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这是春秋末年()人()根据孔子的春秋加以阐释的著作。

  • A+
(1)【◆题库问题◆】:[填空题] 相传这是春秋末年()人()根据孔子的春秋加以阐释的著作

【◆参考答案◆】:鲁;左丘明

(2)【◆题库问题◆】:[填空题] ()的《玉梨魂》是民初最畅销的小说,与苏曼殊的《数鸿零雁记》同为“鸳鸯蝴蝶派”发韧之作。

【◆参考答案◆】:徐枕亚

(3)【◆题库问题◆】:[填空题]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曹操《步出夏门行》其二)

【◆参考答案◆】: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第三代诗人”

【◆参考答案◆】:创作的审美特征: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反意象、反修辞、口语化。"第三诗人"组成:韩东、于坚、伊沙、刘漫流等。

(5)【◆题库问题◆】:[填空题] 论语派因()年9月创刊《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等。

【◆参考答案◆】:1932;林语堂;周作人

(6)【◆题库问题◆】:[填空题] 新文学第二个十年(1927~1937)的散文创作面貌是()、()、()、()、()。

【◆参考答案◆】:杂文的繁荣;抒情散文绚丽多姿;报告文学的提倡;小品文的兴旺;游记文学的发展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论述郭沫若诗剧的创作特征。

【◆参考答案◆】:综观郭沫若的诗剧,其创作上的总体特征是:题材上以青春童话、历史传说和神鬼故事为主,多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有着浓烈的主观抒情色彩,着力表现反抗专制、张扬个性、渴望创造、追求光明的"五四"时代主旋律。郭沫若的诗剧较好地融合了诗歌和戏剧的特点,达到了诗情和剧情、意象和形象、诗语和剧语的统一。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首先,郭沫若诗剧属于理想型诗剧,理想型诗剧侧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感情和理想信念。此类诗剧多以历史和神魔题材为主,凭借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力,虚拟出一个颇具浪漫色彩的理想境界,来传达作家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如《女神之再生》中,当女神们从大海中归来,面对遍地创伤和破碎的天体,再炼五色彩石来补天已经"莫中用了",她们决心再造个"新鲜的太阳",这"新鲜的太阳"就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待我们新造的太阳出来,/要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其次,郭沫若诗剧有着鲜明独特的抒情方式,他的抒情角度和所抒发的情感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郭沫若从"自我"出发,经由对"自我"的极度扩张,使其扩张到与宇宙同体甚至比宇宙具有更大的吞吐能量,诗人正是借这一"自我"无与伦比的创生能力去"新造葡萄酒浆","新热新光"和"一个新鲜的太阳",显示出"五四"时期的郭沫若毫不妥协的反叛个性和独立不羁的创造精神。再次,诗剧的形象塑造也有其特点,诗剧的形象以其象征性、写意性达到了与意象的融合,创造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圣境,使现实和观念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最后,郭沫若诗剧语言充满抒情性,且能达到诗语和剧语的融合。诗剧中不仅对白、独白已达到诗语与剧语的平衡,就是舞台说明也充满诗性,达到了二者的统一。郭沫若曾说:"《棠棣之花》里面桃花正在开花,这儿我刻意孕育了一片和煦的春光,好些友人都说它是诗说它是画,大概就是这样的原故"。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论述曹禺的话剧受欧美戏剧的影响。

【◆参考答案◆】:曹禺话剧的成功和他在后来创作风格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对外国戏剧的学习和借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希腊悲剧的影响。曹禺在读大学时开始对希腊悲剧着迷,他的《雷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构思完成的。希腊三大悲剧作家都有突出的命运观,在他们看来,人的悲剧是非人力所能左右的,是不可知的命运造成的,因而希腊悲剧也称为"命运悲剧"。在《雷雨》中,世界的残忍和冷酷,人的盲目的挣扎,情爱不可避免地走向乱伦,特别是四凤自觉不自觉地重蹈母亲侍萍的覆辙等等,都表现了某种命运悲剧的因素。但希腊悲剧对曹禺话剧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内容上,还更多地表现在艺术形式和技巧上,如结构上的集中严谨以及倒叙式方法,剧情设置和情节安排上蘩漪遭周萍遗弃后由爱而恨的报复等。《原野》的复仇精神也受到《美狄亚》的影响。第二,莎士比亚的影响。有人说,曹禺从希腊悲剧中汲取的主要是激情和悲剧精神,而在莎士比亚那里学到的则是"变异复杂的人性,精妙的结构,绝美的诗情,充沛的人道精神,浩瀚的想象力"。莎士比亚被称为"第一个把精神痛苦写到至极的作家",他对人物很少作单一的或静止的描写,而是对其性格和情感作生动细致的描写,其人物大多复杂丰富,富于发展变化。因此,莎士比亚悲剧也称"性格悲剧"。《雷雨》的悲剧可以说直接与蘩漪的"雷雨式"性格有关,而曹禺笔下的许多人物(包括次要人物)都具有复杂而偏执的性格。此外,莎士比亚的诗人气质和用诗体写成的戏剧,对曹禺也是一个致命的诱惑。曹禺甚至还曾翻译过莎翁的名剧《柔密欧与幽丽叶》(即《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易卜生的影响。曹禺在中学时代就曾演出过易卜生的戏剧。有人认为,曹禺从易卜生那里学到的比从莎士比亚那里学到的还要多,不仅学会了如何关注妇女问题(在蘩漪、陈白露身上可以看到娜拉的影子),也不仅学会了如何关注社会问题,学会了如何面对"我们的遭遇",而且,更学会了如何安排人物与事件的复杂关系,如何制造悬念,处理高潮,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等等。比如,他也像易卜生一样,把次要人物也当作主要人物来写,以至于《雷雨》的主角是谁也成了一个问题,蘩漪、侍萍、周朴园三个人物主次难分。第四,奥尼尔的影响。奥尼尔的出现使美国的现代戏剧走向了成熟,而曹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曹禺并不喜欢奥尼尔的后期作品,但他早期的《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等现实主义作品和《琼斯王》(又译《琼斯皇》或《琼斯皇帝》)等表现主义作品都对曹禺产生过重要影响。《天边外》是奥尼尔的成名作,主要写兄弟二人梦想当水手,梦想天边外的理想生活,愿望无法满足而造成悲剧。《安娜·克里斯蒂》主要写父女间的矛盾,写一个女人的不幸命运的悲剧。曹禺剧中的蘩漪、周冲、仇虎、金子等也都是有着强烈欲望和追求的人物,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和《家》等经典剧作也都是写亲人间的矛盾和冲突,而《原野》更是在情节安排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上都直接受到了《琼斯王》的影响。因此,也有人认为,曹禺与奥尼尔的相似,主要还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是同样喜欢用不平常的人物命运来吸引观众,是同样喜欢对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进行精确的描绘,对人物的命运进行出色的处理。第五,契诃夫的影响。无论是希腊悲剧,还是莎士比亚和易卜生,都很重视戏剧的集中性和动作性,都要求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曲折跌宕的戏剧情节,剧中的中心事件往往都是生活中少有的,人物性格也过于强烈,戏剧结构更是力求紧凑严密。但这一传统的戏剧观念在契诃夫这里得到了改变。因此,曹禺在读了契诃夫之后感叹:"原来在戏剧的世界中,还有另外一个天地"。曹禺的话剧从"戏剧化的戏剧"变为"生活化的戏剧"正是从他学习契诃夫开始的。在《日出》中已经可以看到契诃夫的影响,但真正另辟蹊径,去探索"契诃夫式"的创作方法的作品,则是《北京人》和《家》,因此,契诃夫曾经影响了曹禺整个40年代的创作,给曹禺戏剧风格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9)【◆题库问题◆】:[填空题] “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参考答案◆】:张洁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赏析《苏武列传》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1、叙事较完备;2、人物形象较突出;3、运用较为典型的事例刻画人物;4、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古字古词,遣辞造句典雅远奥;5、风格古朴。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