研究成果用于肥胖症治疗的一项,A项只说明有肥胖症患者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基因,和肥胖症的治疗无关;B项也没有提及肥胖症的治疗;C项,只是说明了目前没有治疗的方法,没有提及这项研究成果的作用;D项如果为真,说明通过基因鉴别来治疗病症已经有了应用,所以通过基因鉴别来治疗肥胖症也是可以实现的,支持了结论。正确答案为D。

(8)【◆题库问题◆】:[单选] 弗雷德-史密斯对快递服务市场精辟独到的分析以及他的努力、他的自信、他的非凡的领导能力.他的不可多得的胆识,特别是他__________地把全部家产投到联邦快递公司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征服了无数精明而狡猾的风险投资大师,征服了他们口袋里的9600万美元。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义无反顾
B.孤注一掷
C.破釜沉舟
D.铤而走险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由“勇气和冒险精神”可看出,作者对史密斯把全部家产投到联邦快递公司的行为是持赞扬态度的,据此排除表贬义的B.D两项。“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破釜沉舟”形容不顾一切,下定决心一拼到底。与投入全部家产的举动相对应,“破釜沉舟”更贴切。

(9)【◆题库问题◆】:[单选]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党的建设历程中曾经召开过的会议或开展的运动:①瓦窑堡会议,②六届六中全会,③延安整风运动,④古田会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解析:瓦窑堡会议的召开时间是1935年12月,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时间是1938年9—11月,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时间是1942年,古田会议的召开时间是1929年12月,因此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①②③,故B项正确。

(10)【◆题库问题◆】:[单选] 文学形象能够使读者更加集中地欣赏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__________崇高的人物和业绩,__________艺术上的悲、喜的感情,__________美好和丑恶,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仰慕 领悟 判定
B.瞻仰 领会 判别
C.仰望 体会 分辨
D.效仿 感受 判断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实词辨析题。第一空,D项“效仿”和“业绩”搭配不恰当,排除;对“崇高的人物和业绩”的“欣赏”是要包含敬意的,C项“仰望”只是抬头看的意思,排除。A.B两项通过第三空来选择,B项“判别”是判断、辨别的意思,A项“判定”还包含下结论的意思,而文段中并没有让人对“美好和丑恶”下结论的意思,故B项最为恰当,选B。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