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文章中论证所依赖的思维形式主要是()

  • A+
(1)【◆题库问题◆】:[多选] 文学批评文章中论证所依赖的思维形式主要是()
A.分析
B.综合
C.演绎
D.归纳
E.比较

【◆参考答案◆】:A, B

(2)【◆题库问题◆】:[多选] 随笔体评论文章的特点是()
A.卓约轻灵
B.论说充分
C.推论完整
D.短小精悍
E.理趣见长

【◆参考答案◆】:A, D, E

(3)【◆题库问题◆】:[填空题] ()原指味觉上的综合快感,后来引申为审美快感,进入文艺领域。嵇康首先把滋味引入艺术理论。钟嵘是第一个把滋味当作诗歌艺术的审美标准的。

【◆参考答案◆】:滋味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

【◆参考答案◆】:就是运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文学作品的内在秩序和结构模式的研究。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司马迁在《()》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更概括出“()”说,这种说法正是在他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的扩展。

【◆参考答案◆】:报任安书;发愤著书

(6)【◆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说司空图的诗学理论是唐代意境理论的总结。

【◆参考答案◆】:
说司空图是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王昌龄的"境思"、皎然的"采奇于象外"、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理论,认为诗歌形象是虚实相生的,是在有形的具体的景象描写之外,能借象征、暗示等手法创造一个无形的,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亦即具有召唤结构的艺术形象。
二、是在前人以"味"论诗的基础上,把"味"作为论诗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出来,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并且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理论。认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要求诗歌形象鲜明生动,如在耳目之前,而又不空泛,同时还必须含蓄深远,有无穷的意味。以上两点实际上是互为因果的,前者就客体形象提出的要求,后者就审美主体提出的要求。
三、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就是二十四种不同艺术风貌的诗歌意境。它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老庄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在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歌意境中的体现。或者说,这二十四种诗境,分别是"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的有机统一,是司空图意境理论的具体体现。

(7)【◆题库问题◆】:[单选]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中最为悲观的词句是()。
A.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
B.独倚栏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C.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D.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参考答案◆】:D

(8)【◆题库问题◆】:[单选] 提出“取境”问题,并认为“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的唐代诗论家是()。
A.陈子昂
B.司空图
C.皎然
D.白居易

【◆参考答案◆】:C

(9)【◆题库问题◆】:[填空题] 王充的主要著作是《()》;他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佚文》篇)。

【◆参考答案◆】:论衡;疾虚妄

(10)【◆题库问题◆】:[单选] 李白《玉阶怨》中的入声字是()。
A.生
B.侵
C.帘
D.白

【◆参考答案◆】:D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