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了分封制具有浓厚的()

  • A+
(1)【◆题库问题◆】:[单选]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了分封制具有浓厚的()
A.宗教色彩
B.宗族色彩
C.神权色彩
D.皇权色彩

【◆参考答案◆】:B

(2)【◆题库问题◆】:[单选] 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军机处”格局中,军机处独掌大权始于()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参考答案◆】:D

(3)【◆题库问题◆】:[单选] 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评论道:“内容思想之博大精深,录事之求实考信,通古今之变,兼收并蓄,拾遗补缺,而成为学史、研史者不可不读之书;叉以其考评前世之兴衰得失,通鉴于后人,有资于治国,而成为领导国家者不可不读之书,普通大众不可不读之书。”这“书”指的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儒林外史》
D.《四库全书》

【◆参考答案◆】:B

(4)【◆题库问题◆】:[单选] 《东晋门阀政治》的作者是:()
A.田余庆
B.周一良
C.毛汉光
D.唐长孺

【◆参考答案◆】:A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隋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原因有:(1)隋炀帝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大修离宫别馆,寻欢作乐;四处巡游,挥霍浪费;夸耀国富,铺张浪费。(2)征发徭役,大兴土木,兴修许多规模巨大的工程,劳民伤财,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3)好大喜功,劳师远征,三次派兵远征高丽,先后动用人力数百万,征调财物无数,使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逼使人民走上反抗的道路。

(6)【◆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对楚汉争霸时期人物的描写不正确的是:()
A.刘邦,公元前256-195年,汉朝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
B.项羽,公元前232-202年,名籍,号西楚霸王,秦末起义军领袖。
C.刘邦起义一开始投奔的是范增。
D.项梁,公元前208年,楚国贵族后代,项羽叔父,秦末起义军领袖。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政事堂

【◆参考答案◆】:
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亦为宰相。弘道元年(683)十二月,中宗即位,裴炎由侍中迁中书令,遂奏请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表明中枢决策重心已由执掌封驳之权的门下省转至草拟诏书的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同时,又创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政事堂正厅之后,分理众务,所设吏员,地位至重。在政事堂(中书门下)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笔",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当的职权。唐前期为专人,肃宗以后改为轮代,以防秉笔宰相借执政事笔之权,独揽大权之弊

(8)【◆题库问题◆】:[判断题] 都城的建设选址与统治集团的活动范围、势力地区没有关系。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9)【◆题库问题◆】:[判断题] 商朝人宗教信奉的氛围比较淡薄。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隋末农民战争首先爆发于山东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山东地区是征伐高丽的供应基地,承担着繁重的兵役与转输任务。
根据王篯先生的研究认为:反隋的义军之所以在山东爆发,首先是因为山东地区是征伐高丽的供应基地,这里的人民除应征充当士兵外,还担负着最为繁重的运输粮草的任务。隋炀帝征高丽用兵100万,转输的民夫,也当在100万以上。这些民工大多是山东地区的农民。
(2)山东地区遭遇罕见的水灾。
其次,就在炀帝准备进攻高丽的时候,黄河下游地区遭遇了极为罕见的严重水灾。《隋书·炀帝纪》云:"(大业七年)秋,大水,山东、河南漂没三十余郡,民相卖为奴婢。"总之,这是一次遍及山东全境的大水灾。在这样深重的灾难下,政府非但不慰问灾情,反而向他们征兵、征物,所以他们再也无法存活下去了,只能起兵造反了。例如山东人孙安祖,家里被水漂了,妻子、孩子都饿死了,他自己还被选为"征辽的战士"。按照府兵制的规定,府兵需要自带衣粮,孙安祖出不起这笔钱,便请求县令免去他的兵役,结果被鞭打了一顿,后来被迫起义反隋了。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