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资格考试
(1)【◆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简述复式教学。
【◆参考答案◆】: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复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 作业交替进行。它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
【◆答案解析◆】:略。
(2)【◆题库问题◆】:[单选]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制约。因故本题选D。
(3)【◆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如果你是吴老师,如何应对这一状况?吴老师用投影仪出示了一道开放题,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票价分别是:成人每人10元、学生每人5元、团体(10人以上)每人6元。问题是:怎样买合算?很快,很多同学给出了答案:老师和学生一共需要花费280元。小宇提出了另一种方案:“把老师学生凑成10人的组,剩下的同学按照5元的票,一共花费275元,比280元少5元钱。”吴老师笑着点点头,其他同学听了若有所思,有的似茅塞顿开。小思却说:“不就少了5元钱嘛!”他满不在乎地说:“老师,都出去玩了,谁还在乎这5块钱啊?”其他同学也附和到:“就是,5块钱算什么!”
【◆参考答案◆】:如果我是吴老师,我会这样来处理问题。首先,表扬踊跃发言的同学。对于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予以肯定,教师及时的强化可以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在之后的教学中更加主动资源的学习。其次,发挥教育机智,将“五块钱是否重要?”作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他们养成节约的意识。在该过程中,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习得节约的美德。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老师在课堂上正确引导学生们的价值观。
(4)【◆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参考答案◆】:导入设计:(1)先请学生玩一玩自己带来的万花筒,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换来玩。(2)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影像是什么样子的?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提问学生: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个这样漂亮的万花筒?引出本课的课题。设计理由:用互相交换玩具的形式先来玩一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图案也初步进行了观察。
【◆答案解析◆】:略。
(5)【◆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人教版三年级上
【◆参考答案◆】:知识与技能: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烙饼问题的研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答案解析◆】:略。
(6)【◆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思想。吴老师用投影仪出示了一道开放题,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票价分别是:成人每人10元、学生每人5元、团体(10人以上)每人6元。问题是:怎样买合算?很快,很多同学给出了答案:老师和学生一共需要花费280元。小宇提出了另一种方案:“把老师学生凑成10人的组,剩下的同学按照5元的票,一共花费275元,比280元少5元钱。”吴老师笑着点点头,其他同学听了若有所思,有的似茅塞顿开。小思却说:“不就少了5元钱嘛!”他满不在乎地说:“老师,都出去玩了,谁还在乎这5块钱啊?”其他同学也附和到:“就是,5块钱算什么!”
【◆参考答案◆】:贯彻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首先教师要做到教学的科学性,即保证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其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难易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学中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思想的途径。
(7)【◆题库问题◆】:[单选] 儿童具有守恒的概念是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儿童在具体运算阶段具有了守恒概念,最早出现的是数量守恒(5~6岁),继而是重量守恒 (7~8岁),最后是11岁左右出现体积守恒。
(8)【◆题库问题◆】:[单选] 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目的是弄清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这样的评价叫作()。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问题性评价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问题性评价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加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开始的学习内容的“准备程度”,了解学生的兴趣、个性背景、才能、知识技能等情况。
(9)【◆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参考答案◆】:(1)选择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资料;(3)制订研究计划;(4)收集研究资料;(5)分析研究资料;(6)撰写研究报告。
【◆答案解析◆】: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关于教育研究基本步骤的记忆。
(10)【◆题库问题◆】:[单选] ()是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
A.讲述行为
B.提问策略
C.待答策略
D.课堂讨论
A.讲述行为
B.提问策略
C.待答策略
D.课堂讨论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讲述行为是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