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观点属于道德批评文学观的有().

  • A+
(1)【◆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观点属于道德批评文学观的有().
A.《诗》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B."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C.文学批评"作出最终为世间良知所认可的判断"
D."有德者必有言"
E."一个作家的职责历来是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参考答案◆】:A, C, D, E

(2)【◆题库问题◆】:[单选] 《老将行》在诗体上属于:()
A.七言长律
B.七言律诗
C.乐府诗
D.七言绝句

【◆参考答案◆】:C

(3)【◆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论述苏轼平淡自然的文学观。

【◆参考答案◆】:(1)苏轼受到庄子美学的影响,注重美与自然的统一,崇尚平淡的艺术风格。自然是苏轼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且苏轼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提出这一理论的,并以此指引自己的创作实践。(2)苏轼的自然观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浑然天成和文学创作的平易流畅,批评了那种务为艰深、故作雕琢的不良文风,虽受庄子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强烈的个性意识(3)苏轼崇尚平淡的艺术风格,并对"平淡"的艺术内涵作了深刻的阐释。他以陶渊明、柳宗元的诗歌为例,提出了"枯淡"的概念。所谓枯淡即"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要求在平淡中包含深味,达到形淡而实不淡的境界。(4)平淡的艺术表现是清新自然,内容上的纯朴明了,意境上的幽雅醇厚以及情趣上的谐谧宜人。它要求作者将生活观照中所获得的美感融汇在如水一般的清新淡雅之中,用纯朴简洁的形式表现丰富深刻的内容。(5)苏轼注意揭示平淡与绚烂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绚烂之极就是平淡,平淡以深厚的艺术积累为基础。(6)苏轼的平淡自然之论主要是针对诗文创作而言的。它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富于现实意义,对于批判和纠正华艳不实的创作倾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文学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题库问题◆】:[单选] 按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的划分,从作品与世界的角切入批评的是()
A.社会—历史批评
B.心理学批评
C.新批评
D.读者批评

【◆参考答案◆】:A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南朝文笔之争

【◆参考答案◆】:
南朝时的文笔之争,是对文学与非文学的进一步认识。最早刘勰提出"有韵为文,无韵为笔";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选文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说"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至如文者,唯须绮觳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等,或从实用非实用、思维方式、语言形式等方面来区分文笔,说明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学特征的认识相当深刻了。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陈师道诗论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陈师道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受黄庭坚影响,他的诗论与黄庭坚也有相同的一面,不赞成诗歌表现怨刺内容,积极主张学习杜甫诗歌的形式技巧和格律法规。(2)丰富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理论,他认为学杜先要学黄,因为黄庭坚掌握了杜诗的规矩,而且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为学诗者开辟了捷径。(3)陈师道对黄庭坚内在的创新精神有很深的体会,并在理论上作了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他提出要在"立格、命意、用字"方面学习杜甫,而且在学习的同时要注意表现出自己的特色。(4)陈师道还注意从诗文文体的不同来评论作家。要求文学创作笔力雄健,不落俗套。追求"奇"和表现"奇"要出于自然。注意到诗歌与生活的关系,诗法与技巧的关系等,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7)【◆题库问题◆】:[单选] 女权主义批评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
A.对父权制的反抗
B.女性阅读与写作
C.寻觅女性传统
D.关注女性作家

【◆参考答案◆】:A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艺术感受力

【◆参考答案◆】:指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审美对象的特征和意蕴的感知、想象、知解等多种感觉的综合而形成审美体验的特殊能力。

(9)【◆题库问题◆】:[单选] 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理论。教材认为:“思”,可理解为()。
A.创作中的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
B.作品的思想内容
C.寄托在作品中的作家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D.作品的布局、剪裁、置辞等构思活动

【◆参考答案◆】:A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参考答案◆】:比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