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初期不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

  • A+
(1)【◆题库问题◆】:[判断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初期不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双倍余额递减法初期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而是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2)【◆题库问题◆】:[判断题] 会计凭证是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有关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3)【◆题库问题◆】:[单选] 净利润是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扣除()后的净额。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所得税费用
D.财务费用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净利润的计算公式。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因此,净利润是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

(4)【◆题库问题◆】:[多选] 2012年3月31日,某公司有关账户期末余额及相关经济业务如下:本月实现营业收入2000000元,营业成本为1500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为240000元,期间费用为100000元,营业外收入20000元,适用所得税税率25%。公司2012年3月“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本期金额”栏的金额分别是()元。
A.160000
B.180000
C.120000
D.135000

【◆参考答案◆】:A, B, D

【◆答案解析◆】:营业利润=2000000-1500000-240000-100000=160000(元),利润总额=2000000-1500000-240000-100000+20000=180000(元);净利润=180000×(1-25%)=135000(元)。

(5)【◆题库问题◆】:[判断题] 职工薪酬中的“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但不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考点是职工薪酬的核算。职工薪酬中的"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

(6)【◆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属于职工薪酬核算内容的有()。
A.职工福利费
B.住房公积金
C.职工工资
D.非货币性福利

【◆参考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职工薪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以及其他职工薪酬。故答案为ABCD。

(7)【◆题库问题◆】:[单选] ()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A.会计要素
B.会计账户
C.会计科目
D.会计主体

【◆参考答案◆】:A

(8)【◆题库问题◆】:[单选] 企业期初短期借款余额为100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70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90000元,则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元。
A.80000
B.100000
C.60000
D.120000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短期借款属于负债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账户余额记录在贷方。所以,短期借款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100000+90000-70000=120000(元)。

(9)【◆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有()。
A.销售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制造费用

【◆参考答案◆】:A, B, C

【◆答案解析◆】: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不能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所以答案为ABC。

(10)【◆题库问题◆】:[判断题] 会计科目的名称就是账户的名称。()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