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计划生育(医学高级)题库
【◆参考答案◆】:大黄虫丸是治疗虚劳干血的主方。治以缓中补虚,即缓消瘀血,瘀血去,新血生,寓有补虚之意。治以祛瘀生新,峻药丸服,以防伤正。薯蓣丸是治疗虚劳风气百疾的主方。由于虚劳气血阴阳俱虚,易受外邪侵犯致病。治疗不宜单纯祛邪,应寓祛邪于扶正之中,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2)【◆题库问题◆】:[多选] 大乌头煎的煎服法有()
A.水煎乌头,去滓,纳蜜再煎至水气尽
B.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
C.不可一日再服,不差,明日更服
D.服后饮粥两升
E.温覆
A.水煎乌头,去滓,纳蜜再煎至水气尽
B.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
C.不可一日再服,不差,明日更服
D.服后饮粥两升
E.温覆
【◆参考答案◆】:A, B, C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厥阳
【◆参考答案◆】:厥,逆也。厥阳,即阳气上逆
(4)【◆题库问题◆】:[填空题] 夫肝之病,补用(),助用(),益用()之药调之。
【◆参考答案◆】:酸;焦苦;甘味
(5)【◆题库问题◆】:[多选]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经方应选用()
A.苓桂术甘汤
B.泽泻汤
C.崔氏八味丸
D.肾气丸
E.五苓散
A.苓桂术甘汤
B.泽泻汤
C.崔氏八味丸
D.肾气丸
E.五苓散
【◆参考答案◆】:A, D
(6)【◆题库问题◆】:[多选] 甘草附子汤证的临床表现有()
A.午后潮热
B.汗出短气
C.不呕不渴
D.恶风不欲去衣
E.小便不利
A.午后潮热
B.汗出短气
C.不呕不渴
D.恶风不欲去衣
E.小便不利
【◆参考答案◆】:B, D, E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咳逆倚息
【◆参考答案◆】:谓咳嗽气逆,不能平卧,须凭倚呼吸。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何谓真脏脉?
【◆参考答案◆】:真脏脉又称死脏脉。死脏脉皆为无根欲脱而无柔缓之脉象,是无胃气的表现,说明脏气已绝。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魁羸
【◆参考答案◆】:是形容关节肿大。
(10)【◆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谈谈张仲景对疾病的预防有哪些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张仲景对疾病预防方面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重视人体正气,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一、未病先防:《金匮》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否,关键在于人体内的正气,外因"客气邪风",虽是人体发病的重要因素,但正气却是决定人体发病的根本因素。所以《金匮》强调"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如果人体正气不虚,"不遗形体有衰",纵有"客气邪风"侵袭,"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即使得病亦不会深入。要做到未病先防,张仲景指出要"养慎"。其具体措施有:"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及"房室勿令竭乏"等。说明既要加强道德修养,爱国守法,避免意外的灾伤,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及房室都要有节制,这样就能保持"五脏元真通畅"而健康无病。二、已病防传:指一旦不慎发病,应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由经络入脏腑,或由一脏传入它脏,使病情进一步发展。所谓"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采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法,驱邪外出,使病邪不能深入。若邪已入脏腑,则当根据脏腑虚实相传的基本规律,治未病之脏腑,截断其传变,阻止病情发展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