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施工员题库
【◆参考答案◆】:哮喘。
【◆答案解析◆】:二母丸【来源】《寿世保元》卷三。【组成】知母(去皮、毛)60克贝母(去心)60克百药煎30克【用法】上药为细末,将乌梅肉蒸熟捣烂与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临卧或食后用连皮姜汤送下。【主治】哮喘。
(2)【◆题库问题◆】:[问答题] 赤石脂禹余粮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久泻、久痢,肠滑不能收摄者。
【◆答案解析◆】:赤石脂禹余粮汤【来源】《伤寒论》【组成】赤石脂30克(碎)禹余粮30克(碎)【用法】上二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功用】收敛固脱,涩肠止泻。【主治】久泻、久痢,肠滑不能收摄者。【禁忌】急性肠炎及痢疾初起不宜使用。
(3)【◆题库问题◆】:[问答题] 人参养胃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头目昏疼,肢体拘急;及饮食伤脾,发为痎疟;或脾胃虚寒,呕逆恶心。
【◆答案解析◆】:人参养胃汤【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组成】半夏(汤洗七次)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苍术(米泔浸一宿,洗,切)各30克藿香叶(洗去土)草果(去皮膜)茯苓(去黑皮)人参各15克甘草(炙)7.5克橘红22.5克【用法】上药嚼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乌梅1个,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头目昏疼,肢体拘急;及饮食伤脾,发为痎疟;或脾胃虚寒,呕逆恶心。
(4)【◆题库问题◆】:[问答题] 牢牙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牙龈肉绽有根,牙疳肿痛,牙齿不长或动摇欲落,牙黄口臭。(牙痛)
【◆答案解析◆】:牢牙散【来源】《兰室秘藏》卷中。【组成】羌活30克草龙胆(酒洗)45克羊胫骨灰(另研,过罗,取极细末)60克升麻120克【用法】上为细末,入羊胫骨灰和匀,卧时掺在牙龈上。【主治】牙龈肉绽有根,牙疳肿痛,牙齿不长或动摇欲落,牙黄口臭。(牙痛)
(5)【◆题库问题◆】:[问答题] 附子丸1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耳聋,出脓疼痛;耵聍塞耳。
【◆答案解析◆】:附子丸1【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一四。【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矾石(熬令汁枯)蓖麻子仁(研)松脂(研)各30克杏仁(去皮、尖、双仁,炒)60克染胭脂15克【用法】上七味,捣研为末,熔黄蜡和拈如枣核大。针穿一孔子令透,塞耳中,日换一次。【主治】耳聋,出脓疼痛;耵聍塞耳。
(6)【◆题库问题◆】:[问答题] 四乌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月水淋漓。
【◆答案解析◆】:四乌汤【来源】《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甘草香附乌药【用法】加姜汁,水煎服。【主治】月水淋漓。
(7)【◆题库问题◆】:[问答题] 银楂芩连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热痢,噤口痢,饮食即吐,不食亦吐。
【◆答案解析◆】:银楂芩连汤【来源】《温热经解》。【组成】银花炭南楂炭各9克青蒿川连酒芩赤砂糖各4.5克【用法】水煎服。【主治】热痢,噤口痢,饮食即吐,不食亦吐。
(8)【◆题库问题◆】:[问答题] 柏艾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鼻衄。
【◆答案解析◆】:柏艾散【来源】《不知医必要》卷二。【组成】生地9克淮山药6克莲仁6克(去心)柏子仁(去净油)丹皮山萸肉各5克泽泻3克(盐水炒)生荷叶1张(干者无效)【用法】上药研末。每次9克,用生艾叶捣汁100毫升冲服。【主治】鼻衄。
(9)【◆题库问题◆】:[问答题] 三建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真气不足,元阳久虚,寒邪攻冲,肢节烦疼,腰背酸痛,自汗厥冷,大便滑泄,小便白浊;中风涎潮,不省人事;伤寒阴证,厥逆脉微。
【◆答案解析◆】:三建汤【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组成】天雄(炮。去皮、脐)附子(炮,去皮、脐)大川乌(炮,去皮、脐)各等分【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5片,煎至24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主治】真气不足,元阳久虚,寒邪攻冲,肢节烦疼,腰背酸痛,自汗厥冷,大便滑泄,小便白浊;中风涎潮,不省人事;伤寒阴证,厥逆脉微。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断红丸1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肠风、痔疾已久,脏腑虚寒,便血不止,面色萎黄,日渐羸瘦。
【◆答案解析◆】:断红丸1【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组成】侧柏叶(微炒黄)川续断(酒浸)鹿茸(燎去毛,醋煮)附子(炮,去皮、脐)黄耆(去芦)阿胶(锉,蛤粉炒成珠)当归(去芦,酒浸)各30克白矾(枯)15克【用法】上为细末,醋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主治】肠风、痔疾已久,脏腑虚寒,便血不止,面色萎黄,日渐羸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