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题库
【◆参考答案◆】:白朴的《梧桐雨》杂剧主要是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再创造的。但在题材的处理上与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两点不同。第一、白居易笔下的李杨爱情不涉及男女秽事,显得很纯洁;白朴在杂剧中增加了有关李杨宫廷艳史的交待和描写,对这些进行了欣赏性的揭露。唐明皇夺儿媳为妃子和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私情如两个赘瘤,破坏了爱情机体的纯洁,因而这种同情和前边的揭露显得矛盾。这一题材处理上的失误给作品带来致命伤,使全局就总体面言只以文采取胜而缺乏思想的光华。第二、删去了《长恨歌》结尾临邛道士"上穷碧落下黄泉"为唐明皇寻觅太真仙子,太真仙子托道士给唐明皇捎回爱情信物的浪漫主义笔墨,而以唐明皇思念杨贵妃成梦,醒来只听雨打梧桐,更添愁闷结束全剧。对这一题材处理上的变动,作者用整个第四折来完成。在《梧桐雨》第四折中,作者反复渲染唐玄宗思念杨贵妃的迷惘状态,展开了细致的心理描写,使作品在深沉的悲剧气氛中结束。虽然这种心理描写不少地方都表现了李隆基对过去豪华风流,沉湎声色的帝王生活的缅怀,如他哭太真妃遗像时只想到:"虽然是快染能描,画不出沉香亭畔迴鸾舞,花萼楼前上马娇,一段儿妖娆。"(见[滚绣球])另外还有"常记得碧梧桐阴下立,红牙筯手中敲,他笑整缕金衣,舞按霓裳乐。"至于"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细腰,依旧的两般儿点缀上阳宫"更是把肮脏的生活当宝贝来追忆,使人觉得他除了面对爱妃遗像"雨泪嚎咷","泪染龙袍"外,早已不配有什么好希望。但是,第四折的曲辞能把人物的心理刻划和写景,抒情结合起来,辞句清缓,意境苍凉。如唐明皇在梦中同杨贵妃刚得欢会,却被窗外"梧桐雨"惊醒,他感到雨打梧桐叶的声音似"珍珠落";拟"笙歌闹";似"寒泉瀑";似"征鼙操"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构成他的多半生生活的艺术回顾,把眼前景和心中事联系起来,使他感到:"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此时,这位"退君谢位"的迟暮老人,真象一株秋夜风雨中的落叶梧桐,无怪他要叫喊"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以上引文,均见[叼叼令]),[倘秀才]二曲)。这两支曲子,写尽此时此景中的唐明皇悔恨交加,懊恼不已的心境。正因为这种悔恨交加,懊恼不已的心境,又面对想修一座杨妃庙也不能如愿的现实,这个曾经致唐中兴,颇有作为的一代君王更清醒些了。第三折马嵬兵变时闪过的"可知道陈后主遭着杀伐,皆因唱后庭花。"(见[风入松]曲)的忏悔又在他心头荡漾,他终于唱出了一支难得的[滚绣球]:"长生殿那一宵,转迴廊说誓约,不合对梧桐并肩斜靠,尽言词絮絮叨叨。沉香亭那一朝,按裳霓舞六么,红牙筯击成腔调,乱宫商闹闹炒炒(吵吵)。是兀那当时欢会,载排下今日凄凉,厮辏着暗地量度。"唐明皇未能以政治力量庇护长生殿的誓约,也未能因牺牲爱情而保住皇帝的宝座,在权柄和爱情两失的苦闷彷徨中,他不能不想到"今日凄凉"是昔日繁华埋下的恶果,这确实是繁华阅尽后,置身于冷雨孤灯里的警觉心理,这种描写是符合历史的准确性的。尽管作者想用这种悔恨的痛苦来净化前期爱情的目的基本上没有达到;但这样来处理题材及为这种处理服务的成功的心理描写却使爱情的不幸始终贯穿于唐明皇的政治悲剧中。在客观上可以使读者和观众认识到:杨、李爱情的失败是由于政治腐败,而政治的失败又源于荒唐的爱情。这种认识上的客观的效果显然具有积极意义。
(2)【◆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哪部作品是以寓言体形式创作的?()
A.《月牙儿》
B.《骆驼祥子》
C.《断魂枪》
D.《猫城记》
A.《月牙儿》
B.《骆驼祥子》
C.《断魂枪》
D.《猫城记》
【◆参考答案◆】:D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分析吴荪甫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吴荪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其性格的基本特征是似强实弱、外强中干。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吴荪甫性格中强与弱两个方面不断进行搏斗,其发展趋势是前者不断地让位于后者。吴荪甫是中国现代社会出现的"新人"------与旧的封建地主阶级完全不同的民族资产阶级,他在精神上无疑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兄弟。茅盾称他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他有着发展中国独立的民族工业的雄才大略,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刚毅、顽强、果断的铁腕与魄力,更有现代科学管理的经营之才。可惜他生不逢时。他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而且是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帝国主义经济大肆侵入中国的30年代中国社会的民族资本家。他有着种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他自身所具有的封建性使他在包括妻子在内的周围人的关系中经常处于孤立地位;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他在与背后有着帝国主义撑腰的厚颜无耻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斗中,不能不感到自己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这种软弱性投影在他的心灵、性格上,就形成了他本质上软弱的一面,在表面的果决善断背后是他的狐疑惶惑,在充满自信的背后是悲观绝望,在遇事胸有成竹的背后是张皇失措,最后导致了精神上的崩溃。吴荪甫性格的复杂性,主要集中于他包含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内容,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而他的悲剧命运正是说明了: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4)【◆题库问题◆】:[填空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海子为代表的()诗歌,宣告了“()诗”不再先锋,而且引发出十几种诗派组成的、阵容庞杂的后现代主义诗群。
【◆参考答案◆】:新生代;朦胧
(5)【◆题库问题◆】:[填空题] 汪曾祺在大学时期曾经师从()学习小说写作。
【◆参考答案◆】:沈从文
(6)【◆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哪些是臧克家的诗集?()
A.《昨日之歌》
B.《烙印》
C.《运河》
D.《北方》
E.《泥土的歌》
A.《昨日之歌》
B.《烙印》
C.《运河》
D.《北方》
E.《泥土的歌》
【◆参考答案◆】:B, C, E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红楼梦》杰出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红楼梦》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很好的一部中国古典小说。它的艺术成就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严格的现实主义。作者在头一回就说:"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作者是在这种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创作的,对于任何一人一事的描写,既细致入微而又高度概括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面目。鲁迅说它"如实写来,并无讳饰"。生活有多复杂,《红楼梦》就有多复杂,生活有多真实,《红楼梦》就有多真实,甚至它使读者感到它比生活更真实。《红楼梦》的艺术成就还突出地表现在众多人物形象的创造上。它描写的四百多个人物,各有面貌,各有声口,不少人物堪称第一流的艺术典型。作者按照实际生活塑造人物形象,既突出了他们性格的主要特征,也写出了他们性格的复杂性(如宝玉、宝钗、凤姐、贾雨村等都是这类情况)。又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联系中,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刻画人物性格,如凤姐的性格就是在她同贾府内外众多人物的关系中显示出来的。作者在塑造人物时还善于通过人物的强烈对比、相互映衬,来突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思想倾向不同的,如黛玉和宝钗、晴雯和袭人;思想倾向相似的,如宝钗与袭人、黛玉与晴雯等。再是通过大场面、大事件,把人物安置在生活冲突的漩涡里,用人物自己的言行表现他们的性格。如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等事件中一些人物的表现。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描写人物心理,以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也是《红楼梦》写人物的一大特点。如第三十二回对黛玉内心活动的描写,是直接剖析人物心理;第八回对黛玉妒态的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其心理;第八回对宝钗和莺儿认通灵的描写,是以空灵活脱的手法揭示隐藏在人物和心灵深处的奥秘,等等。作者还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以洗练的笔墨来描摹人物的神态,如第二十七回黛玉感伤神态,第二十八回对凤姐饭后神态的描写等都是典型的例子。作者还善于创造种种意境,以烘托人物的性格和气质,如黛玉、湘云凹晶馆月夜联诗的描写和黛玉的潇湘馆、宝钗的蘅芜院、深秋的秋爽斋等生活环境的描写等等。《红楼梦》的诗词,大都具有个性特色,有助于体现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些表现人物的手法,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红楼梦》继承并发展了我国文学语言的优良传统,在古典小说中,它的语言成就是最高的,其语言风格的基本特色是:平淡而又含蓄,简洁而又深细,通俗而又典雅,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和很强的表现力。它的叙述语言精炼。质朴。人物对话生动多样,以声传神,具有鲜明的个性,说从说话中可以听出说者是什么人来。《红楼梦》的细节描写非常出色。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直接选取和提炼细节,并赋予这些细节以深刻的思想意义。其细节描写的特点是:符合"事体情理":充满美学内容;包含着作者炽烈的感情。《红楼梦》匠心独运、严谨缜密的宏伟的艺术结构,也是艺术上的一大成就。
(8)【◆题库问题◆】:[单选] 《桃花灿烂》的作者是()。
A.池莉
B.刘震云
C.王安忆
A.池莉
B.刘震云
C.王安忆
【◆参考答案◆】:B
(9)【◆题库问题◆】:[填空题] 1962年,西戎的短篇小说《》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论。
【◆参考答案◆】:《赖大嫂》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析《春风沉醉的晚上》的抒情特色。
【◆参考答案◆】:《春风沉醉的晚上》与郁达夫早期的其他小说相比,明显增强了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也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写实力度,但它依然保持了郁达大小说所特有的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特色。作品的视角突出了抒情主人公"我"的主观感受,以"我"的眼光、感觉来表现社会的严酷和人情的冷暖,通过"我"的对比来刻画烟厂女工陈二妹的形象,而"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作者自身的投影,因此整个作品在写实的同时伴随着作者主观感情的抒发。作品在艺术结构上虽然趋于完整,但仍然起伏看作者情绪的强烈波动,作品中穿插了许多情绪性的议论,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抒情气氛。作品情感浓重的话语词汇,在表现人物生活遭际和内心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有力的感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