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某单位寻求对外合作,准备在甲、乙、丙、丁四家单位中确定一个或几个合作对象。单位管理层经过认真调研和讨论,最终形成了以下三种意见:(1)对于甲和乙两单位,至多选一个;(2)对于甲和丁两单位,至少选一个;(3)如果选择丙或丁单位,就不能选择乙单位。在最终决定时,单位领导只采纳了上述一种意见。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最符合单位领导的最终决定?()。
A.选择乙、丙、丁
B.选择乙,但不选择丙和丁
C.选择甲、乙、丁
D.选择丙,但不选择乙和丁
A.选择乙、丙、丁
B.选择乙,但不选择丙和丁
C.选择甲、乙、丁
D.选择丙,但不选择乙和丁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题干重要信息:单位领导只采纳了(1)(2)(3)中的一种意见。此题采用代入法,代入后:A项:条件(1)(2)同时满足,排除;B项:条件(1)(3)同时满足,排除;C项:只满足条件(2),当选;D项:条件(1)(3)同时满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题库问题◆】:[单选] 天池经历了漫长的无名时期,后来伴随着天池传说的兴起,天池也开始________ 。谈到天池传说,还有一个缘由:人们面对神奇的山水之境时,总爱把神灵的光环罩在山水的头上,使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 ________,即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声名鹊起 相得益彰
B.门庭若市 相映成趣
C.脱颖而出 相濡以沫
D.广为人知 相视莫逆
A.声名鹊起 相得益彰
B.门庭若市 相映成趣
C.脱颖而出 相濡以沫
D.广为人知 相视莫逆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第一空,由文段的“天池经历了漫长的无名时期”、“天池传说的兴起”可知,天池逐渐有名气被知晓。A项“声名鹊起”意为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D项“广为人知”意为流传很广,大家都知道,二者均符合文意。B项“门庭若市”是形容来的人多非常热闹,与“名气”无关,排除。C项“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也指工作时通过努力超人一等,常强调与他人的对比,文中并无此意,排除。第二空,横线处所填词汇是形容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之间的关系,后文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对前文的解释。D项“相视莫逆”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主语为人,不能是物,且“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无所谓友谊深厚,排除。A选项“相得益彰”意为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能体现出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的结合使得山水之景更为美好的意境,符合文意和。故正确答案为A。【成语积累】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相濡以沫: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文段出处】《古今世界的瑶池和天池》
(3)【◆题库问题◆】:[单选] 某村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后,有一批帐篷捐助给受灾群众,但捐助人没有留下姓名就悄然离去。事后,村民经过多方了解,得知以下事实:(1)这批帐篷是由一辆大卡车运来的;(2)如果张华不参加这项捐助活动,王刚也不会参加;(3)李伟不会开大卡车;(4)捐助者在上述3人之中,没有雇佣他人。由此可以推出:
A.3人都是捐助者
B.王刚一定是捐助者
C.李伟一定是捐助者
D.张华一定是捐助者
A.3人都是捐助者
B.王刚一定是捐助者
C.李伟一定是捐助者
D.张华一定是捐助者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由条件(1)和(3)可知:捐助者不是李伟;由条件(2)可知:–张→–王=王→张,即:如果是王捐的,那么B.D两项都对,而答案只有一个,因此,不是王捐的,那么只能是张捐的。故正确答案为D。
(4)【◆题库问题◆】:[单选] 甲、乙两船分别从上游和下游同时出发,甲顺流而下,乙逆流而上,相遇时甲、乙走过的路程之比为3∶1,两船相遇后各自立即掉头沿原路返回,甲、乙各自返回到出发点所用时间之比为5∶1。设船速和水流速度均不变,则甲船速度与乙船速度的比值是()
A.
B.
C.
D.
A.
B.
C.
D.
【◆参考答案◆】:C
(5)【◆题库问题◆】:[单选]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进行一项科学实验,从装满100克浓度为80%的盐水中倒出40克盐水后,再倒入清水将杯倒满,搅拌后再倒出40克盐水,然后再倒入清水将杯倒满,这样反复三次后,杯中盐水的浓度是:
A.11.52%
B.17.28%
C.28.8%
D.48%
A.11.52%
B.17.28%
C.28.8%
D.48%
【◆参考答案◆】:B
(6)【◆题库问题◆】:[单选]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此题为争议题。若破题的重点落在“分”与“合”上: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分”与“合”就是发展变化的一种体现。而题干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正确,原因就是这种变化发展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是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可以,符合A项的表述。若破题重点落在“久”上:题干表述为时间久了事物本质就会发生变化,由“合”到“分”,由“分”到“合”。如果这种说法不正确,则说明时间长短不是事物本质变化的因素,符合B项的表述。C无关选项,D的说法说明题干正确,故都不选,答案在AB之间。再回到题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强调“久”字的意味更浓一些,侧重点在时间对事物本质的影响上,故倾向性答案为B。故正确答案为B。
(7)【◆题库问题◆】:[单选] 如果某地公共政策制定是正确的并且执行有力,则不会出现大规模上访。只有相关决策人不关心群众,才会出现大规模上访。某地公共政策制定是正确的,相关决策人也心系群众,深入实际搞调查研究,当地群众对此是满意的。根据以上信息,得不出以下哪项()
A.如果某地出现大规模上访,则该地相关决策人不关心群众
B.如果某地出现大规模上访,则该地公共政策并非执行有力
C.如果某地没有出现大规模上访,则该地公共政策执行有力
D.如果某地没有出现大规模上访,则该地公共政策制定正确
A.如果某地出现大规模上访,则该地相关决策人不关心群众
B.如果某地出现大规模上访,则该地公共政策并非执行有力
C.如果某地没有出现大规模上访,则该地公共政策执行有力
D.如果某地没有出现大规模上访,则该地公共政策制定正确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C。题干中“只有相关决策人不关心群众,才会出现大规模上访”的逻辑关系是“出现大规模上访→不关心群众”,A项与其一致。“如果某地公共政策制定是正确的并且执行有力,则不会出现大规模上访”的逻辑关系是“政策正确Ù执行有力→不出现大规模上访”,这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否定后项可以否定前项,可推出“出现大规模上访→政策错误Ú执行不力”。需要注意的是,题干已给出“某地公共政策制定是正确的”前提条件,因此可推出“出现大规模上访→执行不力”,B项正确。C.D两项从逻辑关系上均无法推出,但D项“该地公共政策制定正确”为真,因此D项正确,C项错误。
(8)【◆题库问题◆】:[单选] 2008年民政事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国家投资所占比重约为:一、根据所给图表、文字资料回答81-85题。2008年,全国民政事业基本建设完成投资总额为66.6亿元,施工项目为3906个,完成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39.6%。其中国家投资26.6亿元,比 上年增长83.4%。在投资总额中,用于优抚安置事业单位投资为9.6亿元,比上年增长88.2%;社区服务单位投资为5.2亿元,比上年增长 52.9%;收养性单位投资为30.4亿元,比上年增长33.9%;殡仪服务单位投资为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救助类单位投资为2.6亿 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他事业单位投资为7.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
A.30%
B.35%
C.40%
D.45%
A.30%
B.35%
C.40%
D.45%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国家投资26.6亿,全国民政事业投资总额66.6亿,26.6/66.6≈40%。
(9)【◆题库问题◆】:[单选] 知识鸿沟是指不论社会经济地位高或低,每个人所和获取的知识都会随时间而增加,但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取的知识量却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所获取的多,久而久之,这两群人的知识差距会不断扩大,这就是知识鸿沟________。
A.贫富分化越厉害的社会知识鸿沟现象越普遍
B.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的知识状态趋向一致
C.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人共同语言就越多
D.知识与财富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
A.贫富分化越厉害的社会知识鸿沟现象越普遍
B.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的知识状态趋向一致
C.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人共同语言就越多
D.知识与财富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定义中的关键词有“不论地位高低”,“随着时间而增加”,“地位高的人获得的知识量比地位低的人获得的知识量多”,“差距扩大”定义中只说明了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知识差距会不断扩大,并没有说明地位高知识状态就会趋向一致,就会有共同的语言,故B.C项错误。知识和财富的关系在定义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A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
(10)【◆题库问题◆】:[单选] 碳信用又称碳权,指在经过联合国或联合国认可的减排组织认证的条件下,国家或企业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放,因此得到可以进入碳交易市场的碳排放计量单位,一个碳信用相当于一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某燃煤发电厂去年碳排放额超标,根据上述定义,该电厂对应做法不包括:
A.将该厂从城市郊区迁到海边
B.减少该厂全年的发电总产量
C.改进设备提高热源转化效率
D.购买碳信用来实现排放达标
A.将该厂从城市郊区迁到海边
B.减少该厂全年的发电总产量
C.改进设备提高热源转化效率
D.购买碳信用来实现排放达标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定义关键词:①方式: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或开发;②目的:减少碳排放。B.C两项均能体现出目的是为了“减少碳排放”,D项明确提出要实现排放达标,A项只是地点的搬迁,不能体现出最终目的,相比其他选项,A项最不符合定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