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IT认证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遍。前两行的图形都包含有三种元素,第三行图形也应当包含这三种元素,通过比较可知第三行所缺图形为C。故正确答案为C。
(2)【◆题库问题◆】:[单选]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赞助商要想通过奥运会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仅仅在名片上增加“五环”或支起帐篷招揽游客是远远不够的。近15年来,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球性赞助商,VISA国际组织认为要想有效地利用这一全球最大的体育和文化盛事,并非只是简单的往奥运圣火里扔钱的活动。据此我们知道:
A.通过对奥运会的赞助以达到商业上的成功,还需要有效的市场营销
B.赞助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种往奥运圣火里扔钱的活动
C.VISA国际组织是全球最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赞助商
D.VISA国际组织没有支起帐篷招揽游客
A.通过对奥运会的赞助以达到商业上的成功,还需要有效的市场营销
B.赞助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种往奥运圣火里扔钱的活动
C.VISA国际组织是全球最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赞助商
D.VISA国际组织没有支起帐篷招揽游客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步:抓住每句话的重点。第一句话说明赞助商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单靠在名片上增加“五环”或支起帐篷招揽游客是远远不够,第二句话说明VISA作为奥运会的赞助商,并非只是简单的往奥运圣火里扔钱。第二步:逐一判断各选项的作用。A选项,原文只表达了“成功单靠在名片上增加“五环”或支起帐篷招揽游客是远远不够”,但是还要做什么并不能从文段中推出,“还需要市场营销”属于无中生有,过度引申;B选项,从最后一句话“不只是简单的往奥运圣火里扔钱的活动”可知,是“往奥运圣火里扔钱的活动”故正确;C选项忽略了“15年来”这个时间修饰语,由题干可知VISA是奥运会的赞助商,但没有提到是全球最大,C错误;D选项不能从题干中直接得出,不能确定其是否支起帐篷招揽顾客,可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3)【◆题库问题◆】:[单选] 二次创作指使用了已存在著作物的文字、图像、影片、音乐或其他艺术作品进行再次创作。二次创作并不是把别人的作品剽窃成自己的,而是明显地以某作品作为基调来改编、仿作或加以发展。根据上述定义,下面属于二次创作的是:
A.把已经发表的文章结集出版
B.为某部经典小说写续篇
C.把别人的文章改动一些文字后重新发表
D.把老照片翻拍成数字版本加以保存
A.把已经发表的文章结集出版
B.为某部经典小说写续篇
C.把别人的文章改动一些文字后重新发表
D.把老照片翻拍成数字版本加以保存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该定义中的关键词为“再次创作”,“以某作品作为基调来改编、仿作或加以发展”。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只是整合作品,没有进行再次创作,不符合定义;B项为某部经典小说写续篇,是在原小说的基础上再次创作,加以发展,符合定义;C项只是字面上的改动,没有加以改编、仿作或加以发展,不符合定义D项只是技术上的更新,同样不属于再次创作。故正确答案为B。
(4)【◆题库问题◆】:[单选] 为什么不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中生存下来?这其实是一种勇气和习惯的较量。麋鹿身体强壮,长着长角,在力量对比上讲,如果狭路相逢,麋鹿能与狼僵持好几个小时,再加上长角,它们同样能威胁到狼的生命。所以,在面对不逃跑的麋鹿时,狼是充满戒心的。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追赶正在奔跑的动物、是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这仿佛是一种诱惑,让它们难以抗拒。所以,奔跑的麋鹿永远是它们的目标。对这段文字中的两个划线的“这”,理解正确的是()
A.前一个“这”指“为什么不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只能改生存下来”,后一个“这”指“追赶正在奔跑的动物,是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
B.前一个“这”指“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只能改生存下来”,后一个“这”指“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
C.前一个“这”指“麋鹿与狼的对决”后一个“这”指“奔跑的动物”。
D.前一个“这”指“不逃跑的麋鹿”后一个“这”指“奔跑的麋鹿”。
A.前一个“这”指“为什么不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只能改生存下来”,后一个“这”指“追赶正在奔跑的动物,是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
B.前一个“这”指“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只能改生存下来”,后一个“这”指“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
C.前一个“这”指“麋鹿与狼的对决”后一个“这”指“奔跑的动物”。
D.前一个“这”指“不逃跑的麋鹿”后一个“这”指“奔跑的麋鹿”。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为词语指代题。第一个“这”出现在第二句话,“这”指代前文,根据就近原则可知”这” 指代内容应与第一句“为什么不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中生存下来?”指代一致,且与“较量”相对,即可从上文提炼出“麋鹿与狼的对决”是一种勇气和习惯的较量,故第一个这指代“麋鹿与狼的对决”。第二个“这”出现在倒数第二句话,“这”指代前文,根据就近原则可知”这” 指代内容应与“追赶正在奔跑的动物,是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指代一致,且与“诱惑”相对。而上文说追赶正在奔跑的动物是本能,那“这”与上文指代一致,也应为“奔跑的动物”即奔跑的动物是一种诱惑。故正确答案为C。
(5)【◆题库问题◆】:[单选]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一个地区党委政府整体工作水平的综合衡量,经济发达而环境污染不是生态文明,山清水秀而贫穷落后也不是生态文明。对这段文字理解有误的是()。
A.经济发达地区有可能是生态文明地区
B.山清水秀地区有可能是生态文明地区
C.贫穷落后地区有可能是生态文明地区
D.生态文明建设能衡量地方党委政府工作水平
A.经济发达地区有可能是生态文明地区
B.山清水秀地区有可能是生态文明地区
C.贫穷落后地区有可能是生态文明地区
D.生态文明建设能衡量地方党委政府工作水平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由“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一个地区党委政府整体工作水平的综合衡量”可知,D项“能衡量”理解正确,排除;“经济发达而环境污染不是生态文明”,言下之意为虽然经济发达可能是生态文明,但只要环境污染了就不是生态文明,因此A项理解正确,排除;B项与A项同理,排除;而C项不能从文段任何一处理解得出。故正确答案为C。
(6)【◆题库问题◆】:[单选] 当一种商品价格升高而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增加,那么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互为替代品。下列各项中的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的是()。
A.羊肉、牛肉
B.大米、糖果
C.手表、时钟
D.电脑、手机
A.羊肉、牛肉
B.大米、糖果
C.手表、时钟
D.电脑、手机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替代品是指两种产品存在相互竞争的销售关系,即一种产品销售的增加会减少另一种产品的潜在销售量,反之亦然。结合题干可知,羊肉和牛肉互为替代品。故本题答案选A。大米和糖果满足人类不同需求不属于替代品,电脑手机也是如此,干扰选项是手表和时钟,相当于手机和座机,也不是替代品。故本题选择A。
(7)【◆题库问题◆】:[单选] 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10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下午1时到;以1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上午11时到。如果希望中午12时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
A.11千米/时
B.12千米/时
C.12.5千米/时
D.13.5千米/时
A.11千米/时
B.12千米/时
C.12.5千米/时
D.13.5千米/时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行程问题。设总路长为S,则有,解得S=60,所以出发时间是上午7点,要想中午12点到,则速度应为60/5=12千米/时。所以选择B选项。
(8)【◆题库问题◆】:[单选] 1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涨跌幅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根据所给资料,回答116~118题。 2014年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23个百分点。其中,鲜果价格上涨23.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4个百分点;液体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11.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7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6.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6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3.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2.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7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0.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4.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5个百分点);蛋价格下降3.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3个百分点。2014年1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0%、0.4%、0.4%、0.3%和0.2%,衣着、烟酒及用品价格分别下降0.5%和0.3%。
A.居住——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衣着
B.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衣着
C.衣着——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
D.衣着——烟酒及用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
A.居住——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衣着
B.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衣着
C.衣着——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
D.衣着——烟酒及用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简单比较类,直接从材料当中读数比较,较简单。本题易犯错的地方是该题比较的是涨跌幅度,而非涨幅,所以易错选B选项,其中衣着的环比涨幅为-0.5%,即涨跌幅度为0.5%,交通和通信的涨跌幅度为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的涨跌幅度为0.3%,居住的涨跌幅度为0.2%,所以只有C选项满足条件。
(9)【◆题库问题◆】:[单选] 几十年来,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药物来毒杀老鼠。可是人们发现,在一些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放置老鼠药的方法越来越没有效果,无论是人们将药物添加到对于老鼠来说多么美味的食物之中,老鼠都会对这些送来的“美味”置之不理。根据这一现象,得到的可能解释是:老鼠的嗅觉异常灵敏,它们都能从任何复杂的气味中辨别出对它们有害的物质。下列哪项最能强有力地表明上文中最后一个解释是错误的:
A.老鼠很少去那些曾经放置过老鼠药的地方活动
B.老鼠在进食之前可以从颜色上辨别食物是否有毒
C.科学家经过一系列试验证明老鼠已经产生了抗药性
D.在先前放过药物的地方放任何食物老鼠也不会去吃
A.老鼠很少去那些曾经放置过老鼠药的地方活动
B.老鼠在进食之前可以从颜色上辨别食物是否有毒
C.科学家经过一系列试验证明老鼠已经产生了抗药性
D.在先前放过药物的地方放任何食物老鼠也不会去吃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为削弱题型。第一步:找出论点论据。论点:老鼠的嗅觉异常灵敏,它们能从任何复杂的气味中辨别出对它们有害的物质。论据:在一些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放置老鼠药的方法越来越没有效果,无论是人们将药物添加到对于老鼠来说多么美味的食物之中,老鼠都会对这些送来的“美味”置之不理。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与题设不符,题干说的是在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放置鼠药;B项反驳了老鼠辨别有害物质是通过颜色而不是通过嗅觉,同样削弱了论点,但削弱的只是老鼠辨别有害物质的方式,不如D项直接否定整个论点,故不选;C项老鼠是否产生抗药性跟老鼠是否因嗅觉灵敏能辨别有害物质无直接关系,属于无关选项;D项指出在先前放过药物的地方放任何食物老鼠都不会去吃,说明老鼠不吃带药物的食物,不是因为嗅觉灵敏能够辨别食物中的有害物质,直接反驳了论点,是本题答案。故正确答案为D。
(10)【◆题库问题◆】:[单选] 2013年11月我国货物周转总量中,水运周转量占比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2014年1~11月我国货物运输情况
A.低于40%
B.40%~50%
C.50%~60%
D.高于60%
A.低于40%
B.40%~50%
C.50%~60%
D.高于60%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由题干“2013年11月份水运周转量占比”可知,本题为基期比重的计算问题。参照表格材料,查找数据代入为÷,即×,略小于,因此水运周转量占比为40%~50%。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