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教师类
(1)【◆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参考文献标注不规范的是()。
A.[1]马鹏.湖北省社区教育现状调查报告[D].http://zcjy.e21.edu.cn.
B.[2]黄中杰.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3.
C.[3]曹专.小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4):134.
D.[4]刘玉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趋势[N].中国企业报,2003.12 26(8):
A.[1]马鹏.湖北省社区教育现状调查报告[D].http://zcjy.e21.edu.cn.
B.[2]黄中杰.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3.
C.[3]曹专.小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4):134.
D.[4]刘玉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趋势[N].中国企业报,2003.12 26(8):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时间部分不规范。应将时间格式改为“2003-12-26(8)”。
(2)【◆题库问题◆】:[单选] 读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脑子里浮现出草原上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空想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A.空想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题库问题◆】:[单选]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D.完善学生的人格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D.完善学生的人格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
(4)【◆题库问题◆】:[单选]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时突然发现了浮力定律,解决了“王冠之谜”,这种思维是()。
A.直觉思维
B.常规性思维
C.分析思维
D.抽象思维
A.直觉思维
B.常规性思维
C.分析思维
D.抽象思维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5)【◆题库问题◆】:[单选]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A.7.5%
B.7.7%
C.7.8%
D.8.1%
A.7.5%
B.7.7%
C.7.8%
D.8.1%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略
(6)【◆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___________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参考答案◆】:地方
【◆答案解析◆】:略
(7)【◆题库问题◆】:[单选] 外语兴趣小组活动属于()。
A.文体活动
B.科技活动
C.社会活动
D.学科活动
A.文体活动
B.科技活动
C.社会活动
D.学科活动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各学科的知识性作业和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些专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外语作为一门学科,其相关兴趣活动即属学科活动。
(8)【◆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违法主体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林某12岁的女儿在农村小学上五年级。林某认为女孩迟早要嫁人,读再多书也没用,还不如早早地让她去赚钱,于是在暑假的时候将女儿送到镇上的一个个体户处打工。新学期开学,学校领导多次登门家访,但林某拒送女儿返校。
【◆参考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八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
(9)【◆题库问题◆】:[单选] 在布罗菲和伊伏特逊划分的课堂管理阶段中,教师要花较多的时间监控和维持管理系统,而不是直接教授规则和程序的是()。
A.小学低年级阶段
B.小学中年级阶段
C.小学高年级阶段
D.小学整个阶段
A.小学低年级阶段
B.小学中年级阶段
C.小学高年级阶段
D.小学整个阶段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教育心理学家布罗菲和伊夫特逊提出课堂管理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小学低年级的管理。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在学习如何“上学”,成为一名“学生”,他们对学校和课堂生活的常规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因此,课堂管理的方式是直接教授课堂常规,包括规则和程序,只有儿童掌握了课堂的基本规则和程序之后,才能进行学习活动。第二阶段,小学中年级的管理。这一阶段的儿童一般都已熟悉了学生这一角色,已经掌握了许多课堂常规。但是在进行一个特定的活动时,对具体的、新的有关规则和程序还需要直接的教授。总的来说,在这个阶段,教师在监控和维持常规,而不是在直接教授规则和程序上花费更多的时间。第三阶段,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管理。在这一阶段,友谊以及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在学生的心目中重要起来,他们不再取悦教师而是取悦同伴。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开始否定权威,思想上、情感上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当然,也一定表现在行为上的问题增多,而且不服从管理。这一阶段管理的关键是如何建设性地处理这些混乱,如何激励那些对教师的意见不以为然,而更热衷社会上的事情的学生。第四阶段,高中阶段的管理。
(10)【◆题库问题◆】:[单选] 学校或班级在组织集体劳动、开展学习竞赛活动中,将劳动任务、学习目标分解到小组直至个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劳动、学习效率,运用的是()。
A.霍桑效应
B.皮格马利翁效应
C.林格尔曼效应
D.超限效应
A.霍桑效应
B.皮格马利翁效应
C.林格尔曼效应
D.超限效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当人们参加社会集体活动时,他们的个体贡献会因人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林格尔曼将其称之为"社会惰性",也被称为林格尔曼效应。而题干所述的做法则是将责任归到个人,是在消除林格尔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