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施工员题库
【◆参考答案◆】:婴儿由于胎中血热,出生后复感风邪,致生奶癣,头顶或眉端痒起白屑,形如疥癣者。消风祛湿,清心利水。
【◆答案解析◆】:消风导赤汤【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六。【组成】生地赤茯苓各3克牛蒡子(炒,研)白鲜皮金银花南薄荷叶木通各2.4克黄连(酒炒)生甘草各0.9克灯心165厘米【用法】水煎,徐徐服。【功用】消风祛湿,清心利水。【主治】婴儿由于胎中血热,出生后复感风邪,致生奶癣,头顶或眉端痒起白屑,形如疥癣者。
(2)【◆题库问题◆】:[问答题] 伤筋药水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筋络挛缩,筋骨酸痛,风湿麻木。活血,通络,止痛。
【◆答案解析◆】:伤筋药水【来源】《中医伤科学讲义》。【组成】生草乌120克生川乌120克羌活120克独活120克生半夏120克生栀子120克生大黄120克生木瓜120克路路通120克生蒲黄90克樟脑90克苏木90克赤芍60克红花60克生南星60克白酒10千克米醋2.5千克【用法】上药在酒、醋中浸泡七天,严密盖闭,装入瓶中备用。患处热敷或熏洗后,用棉花蘸本品轻擦,每日三至五次。【功用】活血,通络,止痛。【主治】筋络挛缩,筋骨酸痛,风湿麻木。
(3)【◆题库问题◆】:[问答题] 类圣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一切疔疮,恶毒,肿痛甚者。
【◆答案解析◆】:类圣散【来源】《寿世保元》卷九。【组成】川乌草乌苍术细辛白芷薄荷防风甘草各15克【用法】上为细末,蛋清调涂患处,中间留顶。【主治】一切疔疮,恶毒,肿痛甚者。
(4)【◆题库问题◆】:[问答题] 八风丹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诸风及痰热上攻,头痛面赤,头晕目眩,鼻塞咽干,颈项不利,痰唾稠浊,神情如醉,百节疼痛,耳啸蝉鸣,面上游风,口眼蠕动。
【◆答案解析◆】:八风丹【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异名】八风丸(《圣济总录》卷十六)。【组成】滑石(细研)天麻(酒浸)各30克龙脑(研)麝香(研)各0.3克白姜蚕(微炒)白附子(炮)各15克半夏(白矾制)60克寒水石(火烧通赤,细研,水飞)250克【用法】上药捣罗为细末,人已研药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樱桃大。每服1丸,细嚼,食后温荆芥汤或茶清送下。【主治】诸风及痰热上攻,头痛面赤,头晕目眩,鼻塞咽干,颈项不利,痰唾稠浊,神情如醉,百节疼痛,耳啸蝉鸣,面上游风,口眼蠕动。
(5)【◆题库问题◆】:[问答题] 柏枝油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脱发。
【◆答案解析◆】:柏枝油【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二十。【组成】柏枝(干者)椒红半夏各90克【用法】上药哎咀。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入蜜少许,再煎一二沸。每用时人生姜汁少许,调匀,擦无发处,每日两次。【主治】脱发。
(6)【◆题库问题◆】:[问答题] 归芍地黄汤2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肝肾阴亏,头昏头痛,耳鸣目眩,腰脚酸软,午后潮热,骨蒸盗汗,吐血,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滋阴养血。
【◆答案解析◆】:归芍地黄汤2【来源】《症因脉治》卷二。【组成】当归白芍药生地丹皮茯苓山药山茱萸泽泻【用法】水煎服。【功用】滋阴养血。【主治】肝肾阴亏,头昏头痛,耳鸣目眩,腰脚酸软,午后潮热,骨蒸盗汗,吐血,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方论】方中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肾之阴;茯苓、丹皮、泽泻清热利湿。六味相配,补中有泻,开合得宜。再配当归、白芍养血益阴,使阴血充足,则肝肾阴亏诸证自可痊愈。
(7)【◆题库问题◆】:[问答题] 清魂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两睾丸冷,两大腿内侧出汗,阳痿,阴囊湿痒气秽。
【◆答案解析◆】:清魂汤【来源】《兰室秘藏》卷下。【异名】柴胡胜湿汤(《兰室秘藏》卷下)。【组成】柴胡生甘草酒黄柏各6克升麻泽泻各4.5克当归梢羌活麻黄根汉防己草龙胆茯苓各3克红花少许五味子20个【用法】上药锉碎。分作二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主治】两睾丸冷,两大腿内侧出汗,阳痿,阴囊湿痒气秽。【禁忌】服药期间忌酒、面、房事。
(8)【◆题库问题◆】:[填空题] 五苓散中配伍桂枝的作用是();兼以解表。
【◆参考答案◆】:温阳化气
(9)【◆题库问题◆】:[问答题] 百花煎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吐血不止,咳嗽。
【◆答案解析◆】:百花煎【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八。【组成】生地黄汁200毫升生姜汁100毫升黄牛乳200毫升藕汁200毫升胡桃仁10枚(研如糊)干柿5枚(细锉,研如糊)大枣21枚(煮,去皮、核,研如糊)清酒200毫升黄明胶(炙燥,为末)秦艽末各15克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糊)90克【用法】上十一味,相次下,煎减一半,加白蜜120克,慢火熬成煎,入瓷器贮存。每服一匙,每日三服,糯米饮或酒调下。【功用】养阴补肺,凉血止血。【主治】吐血不止,咳嗽。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清脾养胃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小儿脾虚胃热,内有虫积,爱吃泥土,面色青黄,时或腹痛。清胃健脾,消积杀虫。
【◆答案解析◆】:清脾养胃汤【来源】《寿世保元》卷八。【组成】软石膏黄芩陈皮白术甘草胡黄连使君子茯苓(去皮)各等分【用法】上药锉碎。水煎,温服。或为末,放于饮食内,令小儿服之。【功用】清胃健脾,消积杀虫。【主治】小儿脾虚胃热,内有虫积,爱吃泥土,面色青黄,时或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