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施工员题库
【◆参考答案◆】:衄血。
【◆答案解析◆】:清衄汤【来源】《万病回春》卷四。【组成】当归芍药生地香附(炒)黄芩各3克栀子(炒)3克黄连2克赤芍桔梗各1.5克生甘草柏叶7枚藕节5个【用法】上药锉碎,作一剂。水煎,入童便和服。【主治】衄血。
(2)【◆题库问题◆】:[问答题] 加减清肌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麻疹收后,阴亏血虚,只发热而无他症者。养阴清热。
【◆答案解析◆】:加减清肌汤【来源】《麻科活人全书》卷四。【组成】柴胡黄芩生地黄当归地骨皮茯苓知母【用法】加淡竹7片为引。水煎服。【功用】养阴清热。【主治】麻疹收后,阴亏血虚,只发热而无他症者。
(3)【◆题库问题◆】:[问答题] 钓藤饮子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小儿惊风天吊,卒然惊悸,眼目翻腾。
【◆答案解析◆】:钓藤饮子【来源】《奇效良方》卷六十四。【组成】钓藤(炒)1.5克麻黄(去节)甘草(炙)各1克天麻川芎防风人参各2.1克全蝎(炒去毒)5个僵蚕(炒)7个【用法】上作一服。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不拘时服。【主治】小儿惊风天吊,卒然惊悸,眼目翻腾。
(4)【◆题库问题◆】:[问答题] 柏子仁散1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产后元气虚弱,瘀血停滞,妄言妄见。
【◆答案解析◆】:柏子仁散1【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组成】柏子仁远志(去心)人参(去芦头)桑寄生防风(去芦头)琥珀(细研)当归(锉,微炒)熟干地黄甘草(炙微赤,锉)各15克【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以水350毫升,入白羊心1枚,切,先煎至250毫升,去滓和心,下药15克,更煎至10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主治】产后元气虚弱,瘀血停滞,妄言妄见。
(5)【◆题库问题◆】:[问答题] 萆薢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杨梅疮结毒,筋骨疼痛,头胀欲破,及已溃腐烂。
【◆答案解析◆】:萆薢汤【来源】《外科正宗》卷三。【组成】川萆薢6克苦参防风何首乌各15克威灵仙当归白芷苍术胡麻石菖蒲黄柏各1.8克羌活川椒各1.2克龟版4.5克红花1克甘草15克【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临服入酒适量,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腹时服。【主治】杨梅疮结毒,筋骨疼痛,头胀欲破,及已溃腐烂。
(6)【◆题库问题◆】:[问答题] 三仙丸1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梦泄。
【◆答案解析◆】:三仙丸1【来源】《世医得效方》卷七。【组成】益智仁60克(用盐60克炒,去盐)乌药45克(炒)【用法】上药为末,用山药30克为糊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50丸,空腹、临卧时用盐汤送下。【主治】梦泄。
(7)【◆题库问题◆】:[问答题] 清痰丸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吞酸嘈杂。清胃化痰。
【◆答案解析◆】:清痰丸【来源】《医学入门》卷七。【组成】苍术60克香附45克瓜蒌仁半夏各30克黄连黄芩各15克【用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茶清送下。【功用】清胃化痰。【主治】吞酸嘈杂。
(8)【◆题库问题◆】:[问答题] 梅仁汤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肠痈,里急隐痛,大便秘涩。清热凉血,润肠通便。
【◆答案解析◆】:梅仁汤【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九。【组成】梅核仁49个(去皮、尖)大黄90克牡丹皮31克冬瓜仁120克犀角(镑)45克芒消75克【用法】上六味,哎咀如麻豆大。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以下脓血三两行为度。【功用】清热凉血,润肠通便。【主治】肠痈,里急隐痛,大便秘涩。
(9)【◆题库问题◆】:[问答题] 玉乳丹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小儿解颅。
【◆答案解析◆】:玉乳丹【来源】《幼幼新书》卷六引张涣方。【组成】钟乳粉(依法炼)柏子仁(别研)干熟地黄当归(洗)各15克防风补骨脂(净拣,微炒)各7.5克(或加黄耆、茯苓)【用法】除别研者,碾细末,次入钟乳粉等拌匀,蜜丸如黍米大。每服10粒,乳前煎茴香汤下,【主治】小儿解颅。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纳气丸功效与作用
【◆参考答案◆】:脾肾两虚,蒸热咳嗽,倦怠少食。
【◆答案解析◆】:纳气丸【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组成】熟地黄240克山茱萸肉干山药(微焙)各120克牡丹皮白茯苓(去皮)白泽泻(去毛)各90克沉香30克砂仁60克【用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送服,睡前用温酒送下;如泄泻少食者,用干山药末调糊代蜜为丸。【主治】脾肾两虚,蒸热咳嗽,倦怠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