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教师类
(1)【◆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两位老师的行为。(8分)案例1女生康某将一封“情书”交给班主任赵老师,离开教师办公室的康某心里疑虑重重,又返回办公室门口,却听到赵老师有声有色地朗读着“情书”,其他老师发出怪异的笑声,康某羞愧难当,再也不去上学了。案例2五年级学生杨某,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将一封情书交给班主任吴老师,吴老师一番细心开导后,从抽屉拿出一个信封,将“情书”装入并封上,温和地对杨某说:“我不想知道是哪位男生写的,也不想知道信里写了什么,但我知道,他表达的是一种纯真的友谊。”多年后,获得硕士学位的杨某拜访退休在家的吴老师,一番叙旧后,吴老师从书架上取出那个发黄的信封,两人一起打开尘封多年的“情书”,发出阵阵笑声。
【◆参考答案◆】:案例1中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案例2中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首先,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案例1中的教师们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学生把“情书”交上去后,班主任反而和其他教师一起分享,并且“发出怪异的笑声”;而案例2中的教师面对学生交来的情书,处理得很恰当,很好地做到了爱岗敬业。 其次,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是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案例1中的教师们没有做到关爱学生,学生也受到了伤害,因此从教师职业道德上来讲,他们不是称职的教师;案例2中的教师做到了保护学生,关爱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再次,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案例1中的教师们没有体现出这一点,而案例2中的教师面对学生交来的情书,先是一番开导,后又把情书封上,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这真正体现出了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天职和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 最后,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案例1中的教师们把学生交来的情书拿来读并发出怪异的笑声,显然没有做到为人师表;案例2中的教师将情书封上多年后再和学生一起打开,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 因此,案例2中的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提倡的。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
(2)【◆题库问题◆】:[判断题] 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去集中化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不是形式运算阶段。
(3)【◆题库问题◆】:[单选] 某小学为追求升学率,将低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小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A.人格尊严权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身心健康权
A.人格尊严权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身心健康权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常见的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2)侵犯学生的入学权;(3)侵犯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4)随意开除学生。此外,还有侵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侵犯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侵犯学生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延误学生录取通知书的发放等。
(4)【◆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美国心理学家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班杜拉
【◆答案解析◆】:略
(5)【◆题库问题◆】:[单选] 对班级授课制首次进行理论论证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卢梭
D.裴斯泰洛奇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卢梭
D.裴斯泰洛奇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是应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要求,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而产生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其基本确定下来。
(6)【◆题库问题◆】:[单选] 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的桌下。小朋友的行为是()。
A.道德行为的表现
B.逃避惩罚的表现
C.不良品德的反映
D.道德意志薄弱的反映
A.道德行为的表现
B.逃避惩罚的表现
C.不良品德的反映
D.道德意志薄弱的反映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题干所述小朋友的做法是害怕被惩罚所以想办法逃避的表现。
(7)【◆题库问题◆】:[单选] 学生在掌握金属的一般特性之后,再学习金属铜和铁的性质。这种学习称作()。
A.并列结合学习
B.总结学习
C.类属学习
D.重复学习
A.并列结合学习
B.总结学习
C.类属学习
D.重复学习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8)【◆题库问题◆】:[单选]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的首次应用性飞行的载人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八号
D.神舟十号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八号
D.神舟十号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略
(9)【◆题库问题◆】:[单选] 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将教学评价分为()。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B.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B.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0)【◆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是()。
A.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
B.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C.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A.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
B.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C.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A.B.D项都不属于教师的权利,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