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过程”,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 A+
所属分类:资格考试
(1)【◆题库问题◆】:[单选] “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过程”,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是( )。
A.德育为先
B.能力为重
C.终身学习
D.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坚持全面发展。 题干中的话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是德育为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题库问题◆】:[单选] 教师张某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依据相关法律,他可以采用的法律救济途径是( )。
A.教师申诉
B.刑事诉讼
C.申请仲裁
D.民事诉讼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教师申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I司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3)【◆题库问题◆】:[单选] 在下面四部历史典籍中,属于编年体通史的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汉书》
D.《明史》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故正确答案为A。

(4)【◆题库问题◆】:[单选] 光线:折射:水。请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A.绿叶:光合作用:叶绿素
B.水蒸气:凝结:玻璃
C.电脑:计算:数据
D.海洋:洋流:台风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光线遇水发生折射,水蒸气遇玻璃发生凝结。

(5)【◆题库问题◆】:[单选]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
A.财产权
B.人格尊严权
C.生命健康权
D.隐私权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违反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6)【◆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节日中,“江边枫荡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所描写的是( )。
A.清明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题干诗句出自唐朝崔国辅的《九月九日》: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重阳之意源于《易经》,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唐代诗人王维有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实地描述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也表达了重阳节渴望全家团圆的心愿。

(7)【◆题库问题◆】:[单选] 某学校由于没有按照规定对学校的体育器材进行安全性检测,导致某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伤,对其直接负责人的处分应是()。
A.刑事处罚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
D.行政强制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负有责任且情节严重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学校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8)【◆题库问题◆】:[单选] 某中学对违反校规的同学进行罚款,该校的做法()。
A.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学生的权利
B.合法,是塑造优良校风的有效手段
C.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财产权
D.不合法,罚款之前应该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财产权是指以物质财富为内容,直接和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学校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进行罚款,直接侵犯的就是学生的财产权。

(9)【◆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结合全文,谈一谈对待“蚁族”应持怎样的态度。访《蚁族》廉思“蚁族”群体多为“80后”,接受过高等教育,处境却如卑微的蚂蚁,群居在城市的边缘。记者:“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廉思:研究发现,大城市均有大规模的“蚁族”存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大都倾向于留在城市,加剧了大城市的磁体效应。2002年,有关部门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允许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这就为“蚁族”的产生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我国首批扩招大学生进入社会,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与下岗再就业职工和民工潮汇聚成就业洪峰,造成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增大。这也必然要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是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及时成为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划定的风向标。 记者:有读者反映,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艰苦奋斗出来的,“蚁族”并不值得同情或怜悯。你怎么看? 廉思:“蚁族现象”也确实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蚁族”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名副其实的“穷二代”。他们勤奋苦读考上大学,背负着家庭很高的期望,但是目睹同学中“富二代”、“权二代”毕业后轻易获得好职位、买房买车,自己却从村到村(从农村到聚居村),求职艰难,他们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的感受跟其他群体是不一样的。如果这样一群“精英候选人”无法参与社会,或者社会使他们“走投无路”,让他们以年轻脆弱的心灵和一无所有的经济能力裸露于经济危机之下,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记者:通过你的研究,“蚁族”现在的思想状况是什么样子? 廉思:中国社会存在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很多乡村出来的大学生自身还承载着父母的厚望、家族的“面子”。所以也会有类似“宁要北上广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迫使他们选择留下来做“蚁族”。“蚁族”普遍认为,在大城市生活会更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他们急切盼望以积极的思路有序地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剩下的问题就是研究怎么解决、采取什么政策、条件和进程。 记者:最后,请你对“蚁族”们说些心里话。 廉思:我要为“蚁族”鼓掌,“蚁族”并不是失败者,只是尚未成功。放平心态,坚信自己的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蚁族”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选自2010年2月25日《中国教育报》)

【◆参考答案◆】:(1)对“蚁族”无法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表示同情;(2)对“蚁族”给社会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表示隐忧;(3)对“蚁族”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作为“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表示批评;(4)对“蚁族”的选择与努力表示鼓励。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应以“对待‘蚁族’应持的态度”为中心,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理解分点陈述。答题时可参考最后一段问答。比如对“蚁族”人群表示同情;对“蚁族”现象表示隐忧;对“蚁族”的某些想法加以批评;对“蚁族”的选择与努力表达鼓励;等等。

(10)【◆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中“户部”职能是()。
A.掌管吏政
B.掌管财政
C.掌管军政
D.掌管学政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