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况不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是()。

  • A+
所属分类:会计考试
(1)【◆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情况不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是()。
A.由于劳务纠纷而造成连续超过3个月的固定资产的建造中断
B.由于资金周转困难而造成连续超过3个月的固定资产的建造中断
C.由于发生安全事故而造成连续超过3个月的固定资产的建造中断
D.由于可预测的气候影响而造成连续超过3个月的固定资产的建造中断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非正常中断通常是由于企业管理决策上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等所导致的中断。D项是可预测的,不属于非正常中断,故不应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2)【◆题库问题◆】:[判断题] 会费收入期末无余额。()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 在会计期末,应当将该科目中“非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当期贷方发生额转入“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将该科目中“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当期贷方发生额转入“限定性净资产”科目。期末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因此,本题表述正确

(3)【◆题库问题◆】:[单选] 企业购入或支付土地出让金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已经用于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的,通常通过()科目核算。
A.固定资产
B.在建工程
C.无形资产
D.长期待摊费用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除特殊情况外,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其成本,仍通过无形资产核算。 综上,本题应选C。

(4)【◆题库问题◆】:[多选] 2014年12月31日,某事业单位财政直接支付指标数与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之间的差额为250 000元。2015年年初,财政部门恢复了该单位的财政直接支付额度。2015年1月15日,该单位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购买一批办公用物资(属于上年预算指标数),支付给供应商80 000元价款,该事业单位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B C

【◆答案解析◆】: 选项A处理错误,选项B处理正确,2015年1月15日使用上年预算指标购买办公用品: 借:存货              80000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80000; 选项C处理正确,2014年12月31日补记指标: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25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250000 选项D处理错误,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下年恢复额度时不做处理。 综上,本题应选BC 【提个醒】本题要求选出“处理正确”的选项

(5)【◆题库问题◆】:[多选] 甲上市公司自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有(  )。
A.发生以前年度已经确认收入的商品销售退回
B.发生企业合并或者处置子公司
C.董事会提出现金股利分配方案
D.发现上年度的差错

【◆参考答案◆】: B C

【◆答案解析◆】:选项A和D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6)【◆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有关应付债券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发行债券时,如果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可以按低于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
B.发行债券时,如果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可以按低于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
C.利息调整应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D.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应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选项B,发行债券时,如果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可以按高于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选项D,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应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

(7)【◆题库问题◆】:[单选] 2015年1月,某企业因技术改造获得政府无偿拨付的专项资金200万元;5月,因技术创新项目收到政府直接拨付的贴息款项80万元;年底,由于重组等原因,经政府批准减免所得税90万元。该企业2015年度获得的政府补助金额为(  )万元。
A.280
B.200
C.290
D.370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政府补助不包含直接减免的所得税,该企业2015年度获得的政府补助金额=200+80=280(万元)。故选A。

(8)【◆题库问题◆】:[单选] 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 0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4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元。
A.86400
B.108 000
C.106 000
D.106 400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年折旧率=2÷5×100%=40%第1年应计提折旧额=1000000×40%=400000(元)第2年应计提折旧额=(1000000-400000)×40%=240000(元)第3年应计提折旧额=(1000000-400000-240000)×40%=144000(元)注意: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所以,第4年、第5年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240000-144000)-4000】÷2=106000(元)

(9)【◆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分别计算甲公司2014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的金额。甲公司2014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为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30万元(系2013年年末应收账款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甲公司2014年度有关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有:   资料一:2014年1月1日,购入一项非专利技术并立即用于生产A产品,成本为200万元,因无法合理预计其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核算。2014年12月31日,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后未发现减值。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税时,对该项无形资产按照10年的期限摊销,有关摊销额允许税前扣除。   资料二:2014年1月1日,按面值购入当日发行的三年期国债1000万元,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偿还面值。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了50万元的利息收入。根据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资料三:201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0000万元,减值测试前坏账准备的余额为200万元,减值测试后补提坏账准备1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   资料四:2014年度,甲公司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007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预计从2015年开始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且未来期间保持不变。假定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

【◆参考答案◆】:甲公司2014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070-20(税法上无形资产摊销金额)-50(国债免税利息收入)+100(补提的坏账准备)=10100(万元)甲公司2014年度应交所得税=10100×15%=1515(万元)

【◆答案解析◆】: 资料一:无形资产2014年末账面价值=200(万元),计税基础=200-200/10=180(万元),产生2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资料二:持有至到期投资2014年末账面价值=计税基础=1000(万元),甲公司确认的50万元利息收入形成永久性差异, 作纳税调减。资料三:应收账款2014年末账面价值=10000-200-100=9700(万元),计税基础=10000(万元),产生3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本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30=45万元。 甲公司2014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070-20(税法上无形资产摊销金额)-50(国债免税利息收入)+100(补提的坏账准备)=10100(万元)甲公司2014年度应交所得税=10100×15%=1515(万元)

(10)【◆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编制2015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并列示计算过程。吉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13年9月26日大庆公司与W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吉祥公司于2014年3月6日向W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 000台,每台售价1.5万元。2013年12月31日吉祥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14000台,单位成本1.41万元。2013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05万元。吉祥公司于2014年3月6日向W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 000台,每台1.5万元。吉祥公司于2014年4月6日销售笔记本电脑10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2万元。货款均已收到。2014年末,笔记本电脑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

【◆参考答案◆】:2015年末由于吉祥公司持有的笔记本电脑数量14 000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10 000台。因此,销售合同约定数量10 000台应以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超过的部分4 000台的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1)有合同部分:  可变现净值=10 000×1.5-10 000×0.05=14 500(万元)  账面成本=10 000×1.41=14 100(万元)成本<可变现净值,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没有合同的部分:  可变现净值=4 000×1.3-4 000×0.05=5 000(万元)  账面成本=4 000×1.41=5 640(万元)可变现净值<成本,发生了减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5 640-5 000=640(万元)  (3)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640   贷:存货跌价准备   640

【◆答案解析◆】: 若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的数量,则超出合同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的市场价为基础计算;未超出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为基础计算。两部分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与其成本进行比较后,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销。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