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IT认证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略
(2)【◆题库问题◆】:[单选] 只有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C.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
D.国际奥委会、亚太经合组织
A.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C.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
D.国际奥委会、亚太经合组织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现有194个会员国。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亚太经合组织非主权国家也可以参加。故本题答案选B。
(3)【◆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真正进人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延续。
B.一个作家如果生活基础坚实,善于观察分析,就能发现生活中的主流而不被支流所迷惑。
C.他深深热爱足球事业,伤病刚刚恢复,就立即回到绿茵场上,投入到备战世界杯预选赛的训练中。
D.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电脑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A.真正进人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延续。
B.一个作家如果生活基础坚实,善于观察分析,就能发现生活中的主流而不被支流所迷惑。
C.他深深热爱足球事业,伤病刚刚恢复,就立即回到绿茵场上,投入到备战世界杯预选赛的训练中。
D.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电脑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C项“伤病刚刚恢复”逻辑错误,“恢复”的主语是“他”,不是“伤病”。应该说他“刚刚从伤病中恢复”。
(4)【◆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复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政复议既可以采取书面申请,也可以采取口头申请的方式
B.行政复议申请人应当在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申请
C.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三日内审查申请并作出决定
D.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的制度
A.行政复议既可以采取书面申请,也可以采取口头申请的方式
B.行政复议申请人应当在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申请
C.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三日内审查申请并作出决定
D.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的制度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答案】C。解析: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申请并作出决定。故本题答案选C。
(5)【◆题库问题◆】:[单选] 上课:起立:问好
A.见面:打招呼:握手
B.考试:进场:发卷
C.图书:校对:印刷
D.上班:考勤:签到
A.见面:打招呼:握手
B.考试:进场:发卷
C.图书:校对:印刷
D.上班:考勤:签到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正式开始上课之前,学生先起立向老师问好。正式开始考试之前,考生先进场,考官给考生发卷。A项打招呼、握手都是见面时问好的形式之一,见面不一定既打招呼又握手。C项图书出版之前要先进行校对、印刷,图书是名词,而题干中的“上课”是动词。D项上班时签到只是考勤的一种形式。
(6)【◆题库问题◆】:[单选] 标题:正文
A.注释:引文
B.窗框:玻璃
C.结构:内容
D.领队:队员
A.注释:引文
B.窗框:玻璃
C.结构:内容
D.领队:队员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答案】A。解析:标题和正文都是文章的组成部分,标题揭示正文的主旨;注释和引文同样是文章的组成部分,注释揭示引文的出处。
(7)【◆题库问题◆】:[单选] 一副扑克牌除大小王之外有52张,从中取三张,使得三张点数之和为26,且第三张点数不小于前两张点数之和。若A=1点,B=2点,……,J=11点,Q=12点,K=13点,点数相同花色不同为不同取法,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取法?
A.12
B.144
C.169
D.768
A.12
B.144
C.169
D.768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三张的点数不小于前两张点数之和,则第三张点数大于等于26+2=13。因为点数最大为l3,所以第三张只能选K,有4种花色可选。第一张可为1—12点,有4种花色可选,故有l2x4=48种取法。第二张的点数由第一张决定,有4种花色可选。则一共有48x4x4=768种取法。
(8)【◆题库问题◆】:[单选] 甲乙两辆车从A地驶往90公里以外的B地,两车的速度比为5:6。甲车于上午10点半出发,乙车于10点40分出发,最终乙车比甲车早2分钟到达B地,问两辆车的时速相差多少千米/小时?
A.10
B.12
C.12.5
D.15
A.10
B.12
C.12.5
D.15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15 解析:根据题意,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5:6,因此两车从A到B所用的时间比为6:5,乙比甲晚出发10分钟,且比甲早2分钟到达,因此全程乙比甲快了12分钟,即一个时间份数为12分钟,因此全程乙用时12×5=60分钟,即乙的速度为90公里/小时,甲的速度为90×=75公里/小时,因此两车速度之差为15公里/小时。
(9)【◆题库问题◆】:[单选] 从长期来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是( )。
A.递增
B.递减
C.不变
D.消费的绝对数量减少
A.递增
B.递减
C.不变
D.消费的绝对数量减少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凯恩斯认为,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边际消费倾向将变得越来越小,这是因为人们的收入越多,其所花钱的绝对额虽然有所增加,但却是以递减的比率增加,因此消费倾向应该是递减的,而储蓄则是递增的。故本题选B。
(10)【◆题库问题◆】:[单选] 我们对于新疆的理解.只是一些__________的印象.一些__________的知识片段,虽然可能印象深刻.但却无法形成完整而深入的理解。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零乱 只言片语
B.模糊 支离破碎
C.片面 残缺不全
D.粗浅 一鳞半爪
A.零乱 只言片语
B.模糊 支离破碎
C.片面 残缺不全
D.粗浅 一鳞半爪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先看第二空,“只言片语”指很少的话.不能用来修饰“知识片段”,排除A。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后文的“完整而深入”相对应。“片面”只能对应“完整”.“模糊”只能对应“深入”.只有“粗浅”能与二者同时对应。本题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