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施工员题库
【◆参考答案◆】:积聚,癥块,痰癣。
【◆答案解析◆】:香棱丸1【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异名】仙方香棱丸(《卫生宝鉴》卷十四)、香壳丸(《玉机微义》卷二十)。【组成】木香丁香各15克京三棱(细锉,浸一宿)枳壳(去瓤,麸炒)青皮(去白)川楝子(锉,炒)茴香(炒)各30克蓬术(细锉)30克(用去壳巴豆30粒同炒,巴豆黄色,去巴豆)【用法】上等分,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似朱砂阱极细为衣。每服20丸,炒生姜盐汤下,温酒亦得,不拘时候。【主治】积聚,癥块,痰癣。按:方中京三棱、枳壳、青皮、川楝子、茴香原无份量,现据《卫生宝鉴》卷十四补。
(2)【◆题库问题◆】:[问答题] 木香顺气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浊气在上,则生腆胀。
【◆答案解析◆】:木香顺气汤【来源】《医学发明》卷四。【组成】木香0.9克厚朴(姜制)1.2克青皮(去白)陈皮益智仁白茯苓(去皮)泽泻干生姜半夏(汤洗)吴茱萸(汤洗)各0.6克当归1.5克升麻柴胡各0.3克草豆蔻(面襄煨,去皮)0.9克苍术(泔浸)0.9克【用法】上哎咀,都作一服。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大温服,空腹时。【主治】浊气在上,则生腆胀。【禁忌】服药期间,忌生冷硬物及怒。
(3)【◆题库问题◆】:[问答题] 夜明丸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雀目青盲。
【◆答案解析◆】:夜明丸【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七。【组成】夜明沙木贼防风田螺壳青木香细辛各等分【用法】上药为末,用煮烂猪肝,同药末研令极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米饮或酒下。【主治】雀目青盲。
(4)【◆题库问题◆】:[问答题] 葶苈清肺饮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水饮射肺,面浮喘逆,不得卧者。
【◆答案解析◆】:葶苈清肺饮【来源】《症因脉治》卷三。【组成】葶苈子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大腹皮马兜铃【用法】水煎服。【主治】水饮射肺,面浮喘逆,不得卧者。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麻黄汤1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骨节疼痛,无汗喘咳,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现用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见有上述症状者。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答案解析◆】:麻黄汤1【来源】《伤寒论》。【异名】麻黄解肌汤(《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组成】麻黄6克(去节)桂枝4克(去皮)甘草3克(炙)杏仁9克(去皮、尖)【用法】上四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覆取微似汗。【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骨节疼痛,无汗喘咳,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现用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见有上述症状者。【禁忌】表虚自汗,外感风热及体虚外感者均忌用。【方论】方中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平喘为君;桂枝辛温解肌为臣;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四味合用,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6)【◆题库问题◆】:[问答题] 金樱膏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虚劳遗精,白浊。
【◆答案解析◆】:金樱膏【来源】《古今医统》卷四十六。【组成】金樱子(经霜后采红熟者,不拘若干,撞去刺,切开去子,捣碎煮之,滤滓净用,复将滓榨汁干,熬成膏)枸杞子120克人参60克薏苡仁150克山药60克杜仲(姜汁炒)120克芡实肉120克山茱萸肉120克益智仁30克青盐9克桑螵蛸60克(新瓦焙燥)【用法】上药哎咀,同熬二次,去滓成膏,与金樱子膏对半和匀。空腹时用滚白汤下3~4匙。【主治】虚劳遗精,白浊。
(7)【◆题库问题◆】:[问答题] 藿朴夏苓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湿温初起,恶寒无汗,身热不扬,肢体困倦,肌肉烦疼,面色垢腻,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胸次痞闷,大便溏而不爽,舌苔白滑或腻,脉濡缓或沉细似伏。理气化湿,疏表和中。
【◆答案解析◆】:藿朴夏苓汤【来源】《医原)卷下。【组成】杜藿香6克真川朴3克姜半夏4.5克赤苓9克光杏仁9克生苡仁12克白蔻末1.8克猪苓4.5克淡香鼓9克建泽泻4.5克【用法】水煎服。【功用】理气化湿,疏表和中。【主治】湿温初起,恶寒无汗,身热不扬,肢体困倦,肌肉烦疼,面色垢腻,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胸次痞闷,大便溏而不爽,舌苔白滑或腻,脉濡缓或沉细似伏。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感证辑要》卷四补。
(8)【◆题库问题◆】:[问答题] 海金沙散3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五淋涩痛。利水通淋。
【◆答案解析◆】:海金沙散3【来源】《普济方》卷二一四。【组成】泽泻滑石(研,水飞)猪苓海金沙各15克(研)石韦净肉桂各3克(去皮)白术甘草赤茯苓芍药各9克【用法】上为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灯心,同煎至110毫升,空腹时温服,【功用】利水通淋。【主治】五淋涩痛。
(9)【◆题库问题◆】:[问答题] 麻黄茱萸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胸中痛,头痛,食减少,咽嗌不利,右寸脉弦急。
【◆答案解析◆】:麻黄茱萸汤【来源】《兰室秘藏》卷下。【异名】麻黄吴茱萸汤(《医学纲目》卷十五)。【组成】麻黄羌活各1.5克吴茱萸黄耆升麻各0.9克黄芩当归黄柏藁本各0.6克川芎蔓荆子柴胡苍术黄连半夏各0.3克细辛少许红花少许【用法】上锉碎,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食后服。【主治】胸中痛,头痛,食减少,咽嗌不利,右寸脉弦急。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鹤虱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小儿多吐蛔虫。
【◆答案解析◆】:鹤虱散【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组成】鹤虱7.5克川大黄7.5克(锉碎,微炒)川朴消15克【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次2~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量儿大小,以意加减。【主治】小儿多吐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