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施工员题库
【◆参考答案◆】:积热闭结,小水不利,或致腰腹下部极痛;或湿热下痢,黄疸溺血,邪热蓄血,腹痛淋闭。
【◆答案解析◆】:大分清饮【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组成】茯苓泽泻木通各6克猪苓栀子(或倍之)枳壳车前子各3克【用法】用水300毫升,煎取240毫升,空腹时温服。【主治】积热闭结,小水不利,或致腰腹下部极痛;或湿热下痢,黄疸溺血,邪热蓄血,腹痛淋闭。【加减】内热甚者,加黄芩、黄柏,草龙胆;大便坚硬胀满者,加大黄6~9克;黄疸小水不利,热甚者,加茵陈6克;邪热蓄血,腹痛者,加红花、青皮各4.5克。
(2)【◆题库问题◆】:[问答题] 木香枳术丸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食积气滞,胸闷腹胀,饮食乏味。理气化滞,开胃进食。
【◆答案解析◆】:木香枳术丸【来源】《内外伤辨》卷下。【组成】木香枳实(麸炒,去瓤)各30克白术60克【用法】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功用】理气化滞,开胃进食。【主治】食积气滞,胸闷腹胀,饮食乏味。
(3)【◆题库问题◆】:[问答题] 丁香煮散1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脾脏伏冷,胃脘受寒,胸膈痞闷,心腹刺痛,痰逆恶心,咳嗽中满,脏腑虚滑,饮食减少,翻胃吐逆,四肢逆冷。
【◆答案解析◆】:丁香煮散1【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组成】丁香(不见火)红豆(去皮)青皮(去白)甘草(炙)川乌(炮,去皮、脐)陈皮(去白)干姜(炮)良姜(炮、去芦头)各120克益智(去皮)165克胡椒60克【用法】上药锉为粗散。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盐1捻,煎至10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滓再煎。病退即止。【主治】脾脏伏冷,胃脘受寒,胸膈痞闷,心腹刺痛,痰逆恶心,咳嗽中满,脏腑虚滑,饮食减少,翻胃吐逆,四肢逆冷。
(4)【◆题库问题◆】:[问答题] 参苓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睡中汗出。
【◆答案解析◆】:参苓散【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三。【组成】人参酸枣仁白茯苓各等分【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主治】睡中汗出。
(5)【◆题库问题◆】:[问答题] 化毒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杨梅疮。
【◆答案解析◆】:化毒散【来源】《医学入门》卷八。【组成】生大黄30克穿山甲15克(虚者9克)僵蚕9克蜈蚣1条归尾15克【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酒调,日二服。【主治】杨梅疮。
(6)【◆题库问题◆】:[问答题] 泽肤膏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皮肤枯燥如鱼鳞;肺燥咳嗽。滋阴养血,润肺止嗽。
【◆答案解析◆】:泽肤膏【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八。【组成】牛骨髓真酥油各等分【用法】上药二味,合炼一处,以净瓷器贮之。每次3匙,空腹时用热酒或蜜汤调服。【功用】滋阴养血,润肺止嗽。【主治】皮肤枯燥如鱼鳞;肺燥咳嗽。
(7)【◆题库问题◆】:[问答题] 当归补血加葱白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产后无乳。(下乳)
【◆答案解析◆】:当归补血加葱白汤【来源】《济阴纲目》卷十四。【组成】当归6克黄耆30克葱白10根【用法】上药锉碎。水煎服。【主治】产后无乳。(下乳)
(8)【◆题库问题◆】:[问答题] 内托黄耆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脏毒已成,红色光亮,宜服此药溃脓。
【◆答案解析◆】:内托黄耆散【来源】《外科正宗》卷三。【组成】川芎当归陈皮白术黄耆白芍穿山甲角针各3克槟榔0.9克【用法】用水400毫升,煎取300毫升,空腹时服。【主治】脏毒已成,红色光亮,宜服此药溃脓。
(9)【◆题库问题◆】:[问答题] 膈气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寒气痞塞胸脯,胁肋刺痛,短气烦闷,或呕恶,饮食不下,苔白润。
【◆答案解析◆】:膈气散【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组成】肉豆蔻仁木香干姜厚朴(去粗皮,生婪汁制炒)青皮(去白)甘草(爁)各150克三棱(炮)益智仁莪术(炮)肉桂(去粗皮)陈皮(去瓤)槟榔枳壳(去瓤,麸炒)各300克【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2片,枣半个,同煎至100毫升,和滓热服。【主治】寒气痞塞胸脯,胁肋刺痛,短气烦闷,或呕恶,饮食不下,苔白润。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加味地黄丸2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肾气膀胱俱虚,冷气乘之,不能约制,遗尿不禁,或睡中自出者。补肾助阳,固摄止遗。
【◆答案解析◆】:加味地黄丸2【来源】《寿世保元》卷六。【组成】怀生地黄(酒蒸)120克怀山药60克牡丹皮45克白茯苓30克山茱萸(酒蒸,去核)破故纸(炒)各60克益智仁30克人参30克肉桂1.5克【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功用】补肾助阳,固摄止遗。【主治】肾气膀胱俱虚,冷气乘之,不能约制,遗尿不禁,或睡中自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