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某公交线路从起点到终点共25个站点,每天早上6点分别从起点和终点同时开出首班车,晚上10点开末班车,每辆车发车间隔10分钟,假设每辆车从一个站到下一个站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则该线路至少需要配备( )辆车。
A.24
B.13
C.12
D.26
A.24
B.13
C.12
D.26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每辆车需要行驶(25-1)×5=120分钟。由于每班车发车间隔是10分钟,那么需要120÷10=12辆,由于是两侧同时发车行驶,那么一共需要12×2=24辆车。
(2)【◆题库问题◆】:[单选] 很多时候,政策及政策建议的基础不过是主观的信念。所以,究竟是需求管理政策更好,还是供给刺激政策更好,不大容易判断。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好”是指什么?是从多长的时间尺度考虑的?凯恩斯当年为自己的政策建议辩护时说过一句名言:“我们迟早都是要死的”。这话引人深思。 对本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社会科学领域中本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真理
B.政策的好坏不过是主观的信念
C.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刺激政策的好坏没有定论
D.社会管理政策应该因时、因事而定
A.社会科学领域中本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真理
B.政策的好坏不过是主观的信念
C.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刺激政策的好坏没有定论
D.社会管理政策应该因时、因事而定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题干说的是政策及政策建议的基础是主观的信念,而非“政策的好坏”,B项偷换概念,排除。原文说的是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刺激政策哪个更好不容易判断,而非这两项政策的好坏没有定论,C项错误排除。文段并未指出应该如何制定社会管理政策,D项为无关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3)【◆题库问题◆】:[单选] 餐馆:厨师:菜肴
A.酒吧:乐队:音乐
B.体育馆:运动员:网球
C.商场:顾客:衣服
D.工地:工人:建筑
A.酒吧:乐队:音乐
B.体育馆:运动员:网球
C.商场:顾客:衣服
D.工地:工人:建筑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答案】A。解析:厨师在餐馆烹饪菜肴;乐队在洒吧演奏音乐。厨师是菜肴的提供者,C项不符合;D项在工地不能看到完整的建筑.
(4)【◆题库问题◆】:[单选] 五年级一班的张老师在一次数学课上出了两道题,规定每道题做对得2分,没做得1分,做错得0分。张老师说:可以肯定全班同学中至少有6名学生各题的得分都相同。那要保证这种情况,这个班至少有多少人?( )
A.24
B.36
C.46
D.58
A.24
B.36
C.46
D.58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由“至少有6名学生各题的得分都相同”看出,应该以各题得分情况为抽屉,学生为物品。得分情况有3×3=9种,即有9个抽屉。本题转化为:已知9个抽屉中至少有一个抽屉至少有6件物品,得到至少有9x(6-1)+1=46人。
(5)【◆题库问题◆】:[单选] 在中国,所有公民都在宪法的保护下,相反,在穷人得不到充分保护的资源语境下奢谈“保护富人”是相当危险而诡异的——它很可能对“贫富关系”造成舆情上的断裂与伤害。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市场经济的舞台上,以企业家为代表的“富人”群体的逐利本性与穷人的挣扎生存相比,似乎更值得我们警惕。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表达的观点是( )。
A.奢谈保护富人是不对的
B.保护穷人利益是根本
C.要遏制为富不仁的现象
D.要在公平的前提下讨论贫富问题
A.奢谈保护富人是不对的
B.保护穷人利益是根本
C.要遏制为富不仁的现象
D.要在公平的前提下讨论贫富问题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文段第一句指出所有公民都受到宪法保护,紧跟着说明如果穷人还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就谈保护富人的危害,破折号后是对危害的具体解释。故A项正确。
(6)【◆题库问题◆】:[单选] 情报专家巴克斯特在给花草浇水时,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________的念头,也许是经常与间谍、情报打交道的缘故,他竟________地把测试仪器的电极绑到一株天南星植物的叶片上。结果他惊奇地发现,当水从根部徐徐上升时,测试仪上显示出的曲线图形居然与人在激动时测到的曲线图形很相似。
A.古怪异想天开
B.奇怪突发奇想
C.怪异浮想联翩
D.奇特心血来潮
A.古怪异想天开
B.奇怪突发奇想
C.怪异浮想联翩
D.奇特心血来潮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以第二空为切入点进行排除。“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与前文的“一个……念头”矛盾,排除C项。“心血来潮”形容心中突然产生某种念头,与前文“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念头”表述重复,排除D项。“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突发奇想”形容突然想出一个非常奇怪的想法或突然想做某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二者的含义有相似之处,但是“异想天开”明显程度更深。测谎仪器是给人使用的,而巴克斯特竟然将它使用在植物的叶片上,常人看来这种行为是非常荒唐、无法理解的。因此第二空填入“异想天开”更为恰当。再看第一空,“古怪”和“奇怪”是近义词,“古怪”的程度要比“奇怪”深,故本题选A。
(7)【◆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一脉相承,像繁体字、隶书等,现在大家都认识,就是因为传承没有中断。德国曾有一位很有钱的老太太,她在临死的时候要把钱捐给中国,理由是什么?就是因为她认为。世界上只有中国坚持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没有中断。如果说中国是一个有特色的国家.这种特色就是继承。对于书法,尤其是要讲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书法。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这段话标题的是:
A.中国书法文化的继承
B.传承永不中断
C.中国的特色——继承
D.传统文化需要继承
A.中国书法文化的继承
B.传承永不中断
C.中国的特色——继承
D.传统文化需要继承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传承,并以德国老太太的故事加以印证.然后以“尤其”引出书法继承的问题,强调没有继承就没有书法。文段围绕“中国”这一特定主体展开。首先排除脱离这一主体的B.D项。A.C项相比,C项的表述过于笼统,未突出末句“尤其”后作者强调的书法继承的内容.故本题选A。
(8)【◆题库问题◆】:[单选] 甲地区禽流感爆发,为了遏制疫情的扩散,省政府决定对该地区的禽类产品实施贸易禁运。若要使这一计划成功,必须保证整个省内各市县的行政协调以及维持阻止禽类产品进入或离开该地区的能力。若要实施禁运,对甲地区的港口实行完全的货品检查是有必要的。但这样的检查可能导致其他市县对禁运计划的行政不协调。 以上的观点如果正确,最有力地支持了下面哪个观点?( )
A.在检查行动中各市县意见的不一致可能有利于甲地区贸易禁运的实施
B.只要各市县的行政协调一致,甲地区的贸易禁运就能成功
C.对甲地区的港口实施货品检查可以保证没有禽类产晶进入或离开甲地区
D.任何针对甲地区的禽类产品禁运都可能在某个时刻失败
A.在检查行动中各市县意见的不一致可能有利于甲地区贸易禁运的实施
B.只要各市县的行政协调一致,甲地区的贸易禁运就能成功
C.对甲地区的港口实施货品检查可以保证没有禽类产晶进入或离开甲地区
D.任何针对甲地区的禽类产品禁运都可能在某个时刻失败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1)贸易禁运一各市县行政协调且有能力阻止禽类产品进入或离开。(2)实施贸易禁运一对港口实行完全的货品检查。(3)货品检查可能导致行政不协调。A项,检查时各市县意见不一致,即各市县行政不协调,根据(1),否定后件必然否定前件,因此不利于贸易禁运,故A项无法推出。B项,(1)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不能推出肯定前件,故B项无法推出。同理,C项也无法推出。D项,由(1)(2)可知,各市县行政协调和对港口实行完全的货品检查是贸易禁运成功的必要条件,而由(3)可知,二者可能无法同时实现,故禽类产品禁运可能在某个时刻失败。本题选D。
(9)【◆题库问题◆】:[单选]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严谨、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①“快”似乎成了一种躲避不开的生活潮流,“快”也许是每个中国人对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②究其原因,与我们快速发展的生活节奏不无关系③从容作为一种悠然、宽缓的生活态度,已然成为一种稀缺的东西且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④中国速度催生了我们生活的快节奏,我们在有意无意间做着压缩时间的工作
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分析可知,②是对③的具体解释,故两句应紧密相连,顺序为③②,排除A.D。②的末尾提到了生活节奏,④的开头也提到了生活的快节奏,故顺序为②④,排除B。故本题答案为C。
(10)【◆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名句中,哪一项出自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的作者陶渊明不属于唐代,因此可先将此项排除。其余三项,A项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而王维正是山水诗的代表人物;B项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而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C项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他也是一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