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施工员题库
【◆参考答案◆】:痔漏成块下垂,痒甚者。
【◆答案解析◆】:秦艽羌活汤【来源】《兰室秘藏》卷下。【组成】羌活3.6克秦艽黄耆各3克防风2.1克升麻炙甘草麻黄柴胡各1.5克藁本0.9克细辛少许红花少许【用法】上药锉碎。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主治】痔漏成块下垂,痒甚者。
(2)【◆题库问题◆】:[问答题] 蓝青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小儿丹毒赤肿,身体壮热如火。
【◆答案解析◆】:蓝青散【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一。【组成】蓝青15克寒水石30克石膏30克犀角屑30克柴胡30克(去苗)知母15克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芩30克栀子仁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赤芍药23克羚羊角屑23克【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3克,以水100毫升,煎至50毫升,去滓,入竹沥、蜜、生蓝等汁共60毫升,更煎三二沸,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主治】小儿丹毒赤肿,身体壮热如火。
(3)【◆题库问题◆】:[问答题] 大生脉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心热脉痿,胫纵不任地。
【◆答案解析◆】:大生脉汤【来源】《赤水玄珠》卷十一。【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天冬黄柏川归牛膝红花枸杞子生地【用法】水煎服。【主治】心热脉痿,胫纵不任地。【加减】有汗,加黄耆。
(4)【◆题库问题◆】:[问答题] 泄热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咽喉闭塞不通。
【◆答案解析◆】:泄热汤【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二。【组成】大黄(炮)甘草(炙)各30克芒消(研)防风(去叉)各15克【用法】上药四味,粗捣筛。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主治】咽喉闭塞不通。
(5)【◆题库问题◆】:[问答题] 二神丸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脾肾虚弱,全不进食。
【◆答案解析◆】:二神丸【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二。【组成】破故纸120克(炒香)肉豆蔻60克(生)【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另用大肥枣49个,生姜120克,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入上药末杵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盐汤送下。【主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
(6)【◆题库问题◆】:[问答题] 百劳丸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劳瘵积滞,迁延日久者。
【◆答案解析◆】:百劳丸【来源】《医学纲目》卷五引陈大夫传张仲景方。【组成】当归(炒)乳香没药人参各3克大黄12克虻虫14枚(去翊、足,炒)水蛭14枚(炙)【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五更时用百劳水下。至泻下恶物为度。服白粥十日以调养。【主治】劳瘵积滞,迁延日久者。
(7)【◆题库问题◆】:[问答题] 清神养营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头目不清利。
【◆答案解析◆】:清神养营汤【来源】《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医方集略》。【组成】麦门冬当归各3.6克川芎3克白芷2.1克薄荷甘菊羌活栀子各1.5克甘草1.2克升麻0.6克【用法】上锉作一贴,加生姜3片,茶少许,煎服。【主治】头目不清利。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肺热喘咳,甚则气急,鼻翼扇动,有汗或无汗,身热不解,口渴,脉滑数,苔薄黄。现用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麻疹、百日咳、慢性鼻窦炎等属邪热闭肺者。宣肺泄热,止咳平喘。
【◆答案解析◆】: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来源】《伤寒论》。【异名】麻杏甘石汤(《张氏医通》卷十六)。【组成】麻黄9克杏仁9克(去皮、尖)甘草6克(炙)石膏18克(碎,绵襄)【用法】上四味,用水1.4升,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功用】宣肺泄热,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喘咳,甚则气急,鼻翼扇动,有汗或无汗,身热不解,口渴,脉滑数,苔薄黄。现用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麻疹、百日咳、慢性鼻窦炎等属邪热闭肺者。【方论】方中麻黄宣肺平喘为君;石膏清泄肺热为臣;杏仁降气止咳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可使肺气得宣,肺热得清,喘咳自止。
(9)【◆题库问题◆】:[问答题] 温胃丁香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产后胃寒呕吐,饮食不下者。温胃降逆。
【◆答案解析◆】:温胃丁香散【来源】《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组成】当归9克白术6克黑姜1.2克丁香1.2克人参3克陈皮1.5克炙草15克前胡1.5克藿香1.5克【用法】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服。【功用】温胃降逆。【主治】产后胃寒呕吐,饮食不下者。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蝉花散5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痘疮发热发痒,搔抓溃破。
【◆答案解析◆】:蝉花散5【来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组成】蝉蜕地骨皮各30克【用法】上药为末。每次2~3克,白酒送服,每日二至三次。【主治】痘疮发热发痒,搔抓溃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