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以党治国”和“五院制”的基础上,国民党及其政府的体制发生了哪些变化?

  • A+
所属分类:资格考试
(1)【◆题库问题◆】:[问答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以党治国”和“五院制”的基础上,国民党及其政府的体制发生了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国民党领导体制变化,将总裁“代行”职权改为“行驶”;五院制政府内部职权也有所变化,以因人而异的变更国府主席的权利更为突出,五院职权被剥削了;实行党政军一体化,采取“行政三联制”;抗日战争时期还对基层政权做了调整,实行“新县制”。

(2)【◆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抗日战争打乱了法西斯的战略协同计划,体现在()。
A.中国战场拖住了日军主力,阻止了日军北上
B.中国的持久抗战打乱了日军的南进计划
C.中国修建空军基地保障了盟军的空中力量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D

(3)【◆题库问题◆】:[单选]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自身建设方面取得的最突出成就是()
A.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B.提出了统一战线策略
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D.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

【◆参考答案◆】:C

(4)【◆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分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1.政治基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的一致,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2.历史作用:
①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共产党员,广大工农群众加入国民党,组成了革命联盟,实现了反帝反封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②国共合作促使北伐战争的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并取得伟大的胜利。
③使诞生不久的中国得到发展,扩大了中共的政治影响,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④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5)【◆题库问题◆】:[问答题] 凤阳三年粮食产量:1980年粮食产量5.02亿公斤1981年粮食产量6.70亿公斤1982年粮食产量7.15亿公斤按此趋势,农村改革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
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6)【◆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派了()人参加巴黎和会。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D

(7)【◆题库问题◆】:[单选] 1956年1月,()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发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
A.毛泽东
B.朱德
C.刘少奇
D.周恩来

【◆参考答案◆】:D

(8)【◆题库问题◆】:[单选] 善于学习也是促使自己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事件不属于这一结论的是()
A.洋务运动
B.明治维新
C.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参考答案◆】:C

(9)【◆题库问题◆】:[判断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是改组后的国民党。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就是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参考答案◆】:首先,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通过没收垄断旧中国经济命脉的官僚资本,将经济力量集中到了国家手里,使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新民主主义政权的物质基础,保证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主义方向发展。其次,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找到了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的环节和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随着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各种形式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和控制力量日益增强,私营经济逐步受到控制和削弱,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再次,引导个体农民在土改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可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私营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一步一步向社会主义演变的社会。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