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题库
【◆参考答案◆】:汤显祖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关汉卿》是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田汉是我国话剧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该剧成功地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1、剧本表现的是一位革命剧作家对于历史的理解,掌握了很多的史实,史料把握的充分,作品尊重历史,不编造不戏说,能以现代理想去烛照古人、古事,表现的是一位革命剧作家对于历史的理解,古人古事闪烁着现代的思想光芒。2、深刻的历史本质的真实,艺术作品需要虚构,虚构要有限制,在充分把握了历史的资料上,对古人古事的描述,符合古人的生活情节,虽有虚构(如朱小兰),但却又是当时社会可能有的,充分认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做到了历史真实(于史有剧)和艺术真实(虚构、想象)的统一。
(3)【◆题库问题◆】:[填空题] 明初诗文的代表作家是()、()和刘基;明代“台阁体”代表人物是()、()和杨溥。
【◆参考答案◆】:宋濂;高启;杨士奇;杨荣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先河的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史记》,作者司马迁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吴荪甫与赵伯韬的矛盾冲突是《子夜》的结构主线,简述吴赵最后生死角逐的事。
【◆参考答案◆】:赵想并吞吴的益中公司,吴决不屈服,他用8个工厂做抵押,甚至连吴府住宅的地皮都押出去投资公债市场,孤注一掷;但赵掌握了吴的底细,再加上合伙人杜竹斋的背叛,吴一败涂地,几乎自杀
(6)【◆题库问题◆】:[多选] 以下诗作中,属于贺敬之创作的有()。
A.《回延安》
B.《桂林山水歌》
C.《雷锋之歌》
D.《西去列车的窗口》
A.《回延安》
B.《桂林山水歌》
C.《雷锋之歌》
D.《西去列车的窗口》
【◆参考答案◆】:A, B, C, D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骆驼祥子》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主要讲述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本文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
(8)【◆题库问题◆】:[单选] “五四”以后出现的第一部多幕话剧是()
A.《雷雨》
B.《日出》
C.《屈原》
D.《北京人》
A.《雷雨》
B.《日出》
C.《屈原》
D.《北京人》
【◆参考答案◆】:A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20世纪40年代和80年代出现的两次“张爱玲热”有什么不同特点?
【◆参考答案◆】: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第一次"张爱玲热",其特点是张爱玲一出现就成了"市民文化的明星",虽然被归入了鸳鸯蝴蝶派的行列。与其他鸳鸯蝴蝶派作家不同的是,由于大家看到了她在艺术上的独特性,因而,她受到了不同政治倾向和文学趣味的文学界各方面的欢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第二次"张爱玲热",与上次不同的是,张爱玲被重新"挖掘"出来时有一个"预热"的过程,而且先是受到"专业阅读"的重视,然后再进入商业炒作范畴。1981年张葆辛的《张爱玲传奇》的出现,应该说只是"文革"结束后在社会上普遍出现的"文坛忆旧"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对第二次"张爱玲热"出现起重要作用的是,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文版对张爱玲的推崇所引起的大陆文学界的重视。1984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将张爱玲写入文学史,成为张爱玲研究全面展开的一个标志。可以说,从此以后,第二次"张爱玲热"才正式形成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七月诗派”以胡风主办的《()》杂志为阵地
【◆参考答案◆】: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