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施工员题库
【◆参考答案◆】:须发早白。乌须黑发。
【◆答案解析◆】:旱莲膏【来源】《古今医鉴》卷九。【组成】旱莲草8千克(在六月下半月,七月上半月采,不许水洗,扭干取汁,晒五日,不住手搅一午时)真生姜汁500克蜜500克(和汁同前晒》【用法】搅至数日,似稀糖成膏,瓷碗收藏。每日空腹时,用无灰好酒酌量,加药10毫升服。午后又一服。至二十一日,将白须发拔去,即长出黑须发。【功用】乌须黑发。【主治】须发早白。
(2)【◆题库问题◆】:[问答题] 升阳去热和血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肠澼下血,腹中大痛。
【◆答案解析◆】:升阳去热和血汤【来源】《兰室秘藏》卷下。【组成】橘皮0.6克熟地黄当归身苍术秦艽肉桂各0.9克生地黄牡丹皮生甘草各1.5克升麻2.1克熟甘草黄耆各3克白芍药4.5克【用法】上哎咀,都作一服。用水6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主治】肠澼下血,腹中大痛。
(3)【◆题库问题◆】:[问答题] 水蛭饮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室女月水不通,腹满有瘀血。祛瘀通经。
【◆答案解析◆】:水蛭饮【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一。【组成】水蛭80枚(糯米同炒,米熟去米)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00枚虻虫(去翅、足,微炒)80枚大黄(锉,炒)90克【用法】上四味,细锉。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温服,有顷再服。当下血。如未下,明日再服。【功用】祛瘀通经。【主治】室女月水不通,腹满有瘀血。
(4)【◆题库问题◆】:[问答题] 宣脑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头痛。
【◆答案解析◆】:宣脑散【来源】《普济方》卷四十四。【组成】川楝1克苦丁香20个山栀子2个【用法】上为细末。每用0.2克,搐于鼻中。【主治】头痛。
(5)【◆题库问题◆】:[问答题] 人中白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小儿口疳、走马疳及牙龈腐烂黑臭者。
【◆答案解析◆】:人中白散【来源】《外科正宗》卷四。【组成】人中白(溺壶者佳,煅红)60克孩儿茶30克黄柏薄荷青黛末各18克冰片1.5克【用法】上药共再研极细。先用温汤漱口,每用少许吹患处,日六至七次。吹后涎从外流为吉,内收涎毒入里为凶。【主治】小儿口疳、走马疳及牙龈腐烂黑臭者。
(6)【◆题库问题◆】:[问答题] 豆卷腹皮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脾虚湿盛,腹膨足肿,纳谷大减,脉来沉弦带涩。
【◆答案解析◆】:豆卷腹皮汤【来源】《引经证医》卷四。【组成】大豆黄卷枳实白术茯苓白蔻仁厚朴姜滓大腹皮橘皮白木香【功用】健脾化湿。【主治】脾虚湿盛,腹膨足肿,纳谷大减,脉来沉弦带涩。
(7)【◆题库问题◆】:[问答题] 黄耆益损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俱急,百节酸痛,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进凉药则膈满,如?
【◆答案解析◆】:黄耆益损汤【来源】《世医得效方》卷八。【组成】人参(去芦),石斛(去根)甘草黄耆(去芦)木香白术当归正桂茯苓芍药半夏川芎熟地黄(去土,酒炒)山药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麦门冬(去心)各等分【用法】上锉为数。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小麦50粒,乌梅1个煎。空腹时服。【主治】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俱急,百节酸痛,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进凉药则膈满,如?
(8)【◆题库问题◆】:[问答题] 消瘿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瘿瘤,痈疽,便毒,恶疮,久漏不愈者。化痰消瘿。
【◆答案解析◆】:消瘿汤【来源】《寿世保元》卷六。【组成】海藻(洗)龙胆草海蛤粉各60克通草昆布(烧存性)枯白矾松萝各30克半夏75克麦曲45克白芷30克【用法】上药为末。每服15克,用酒煎服。兼吞加味蜡矾丸。【功用】化痰消瘿。【主治】瘿瘤,痈疽,便毒,恶疮,久漏不愈者。【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甘草、鱼、虾、猪肉、五辛等物。
(9)【◆题库问题◆】:[问答题] 泻黄散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或小儿身凉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泄泻黄沫,脾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小儿弄舌。泻脾胃伏火。
【◆答案解析◆】:泻黄散【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异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组成】藿香叶21克山栀子仁3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去芦,切,焙)【用法】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每服3~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清汁,不拘时。【功用】泻脾胃伏火。【主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或小儿身凉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泄泻黄沫,脾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小儿弄舌。【方论】方中石膏、山栀泻脾胃积热为君;防风疏散脾经伏火为臣;藿香叶芳香醒脾为佐;甘草泻火和中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脾胃伏火之功。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血府逐瘀汤的功效是();行血止痛。
【◆参考答案◆】:活血祛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