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书出版而成为文化批评关注焦点之一的问题是()

  • A+
(1)【◆题库问题◆】:[单选]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书出版而成为文化批评关注焦点之一的问题是()
A.文化霸权
B.大众传媒
C.大众文化
D.文化工业

【◆参考答案◆】:B

(2)【◆题库问题◆】:[单选] 提出小说理论“熏、浸、刺、提”说的清代或近代文论家是()。
A.近代的王国维
B.近代的梁启超
C.清代的李渔
D.清代的金圣叹

【◆参考答案◆】:B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如何理解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这一论断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陆机把当时最重要的文体——诗歌的审美特征概括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地肯定了建安以来诗歌向抒情化发展的方向,比曹丕"诗赋欲丽"的提法更进了一步,更成为千古名言。陆机只讲抒情不讲言志,实际上是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到"止乎礼义"的束缚的巨大作用,它使得诗歌突破了经学的控制,使得诗歌真正回到了它本来的审美面貌,使得诗真正为诗,文学真正为文学。尽管有少数封建正统文人对这一理论命题颇有微词,但是绝大多数诗人和文论家都认同这一深刻而又精辟的著名诗学命题。"绮靡"并非"淫艳"、"侈丽"之意,而是指"精妙之言",是没有贬义的。刘勰《文心雕龙》讲"《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以及西晋文学"结藻清英,流韵绮靡"等,都没有贬斥含义。可以说陆机重视语言表达的形式问题,儒家只说文辞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可是陆机第一个明确提出形式的重要性,这一首创对于整个六朝文学重视语言艺术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

【◆参考答案◆】:就是运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文学作品的内在秩序和结构模式的研究。

(5)【◆题库问题◆】:[填空题]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和()。

【◆参考答案◆】:声律论;四声八病之说

(6)【◆题库问题◆】:[多选] 我国晚清学者王国维认为,诗的意境可区分为以下几类()
A.雄浑之境
B.冲淡之境
C.有我之境
D.无我之境
E.古朴之境

【◆参考答案◆】:C, D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肌理说”

【◆参考答案◆】:翁方纲的肌理说是一个以学问为本、通法于变,而一概求诸古人的诗学体系。"肌理"二字取自杜甫。所谓肌理,肌是比附,重点在理。翁所说的"理"是义理与文理的统一,包括伦理道德、历史掌故、音韵、训诂、修辞等,与后来的桐城派所倡导的考据义理文章合一的说法非常近似,表现出肌理说更注重学问、考证、辞采的倾向,正是当时乾嘉实证学风的文学反响,代表了当时朴学派的说诗观点,形成"学人之诗",其流一直持续到近代。肌理说,中国清代翁方纲提出的诗论主张。肌理本来是指肌肉的纹理。翁方纲借用肌理论诗,理是指义理和文理,肌理是指儒家的经术和学问,有时也兼指文理。他把儒家经籍和学问看作诗歌的根本。要求作诗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入诗,是清代大力提倡经学和乾嘉学派盛行下的产物。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是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与修正。他用肌理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目的在于使复古诗论重振旗鼓,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

(8)【◆题库问题◆】:[填空题] 刘勰的思想和《文心雕龙》的思想都以()为主,但也受到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

【◆参考答案◆】:儒家思想

(9)【◆题库问题◆】:[单选] 提出诗文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著名口号的是公安派中的()。
A.袁宏道
B.袁宗道
C.李贽
D.袁中道

【◆参考答案◆】:A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歌品评的专著是钟嵘的《()》。

【◆参考答案◆】:诗品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