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七加行
【◆参考答案◆】:七方便的别名。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金刚心
【◆参考答案◆】:十种像金刚宝石一样晶莹锐利的心,即觉了法性、化度众生、庄严世界、善根回向、奉事大师、实证诸法、广行忍辱、长时修行、自行满足、令他愿满。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二教
【◆参考答案◆】:1.显教和密教。显教是显明易懂之教,如应身佛释迦牟尼如来所说的一切大小乘教法是;密教是秘密难晓之教,如法身佛大日如来所宣示的一切内证真言教法是。2.渐教和顿教。渐教是由浅入深,逐渐使人觉悟的教法;顿教是直说究竟妙理,立刻就能使人觉悟的教法。3.律宗判如来一代时教,为化教与制教二类:化是化导众生,凡诸经论中所示禅定智慧的法门,使人断惑证真者,都是属於化教类;制是制定戒律,如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等,为佛所制的律仪,所以统众防非者,都是属於制教类。
(4)【◆题库问题◆】:[单选] 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是()
A.目犍连
B.舍利弗
C.大迦叶。
A.目犍连
B.舍利弗
C.大迦叶。
【◆参考答案◆】:B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涅槃
【◆参考答案◆】:作圆寂解,亦作寂灭或不生不灭之义。
(6)【◆题库问题◆】:[问答题] 请区分二者的差别:卑慢与傲慢、骄与慢
【◆参考答案◆】:1)卑慢跟傲慢的差别:傲慢并没有观待上等者,只是对下等者而言自己很了不起。卑慢则对上下都进行了比较。2)骄与慢的差别:骄未外露于身语,是在内执己为胜的恶心。慢是观待他相续而生起满足感,并通过外面的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有些人认为痛苦是咎由自取,并非因缘所生,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对。如果痛苦不是因缘生,而可以自主取舍,那么世间的人们都是厌恶痛苦的,一切有情都应没有痛苦才对。但事实却相反,每个人的身心内外,都有着种种的痛苦在烦扰逼迫,根本无丝毫自由自主的力量。
(8)【◆题库问题◆】:[问答题] 修行时如何才能做到松紧适度?请引用公案、教证加以说明。这与世间的做法是否相违?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参考答案◆】:《前行》中有个有关昼辛吉尊者的公案:从前,阿难尊者教诫昼辛吉修法时,昼辛吉有时紧张过度,有时异常松懈,而未能生起任何修法的境界。于是他便前去请教世尊。世尊问:"昼辛吉,你在家时擅长弹琵琶吗?"他回答:"极为擅长。"世尊又接着问:"那你弹奏时所出的妙音,是在琴弦极度绷紧时发出,还是在琴弦十分松弛时发出呢?"昼辛吉呈白道:"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只有琴弦松紧适度时,才能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世尊教诲说:"那么,你修心也与之相同。"这与世间的做法也不相违。世人也提倡有松有紧、劳逸结合,如《礼记》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张,指拉紧弓弦;弛,指放松弓弦。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良方。做任何事都要有一种窍诀。比如企业管理或寺院管理,管理人员如果太严格,什么都按照规矩办事,条条框框理得非常清楚,那可能太紧了,大家都呆不住,全部跑光;如果太松了,什么规矩都没有,整个组织无头无尾,谁也不愿意呆在那里。所以,无论是修行还是作管理人员时应该掌握分寸。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戒
【◆参考答案◆】:见八戒斋条。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听闻佛法的时候,应当怎么样观清净心?请一一阐述不同的明观方法。你会用哪一种?
【◆参考答案◆】:按照有些上师的观点,其明观的方法是:要么,把传法之处观想成印度鹿野苑,传法上师观为本师释迦牟尼佛,闻法眷属观为五比丘与八万天子,闻法时间观为佛陀成道四十九天后,所传之法是第一转法轮——四谛法门。要么,把传法之处观想成印度灵鹫山,传法上师观为本师释迦牟尼佛,闻法眷属观为舍利子目犍连等五千比丘、众生主母等五百比丘尼、给孤独施主等优婆塞、萨嘎玛等优婆夷及其他无量众生,闻法时间观为佛陀说法十二年中,所传之法是第二转法轮——般若法门。要么,把传法之处观想成广严城、王舍城、人间天界等不定的地方,传法上师观为要师释迦牟尼佛,闻法眷属观为共同和不共的天龙夜叉等无量众生,闻法时间观为佛陀说法三十二年中,所传之法是第转法轮——分别法门。或者可按密宗所说,把传法之处观想为远离一切戏论、无法用语言描述、诸法自性清净的密严法界宫;传法上师观为一刹那于自现获得证悟的法身普贤王如来;闻法眷属观为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的勇士勇母及男女本尊之自性。要么,把传法之处观想为铜色吉祥山莲花光宫殿,传法上师明观为莲花生大士;闻法眷属观成八大持明、君臣二十五尊及勇士空行的自性。要么,把传法之处观想为东方现喜刹土;传法上师观为报身金刚萨埵;闻法眷属观成金刚部尊众——勇士勇母、男女本尊的自性。要么,把传法之处观想为西方极乐世界;传法上师观成无量光如来;闻法眷属观想成莲花部尊众的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