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参考答案◆】:不正确。两个人长期生活在一起,由于彼此的业力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经常会发生矛盾争执。现在很多的人,刚开始将幸福完全寄托在对方身上,希望对方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但结婚久了以后,两个习气不同的人,关在一个屋子里极其痛苦,连做中午饭都意见不统一,吵得不可开交。因此,世间上的很多观念,都是颠倒的邪念,完全不符合实际真理。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心三观
【◆参考答案◆】:又名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等,是天台宗圆教的观法。天台宗说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种谛理,而这三种谛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们在一心之中这样作观,即叫做一心三观。
(3)【◆题库问题◆】:[单选] 断除三界烦恼的圣人是()
A.阿罗汉
B.菩萨
C.神明
A.阿罗汉
B.菩萨
C.神明
【◆参考答案◆】:A
(4)【◆题库问题◆】:[单选] 人在睡觉中,有时前六识不起作用,但不是死亡,因为有()执持根身。
A.第六识
B.第七识
C.第八识
A.第六识
B.第七识
C.第八识
【◆参考答案◆】:B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佛教中的“金刚”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佛法中的"金刚"一词有二义:一是坚固、不可分离之义。如密宗"金刚乘"、"金刚持"之"金刚",就是象征理识不离、阴阳不离、智慧方便不离等等。人体的意识和肉体是不能分离的,一分离人就死了;阴阳是不能分离的,很多东西一旦分离事物本身就不存在了。所以密宗金刚乘就是利用人体规律来修炼。人身上有整个宇宙间的25种对立双合物,成双成对的阴阳。修密宗的就是根据事物本身阴阳不可分离的规律来修炼的,所以叫金刚乘。二是指一种坚不可摧、威力无比的武器——金刚杵。欲界三十三天天主因陀罗(俗称玉皇大帝)是欲界的天人,寿命也很长,神通也很大,他手里有一件武器叫金刚杵。
(6)【◆题库问题◆】:[问答题] 在听法的过程中,一切功德为何与傲慢者无缘?你是否有傲慢?请举例说明。今后你打算怎么样做?
【◆参考答案◆】:就像藏俗话所说:“傲慢的山顶上,留不住功德的水。”或者产:“傲慢的铁球上,生不出功德的苗芽。”只要相续有了傲慢,认为自己比法师更胜一筹,那就如同身上披了件雨衣,雨水无法进来一样,所有功德从此与自己无缘。因为有了傲慢,便会认为上师讲的这个我懂、那个我也懂,心外就像有了防卫兵,任何功德一来,马上就被挡了出去。平时稍不小心,就可以会产生傲慢,比如和道友交流时,有时会关注其所说的问题,而不能恭敬地聆听,故应时刻以正知正念摄持,提起警觉心,莫令傲慢有可乘之机。
(7)【◆题库问题◆】:[问答题] 意幻供养是藏传佛教独有的吗?请以教证成立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不是。佛在《善巧方便经》中说:"真正具有善巧方便的菩萨,以慧心摄取十方所有的鲜花、花鬘、妙香、涂香、山河大地等无主之物,供养诸佛,有无量功德。"可见,意幻供养并不是藏传佛教的独有说法。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能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解释一下“十二因缘”?
【◆参考答案◆】:十二因缘是生命在六道中轮回的因果连锁关系轮。三世为一轮,因果相连,流转不息。其顺序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指愚昧;“行”指因无明而产生的善恶行为;“识”指受善恶行为染色的投生的识;“名色”指胎儿的肉体和意识;“六入”指眼、耳等六根器发育齐全的胎儿;“触”指出生后初步接触到色、声、香、味处境的阶段;“受”指感受到苦乐的阶段;“爱”指性成熟阶段;“取”指在爱欲驱使下追求异性,为满足心理和生理欲望进行索取的阶段;“有”指造就种种善恶业,来世的进程已定型;“生”指重新投生;“老死”指无常结局。从无明到受染识属前世,从投生识到有属今世;重新投生属来世。来世和前世的一生都和今世一样,有无明、行、识、触、受、爱、取等过程,因相同,在十二支中被省略了。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重无明
【◆参考答案◆】:菩萨十地中,每一地皆有其无明,故十地有十重无明。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既然安忍的功德如此之大,那在遇到他人损害时,能否以怨报怨、以牙还牙,促使他也修安忍呢?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面对他人的损恼,如果以牙还牙、以怨报怨,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因为他人进行伤害行为时,心相续为烦恼所制而无有自主,如果在此时遇到了抵抗损害,如同火上浇油,嗔心会更炽盛。他在这种情形下,根本不会去考虑修持安忍,只会更增加他的损害恶业。而且,如果我们这样去做,安忍难行也会毁损,自己的菩萨行也就退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