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切智者
【◆参考答案◆】:与一切智人同义。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为什么说密法比佛还珍贵、难遇?
【◆参考答案◆】:宗喀巴大师说:"密法比佛更珍贵。"就是说要得到佛法,要有许多条件,而密法更是难以得到。所以宗喀巴大师说:密法是珍贵的,密法比佛还珍贵。得到佛的地位并不难,得到密法难上难。原因是什么呢?佛法上说:本贤劫要出1000尊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佛,第五位佛是弥勒佛。像这样的佛在世界毁灭之前的这一贤劫要出现1000尊,在这1000尊佛里面只有4尊佛才有密法,是第四位、第五位、第十一位佛和最后第一千位佛。而世界上由于人的偏见、无知,对密法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不认识,甚至排挤。佛教内部也有排挤,小乘佛教也进行排挤,汉传佛教中有个别人也排挤。实际上也并不奇怪。因为密法是秘密的,如果大家都知道了,就不珍贵了。稀有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如果人人都有了,还有什么"珍贵"可言?
(3)【◆题库问题◆】:[问答题] 闻法的诸多威仪中,哪一条令你最有触动?为什么?请引用具体事例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听闻佛法"必须专注这一条就很让人触动。就你比喻中说的那样,应如野兽闻声般地,若能这般地全神贯注,对法有极其虔诚、纯洁的信心,那么所获得的利益也是极大的。不过,业力深重的人往往在上课时心不在焉,比如尽管身体坐在听法行列中,表面上看来循规矩,但心里却杂念纷飞、东想西想,诚如札嘎仁波切所言,一堂课神游了整个世界,下课后什么教言都没记住,这是不应理的。正如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所形容的:"常想活佛面孔,从不展现眼前;没想情人容颜,时时映在心中。"他还说:"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智
【◆参考答案◆】:四法智与四类智,合称为八智。见四法智与四类智条。
(5)【◆题库问题◆】:[问答题] 我们现在不能精进的两大违缘是什么?应当如何对治?
【◆参考答案◆】:一是白天散乱,没完没了地做些无聊的事情;二是晚上睡眠过多,经常超出常人的标准线。必须先从内心发起坚定自信,然后发起勇猛无畏的精进,如果一再为罪恶所败,却想超越三界,那岂不是笑话吗?我们应当战胜一切烦恼罪恶,而不让任何烦恼击败。我们是三界狮王本师释迦牟尼佛之子,应该坚持这种战胜一切的信心。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七菩提分
【◆参考答案◆】:见七觉分条。
(7)【◆题库问题◆】:[单选] 佛和菩萨都具有高尚道德、人格圆满。因此我们礼拜诸佛菩萨是()
A.对佛菩萨恭敬、尊重的表现
B.以佛菩萨作为自己做事的模范,由此引发自己内在的自心佛
C.以上皆对。
A.对佛菩萨恭敬、尊重的表现
B.以佛菩萨作为自己做事的模范,由此引发自己内在的自心佛
C.以上皆对。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问答题] 到了中阴界时,为什么所感受的痛苦会比生前大许多倍?
【◆参考答案◆】:因为中阴身的感觉特别敏锐,心志也非常脆弱,再加上阎罗狱卒极为可怖,身躯是常人的七倍高,手持各种骇人的兵器,口里喊着"打啊"、"杀啊"震天动地,这种可怕的场面谁也无法忍受。假如生前被判死刑都特别害怕,那死后到了中阴界时,以敏感的心去感受如此恐怖的场面,怎么受得了啊!
(9)【◆题库问题◆】:[单选] 佛法所说的空是指()
A.空空洞洞
B.财色酒气
C.无自性之义。
A.空空洞洞
B.财色酒气
C.无自性之义。
【◆参考答案◆】:C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什么叫实行力和控制力?在对治懒惰的过程中,应当如何运用这两种力?
【◆参考答案◆】:实行力是通过正知正念来取舍,然后在实际行动中去行持。控制力是依靠自己的智慧进行分析,令身心获得调柔自在。1)实行力:好比沙场上身经百战的老战士,遇到敌人攻击时,能巧避锋芒而战胜对方;和烦恼作战时也应如此,先避开烦恼锋刃不为所伤,而后巧妙地对治、消灭烦恼。在战场上失落了手中利剑的战士,都会害怕被杀而立刻拾起剑来;同样,如果忘失了对抗烦恼、精进修行的正念之剑,应该想到地狱的恐怖而迅速提起正念。就像为毒箭所伤者,箭毒随着血液循环很快就会漫及全身;同样如果烦恼逮到了机会,罪恶染污就会立刻遍覆自心。好比有人为剑所逼,捧着注满油的钵行进,如果油溢了出来,他立刻就会血溅当场,这时,捧钵者一定全神贯注地捧钵而行;同样,持戒者也应如此谨慎专注的护心。又如毒蛇入怀时,人们会立刻起来将它抖落;同样,察觉到睡意和懈怠生起的时候,应立即惊醒过来把它们消除。每次遇到疏忽而犯过错时,都应当深刻地自责,然后再三提醒自己:以后一定不犯这种错误。总之在任何时候,都要精勤修持正念,以防罪过发生。并且以这样的心态向善知识求学,完成菩提正道的修行。2)控制力:为了有能力堪任种种善行,应该在行事之前,忆念有关教言而谨慎不放逸,努力振作精神,欢喜愉悦地去进入行动。就像丝絮能随风吹送而来去自如轻盈地飞舞,倘若身体轻安,为振奋的心意带动,一切善法都易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