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题库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何谓“曲白相生”?
【◆参考答案◆】:戏曲的曲与白虽有分工(白常用于叙事,曲常用以抒情),但这种分工决不绝对的。它们在剧本中构成统一的艺术整体,彼此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呼应;有时由白引出曲,这叫"白生曲";有时由曲引出白,这叫做"曲生白";白生曲,曲生白,循环不已,这就叫"曲白相生"。 例如《西厢记•长亭送别》开头有莺莺的白:"……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引出了【端正好】,【滚秀球】这两支写"暮秋天气"和伤离怨别的曲子,这就是"白生曲";而【滚秀球】中"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谁恨知"这几句唱词,引出红娘看莺莺,问莺莺"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这就叫做"曲生白"。整折戏就这么白生曲,又曲生白,循环不已,这就叫做"曲白相生"。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宝库中经典作品。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阿Q主义在当时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表现在作为流浪雇农的阿Q身上时却又有其特殊性。这说明,鲁迅笔下的阿Q试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极其个性化的落后农民的典型,而不是抽象概念的化身。(2)精彩的细节描写。关于阿Q的肖像画即是突出的例证之一。又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的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活画了地主阶级卑污的灵魂。(3)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尾两部分的议论,而且其他许多地方也都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4)《阿Q正传》中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且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卓越的语言艺术。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为什么《聊斋志异》的出现,“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参考答案◆】:纵观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史,汉魏六朝时期,"志怪、志人"小说相继出现,有一定的人民性,也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但仅限于"搜奇记异","粗陈梗概",人物性格还缺乏细致的刻画;唐人传奇,开始了自觉进行小说创作的阶段,情节曲折,描写细腻,构思精巧,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艺术魅力;可是宋元时期,白话小说兴起,文言小说日趋没落,作志怪而乏文采,写传奇则又脱离现实、颇多说教,艺术性也差,难为广大人民接受:明代的文言小说虽小见波澜,创作了《剪灯新话》等作品,但仍没有新鲜意味,多属模仿唐人之作,给人以老气横秋、陈腔旧套之感:清初,出现《虞初新志》等作品。究其实,不过是明末遗气,仍然没有跳脱唐传奇的窠臼。传奇之法,已沿袭一千余年,文言小说衰败之风此时已弥漫天下,再也不能激动读者疲乏的神经了。蒲松龄总结了前代文言小说创作的经验教训,独辟蹊径,大胆创新,他"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写出了独具风格的《聊斋志异》,作品以清新的气息,精妙的文笔,运用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批判精神,寄托理想、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言小说大放异彩,以至"风行天下,万口传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从此"读者耳目,为之一新"。这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指出的:"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聊斋志异》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在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显示了它的进步性。它写的花妖狐魅、异域幻境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矛盾,大胆揭露了腐朽黑暗的社会:批判贪官酷吏,土豪劣绅:抨击科举制度、嘲笑昏庸的试官,同情受苦受害的人民:歌颂忠贞不渝的婚姻和纯洁真挚的爱情、表达了人民的爱憎和愿望。它不仅深刻反映了现实,而且讴歌正义、赞美反抗、幻想未来,给人以鼓舞和希望。《席方平》、《婴宁》、《小翠》、《梦狼》、《促织》、《阿宝》、《司文郎》、《考弊司》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聊斋志异》同时以它精巧、完美的艺术形式,给人美的享受。作者善于运用夸张、幻想的手法,结撰作品,塑造形象,表示理想和追求,闪耀着浪漫主义的光辉、显得绚丽多姿,光彩照人。特别是在人物塑造方面,一些幻想世界中的形象,被赋予人类现实生活细节,具有真幻结合的特点,使狐鬼有性格、有人情、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又有各自的个性特征,因而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情节方面,曲折离奇而又高度典型,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悬念层出、引人入胜。在语言方面,以古文为主,融合民间语言,既洗练含蓄,又清新活泼,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显得准确、鲜明、耐人寻味。总之,无论从文学发展史看,还是从作品的思想艺术所达到的高度看,《聊斋志异》都把文言小说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从而打破了文言小说沉寂千年的状况,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4)【◆题库问题◆】:[单选] 散文集《囚绿记》的作者是()
A.丰子恺
B.李广田
C.陆蠡
D.何其芳
A.丰子恺
B.李广田
C.陆蠡
D.何其芳
【◆参考答案◆】:C
(5)【◆题库问题◆】:[填空题] 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刘恒
(6)【◆题库问题◆】:[填空题] 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一个()的整体,“中国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特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
【◆参考答案◆】:开放性
(7)【◆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哪部作品是戴望舒的第一部诗集?()
A.《望舒草》
B.《我底记忆》
C.《灾难的岁月》
D.《母亲》
A.《望舒草》
B.《我底记忆》
C.《灾难的岁月》
D.《母亲》
【◆参考答案◆】:B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风格
【◆参考答案◆】:"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精当地概括了《三国演义》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文不甚深"指的是语言的通俗化,"言不甚俗"指的是语言的文学性。这两者结合,便使作品的语言,既有文言文那样的简略精炼,又比较生动浅近,雅俗共赏。这是《三国演义》吸取了我国古代文言文的精华,尤其是史传文学的语言成就,加以适当通俗化取得成就。《三国演义》的这种语言风格表现在叙述描写方面,即不以工笔重彩式的细腻的刻画见长,而以粗笔勾勒见工。往往短短几句话,就能写得情景交融,如同图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人物性格也被表现出来。如"三顾茅庐"中写隆中景物,只用了几句话,就通过景物,写出了诸蔼亮的高雅不俗。赤壁之战写曹操横槊赋诗,寥寥数语,就写出了曹操的不可一世。《三国演义》的这种语言风格表现在人物对话方面,往往个性很鲜明,有声有色。张飞的话,多半快人快语,一针见血;曹操的话,多显豪爽机诈,变化莫测;关羽的语言,往往心高气盛,目中无人;孔明的语言,刚往往从容不迫,应付裕如。"舌战群儒"一回,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峻、程德枢七人的言语各具个性,且一个比一个有力,一个比一个精彩,但都被诸葛亮驳得哑口无言,充分显出了孔明的智谋超群和辩才无碍。以许攸问粮的细节写曹操真是绘影绘声,活灵活现,充分表现了他的老练奸诈。而当他在张松面前炫耀武力时,却被张松以高度凝炼的语言,以从容数落的轻松调子,淋漓尽致地嘲讽了曹操大败的丑态,充分表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浮躁》的主题意蕴。
【◆参考答案◆】:(1)浮躁的内涵:"主体精神的高扬与低层次的文明水平之间的强烈矛盾"。(2)结合金狗和雷大空两个人物性格和人生的"浮躁"进行分析。
(10)【◆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哪些是老舍的短篇小说?
A.《鼓书艺人》
B.《柳家大院》
C.《黑白李》
D.《月牙儿》
E.《断魂枪》
A.《鼓书艺人》
B.《柳家大院》
C.《黑白李》
D.《月牙儿》
E.《断魂枪》
【◆参考答案◆】: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