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两超市分别用3000元购进草莓。甲超市将草莓按大小分类包装销售,其中大草莓400千克,以高于进价1倍的价格销售,剩下的小草莓以高于进价10%的价格销售。乙超市按甲超市大、小两种草莓售价的平均值定价直接销售。两超市将草莓全部售完,其中甲超市获利2100元(不计其他成本),则乙超市获利多少元()
A.1950元
B.1800元
C.1650元
D.1500元
A.1950元
B.1800元
C.1650元
D.1500元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设甲超市草莓进价为x元/千克,其中小草莓进了y千克,根据甲超市草莓进价和利润列方程组:,解得x=5,y=200。则甲超市草莓进价为5元/千克,大草莓利润为5×1=5(元/千克),小草莓利润为5×0.1=0.5(元/千克)。乙超市草莓定价是甲超市大、小两种草莓定价的平均值,则每千克草莓的利润也是甲超市大、小两种草莓每千克利润的平均值。因此,乙超市获利(5+0.5)÷2×(200+400)=1650(元),C项正确。
(2)【◆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丽娘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与上述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
B.《西厢记》—《桃花扇》—《汉宫秋》—《牡丹亭》
C.《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
D.《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
A.《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
B.《西厢记》—《桃花扇》—《汉宫秋》—《牡丹亭》
C.《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
D.《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王昭君是马致远《汉宫秋》中的人物,李香君是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人物,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而崔莺莺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人物。
(3)【◆题库问题◆】:[单选] 2012年,欧洲各国入境游客量占欧洲入境游客总量比例超过11%的国家有: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城镇居民19.33亿人次。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6%。2012年全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比上年增长0.3%,其中,亚洲市场入境人数1664.88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入境外国游客人数的61.2%;欧洲市场入境人数592.16万人次,增长0.2%;美洲市场入境人数317.95万人次,减少0.7%;大洋洲市场入境人数91.49万人次,增长6.5%;非洲市场入境人数52.49万人次,增长7.4%。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问“2012年超过欧洲入境游客总量比例的11%”确定本题为现期比重比较问题。根据表格材料可得欧洲(592.16万人次)国家包括:俄罗斯(242.62万人次)、英国(61.84万人次)、德国(65.96万人次)、意大利(25.2万人次)和法国(52.48万人次)五个。比例超过欧洲入境总人数11%的国家,即人数应超过592.16×11%=59.2+5.92≈65.12万人次,只有俄罗斯(242.62万人次)和德国(65.96万人次)2个国家超过。故正确答案为B。
(4)【◆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推出的是:2012年末,中国 大陆总人口1354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死亡人口966万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395万人,同比增加327万人,女性人口 66009万人,同比增加342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71182万人,同比增加2103万人;乡村人口64222万人,同比减少1434万人。201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8万人,乡村就业人员39602万人。2012年末,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22287万人,占总人口的16.5%;15~6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占总人口的69.2%;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
A.2012年城镇男性人口数量大于城镇女性人口数量
B.2012年本地农民工的增加量小于外出农民工的增加量
C.在不存在人口跨境流动的前提下,2026年中国大陆人口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数最多比2012年多22287万人
D.2012年乡村人口转移进城市变成城镇人口的数量最多不超过1434万人
A.2012年城镇男性人口数量大于城镇女性人口数量
B.2012年本地农民工的增加量小于外出农民工的增加量
C.在不存在人口跨境流动的前提下,2026年中国大陆人口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数最多比2012年多22287万人
D.2012年乡村人口转移进城市变成城镇人口的数量最多不超过1434万人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选项,相关数据未在材料中体现,故本说法不对;B选项,增长量比较只需比较“基期量×增长率”即可,明显前者大于后者,故本说法不对;C选项,该选项设置了一个转化点,2026年相对2012年过了14年,其中1-14岁的区间转化为15-59岁的区间,这部分应等于0-14岁区间的22287万人,结合45-59岁区间转化为60岁以上区间,则总增加量必少于22287万人,该说法正确;D选项,此时没有考虑出生和死亡人数,如果乡村人口中出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则转移为城镇人口 应多于 净减少人口1434万人,故该说法不对。综上所述,可知答案为C。
(5)【◆题库问题◆】:[单选] 对于个体和一个国家来说,人的生存是首先要解决的头等大事,虽然环境保护已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和关注,但比起解决“吃饭”问题,始终要屈居第二的。这也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多重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的原因,并非看不到教训,而是谋求发展的艰巨任务使得各国不得不走捷径,优先选择煤炭这种低廉可靠、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还能促进就业的发展型能源。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
A.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
B.发展中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先污染后治理
C.解决温饱问题比保护环境更重要
D.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忽略了环境保护
A.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
B.发展中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先污染后治理
C.解决温饱问题比保护环境更重要
D.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忽略了环境保护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文段的第一句话是主旨句,重在“但是”之后的内容。因此应该选B。
(6)【◆题库问题◆】:[单选] 相较于2011年,2012年的乡村就业人员2012年末,中国 大陆总人口1354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死亡人口966万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395万人,同比增加327万人,女性人口 66009万人,同比增加342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71182万人,同比增加2103万人;乡村人口64222万人,同比减少1434万人。201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8万人,乡村就业人员39602万人。2012年末,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22287万人,占总人口的16.5%;15~6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占总人口的69.2%;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
A.增加904万人
B.减少904万人
C.增加1472万人
D.减少1472万人
A.增加904万人
B.减少904万人
C.增加1472万人
D.减少1472万人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2012年全国就业人员比2011年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增加了1188万人,所以乡村就业人员减少“1188-284=904万”人。故答案为B。
(7)【◆题库问题◆】:[单选] 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依患者个人情况选择药品种类、严格要求第一次用药的剂量与浓度并在随后的药物使用频率、药物配比方面都遵行严格的规定的话,尽管不能完全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也应该能控制耐药状况的泛滥和恶化。作者对使用抗菌药物后是否会出现耐药状况的看法是:
A.不可避免
B.未置可否
C.可以控制
D.无法确定
A.不可避免
B.未置可否
C.可以控制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态度理解题。根据“尽管……也”关联词引导的转折关系可知后半句“应该能控制耐药状况的泛滥和恶化”是作者的观点,可以推出作者认为使用抗菌药物后耐药状况是可以控制的。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A项是干扰项,产生耐药状况确实是不可避免,但文段“尽管……也……”的重点是“也”之后的内容,且前文提到的“依患者……遵行严格的规定”这些条件,都是为了强调如果遵守这些条件就可能控制抗药性,故不选;B项“未置可否”的意思是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对于耐药状况这种客观现象不存在作者同不同意的问题;D项“无法确定”不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C。
(8)【◆题库问题◆】:[单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______,都离不开______、______的艰苦奋斗。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一蹴而就,百废待兴,不屈不挠
B.唾手可得,筚路蓝缕,手胼足胝
C.易如反掌,一穷二白,卓尔不凡
D.一步登天,峰回路转,坚忍不拔
A.一蹴而就,百废待兴,不屈不挠
B.唾手可得,筚路蓝缕,手胼足胝
C.易如反掌,一穷二白,卓尔不凡
D.一步登天,峰回路转,坚忍不拔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空,形容所有的美好理想均是来之不易的,D选项一步登天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不能形容理想,D选项错误。由文段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知,这些美好理想的实现都需要付出努力、艰苦奋斗才行,因此二三空处所填词语要对应到“艰苦奋斗”,A选项的百废待兴形容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C选项的卓尔不凡是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均不能体现出艰苦之意,排除AC两项。B选项中的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手胼足胝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与文意相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9)【◆题库问题◆】:[单选] 公安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个职能部门,是国家的:
A.权力机关
B.检察机关
C.行政机关
D.审判机关
A.权力机关
B.检察机关
C.行政机关
D.审判机关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公安机关属于国家的行政机关。故正确答案为C。本题相关知识点: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同时它又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因而它又是国家的司法机关之一。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同时公安机关又依法侦查刑事案件,行使国家的司法权。公安机关的性质具有双重性,即既有行政性又有司法性。
(10)【◆题库问题◆】:[单选] 一组随机挑选出来的人看了一位演讲者给一群人数较多且注意力集中的观众做关于环境道德的讲座,另一组随机挑选出来的人看了同一位演讲者以同样方式给一群不太专心、人数较少的听众做相同的讲座,前一组人认为演讲者思考深入、自信;后一组人认为演讲者表达模糊、冗长。上述材料最好地反驳了以下说法中的()。
A.同样的社会行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给不同人的感受可能很不一样
B.随机选出的一批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对演讲者个人素质的认识可能达成一致
C.一个听众对演讲者发言的评论可能受到其他人的态度的影响
D.人们对演讲者个人素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他的谈话内容和说话方式
A.同样的社会行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给不同人的感受可能很不一样
B.随机选出的一批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对演讲者个人素质的认识可能达成一致
C.一个听众对演讲者发言的评论可能受到其他人的态度的影响
D.人们对演讲者个人素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他的谈话内容和说话方式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削弱论证中的对比试验题目。两组人一组随机挑选出来的人看了一位演讲者给一群人数较多且注意力集中的观众做关于环境道德的讲座,另一组随机挑选出来的人看了同一位演讲者以同样方式给一群不太专心、人数较少的听众做相同的讲座。两组实验得出不同的结论,前一组人认为演讲者思考深入、自信;后一组人认为演讲者表达模糊、冗长。同样的演讲,面对不同的观众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是题干要表达的观点,本题要求选择一个削弱观点的选项。D选项“人们对演讲者个人素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他的谈话内容和说话方式”,与他们的讲话听取对象是无关的,有关的事讲话者讲话的内容。所以本题答案为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