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3,3,6 ,30,240()A. 480B. 1200C. 1920D. 2640
A.480
B.1200
C.1920
D.2640
A.480
B.1200
C.1920
D.2640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后项除以前项,可得-1、2、5、8、(11),为等差数列,因此原数列下一项为240×11=2640,正确答案为D。
(2)【◆题库问题◆】:[单选] 黄连:苦涩
A.班级:团结
B.钻石:坚硬
C.花朵:鲜红
D.城市:繁华
A.班级:团结
B.钻石:坚硬
C.花朵:鲜红
D.城市:繁华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词语的逻辑关系黄连是一种草本植物,其味入口一定是极苦,因此苦涩是黄连的一种必然属性。第二部:逐一分析选项A选项:班级可能团结可能不团结,不是一种必然属性关系,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B选项: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天然矿物。钻石在天然矿物中的硬度最高,因此坚硬是钻石的必然属性,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为正确答案。C选项:鲜红是花朵的属性,但花朵不一定是鲜红的,花朵的颜色可以多样,不是必然属性,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D选项:城市不一定繁华,不是一种必然属性关系,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3)【◆题库问题◆】:[单选]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隐性课程范畴的是:
A.高校组织学生参加两天军训,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B.儿童在学习数学课程的时候,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C.某高校设立校园文化节,让学生认识了该校的校训、学风
D.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课程活动,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A.高校组织学生参加两天军训,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B.儿童在学习数学课程的时候,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C.某高校设立校园文化节,让学生认识了该校的校训、学风
D.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课程活动,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定义关键词: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B项中的数学课程学习是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被明确规定的,相比数学课,A.C.D三项中的“军训”“文化节”“活动”,不能算作有明确规定的学校学习。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4)【◆题库问题◆】:[单选] 在某图书馆中,涉及民国时期的历史书均只存放于第二层的专业书库中,外文类的典藏书籍均只存放于第三层的珍本阅览室中,小林周末到该图书馆借了一本外文类历史书。由此可以推出小林借的书是:
A.是珍本书
B.不是珍本书
C.是涉及民国时期的典藏书籍
D.不是涉及民国时期的典藏书籍
A.是珍本书
B.不是珍本书
C.是涉及民国时期的典藏书籍
D.不是涉及民国时期的典藏书籍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先翻译题干(1)民国且历史→二层专业书库;(2)外文且典藏→三层珍本。从题干已知条件推不出任何确定结论,因此此题采用代入法。假设A项正确,小林借的是珍本书,对于(2)是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是不确定项。假设B项正确,小林借的不是珍本书,对于(2)是否后,否后必否前,—三层珍本→—外文或—典藏,题干说他借的是外文书,但是不是典藏书不知道,因此也得不出必然结论。假设C项正确,是民国时期的典藏书籍,那么那说明这本书是民国历史书,也是外文典藏书,就把翻译后的表达式的(1)(2)的前件都肯定了,肯前必肯后,得到的是小林借书既是只能在二层又是只能在三层,矛盾。因此小林借的肯定不是民国时期的典藏书籍,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5)【◆题库问题◆】:[单选] 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____,而是我们尽力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这是一个信号: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的人类,已经失去把魔鬼再装回去的能力。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所顾忌
B.无所不为
C.无所事事
D.无所作为
A.无所顾忌
B.无所不为
C.无所事事
D.无所作为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阅读题干可知,文段中出现了反向并列关联词“不是……而是……”,说明横线处的词义应该与“而是”后面的“我们尽力了”语义相反,也就是要填入表示“我们什么都没有做的”词语。故D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成语积累】无所顾忌:没有什么顾虑、畏惧。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都不干。多用作形容词,如整天无所事事的。
(6)【◆题库问题◆】:[单选] 某国一足球杂志报道说,30年来该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冠军都是通过假球决出来的。该杂志还给出证据说,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赛队员告诉记者,他和他的队友曾收取了20万美元的贿赂,于是他们在一场关键性的比赛中踢假球,最终让另一支球队获胜。但是,该国足球联赛主席则对这则报道进行了反驳。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该主席予以支持的是:
A.该足球杂志曾数次刊发不实报道
B.该国足联赛对踢假球行为处罚极重,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踢假球事件
C.即使那场比赛中踢假球事件是真的,也不能断定甲级联赛的冠军是通过假球决出来的,否则联赛也不会举办30年
D.通过近期一次全国性的调查,并没有发现足够影响冠军归属的假球案件
A.该足球杂志曾数次刊发不实报道
B.该国足联赛对踢假球行为处罚极重,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踢假球事件
C.即使那场比赛中踢假球事件是真的,也不能断定甲级联赛的冠军是通过假球决出来的,否则联赛也不会举办30年
D.通过近期一次全国性的调查,并没有发现足够影响冠军归属的假球案件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30年来该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冠军都是通过假球决出来的,论据是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赛队员告诉记者,他和他的队友曾收取了20万美元的贿赂,于是他们在一场关键性的比赛中踢假球,最终让另一支球队获胜。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论点强调30年来的比赛,论据强调一场比赛,所以论点与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需削弱论证,在论点和论据间不搭桥。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项:杂志数次刊发不实报道,但是不能说明这个报道也是不实的,与题干结论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B项:处罚极重一般不会出现踢假球事件,可以一定程度支持,力度较弱;C项:那场比赛中踢假球事件是真的,不能断定举办30年甲级联赛的冠军是通过假球决出来的,即在30年来的比赛和一场比赛间不搭桥,削弱论证,是答案,从而对该主席予以支持;D项:全国性的调查没发现不代表一定没有,所以支持力度较弱。故正确答案为C。
(7)【◆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体育人物与其擅长领域对应错误的是:
A.罗尼·奥沙利文:斯诺克台球
B.拉菲尔·纳达尔:棒球
C.罗杰·费德勒:网球
D.泰格·伍兹:高尔夫
A.罗尼·奥沙利文:斯诺克台球
B.拉菲尔·纳达尔:棒球
C.罗杰·费德勒:网球
D.泰格·伍兹:高尔夫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A项正确,罗尼·奥沙利文,世界著名斯诺克球手,以左右开弓和独特的杆法著称,绰号“TheRocket”(火箭);B项错误,拉斐尔·纳达尔是西班牙职业网球运动员,是现役男运动员中唯一的全满贯得主,并且是“体育界的奥斯卡”——劳伦斯奖最佳男运动员获得者;C项正确,罗杰·费德勒是瑞士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费德勒拥有17座大满贯男子单打冠军的记录。2012年上海大师赛结束后,费德勒在ATP世界第一的总周数达到了300周,是公开赛时代以来第一位在世界第一总周数达到300周的男子单打球员;D项正确,艾德瑞克·泰格·伍兹是美国高尔夫球手,截至2009年世界排名首位,并被公认为是史上最成功的高尔夫球手之一。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8)【◆题库问题◆】:[单选] ( ) 对于 熟练 相当于 敏捷 对于 ( )
A.娴熟 灵敏
B.操作 迅捷
C.熟悉 迅速
D.谙熟 灵动
A.娴熟 灵敏
B.操作 迅捷
C.熟悉 迅速
D.谙熟 灵动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A选项:娴熟是指很熟练,二者为近义词,前者是对后者程度的加深,敏捷是指反应非常灵敏,二者为近义词,前者是对后者程度的加深,前后逻辑关系一致;B选项:熟练可以形容操作,敏捷与迅捷是近义词,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选项:熟悉是指十分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熟练是指技术精通而有经验,两者之间是程度上的加深;敏捷是指灵敏迅速,意思上与迅速之间是包含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选项:谙熟与熟练是近义词,都可指熟悉(某种事物)。敏捷是指灵敏迅速,灵动多指灵活,意思上与两者是包含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9)【◆题库问题◆】:[单选] 文风之“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______。华丽的语言常常被用来掩饰思想的贫乏。二是______。“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三是______。“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在文风上是不是注重、能不能做到“简”,意义更为重大,它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和能不能有效实施领导。将以下三句分别填入上文的划线部分,最恰当的的顺序是( )。①简单生动,就是用形象的语言说明抽象的道理②简朴深刻,就是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③言简意赅,就是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完备的思想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第一空,与“思想的贫乏”相对,“深刻的道理”填入最恰当;第二空,与“真传一句话”相对,“简明的语言”填入最恰当;第三空填入“简单生动……”,契合句意。因此本题选A。
(10)【◆题库问题◆】:[单选] 当代人类学研究认为,文化具有某种人格气质。它往往选择一种气质或融合几种相关的气质,并且把这种选择“专断”地揉进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而在学术和艺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这种文化气质论给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照。如果我们的视野从“美学”扩延至“审美文化”范畴并且假定中国审美文化具有某种特殊气质,那么对这种气质的类型、构造、成因、背景等等的探究和识别,无疑会拓展出一种新的学术疆域。这段文字中的“新的学术疆域”最有可能是指:
A.中国美学的文化根源
B.中国审美文化的流变
C.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
D.西方美学对中国的影响
A.中国美学的文化根源
B.中国审美文化的流变
C.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
D.西方美学对中国的影响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是词句理解题,作答题目时要注意对整个文段进行整体把握。文段第一句提到了文化气质论,第二句讲到这种文化气质论的重要性。第三句也就是我们要理解的词语“新的学术疆域”所在的句子,也重点的阅读,提到了“如果视野扩展并且假定这种审美文化具有某种特殊气质”即是审美文化发生变化,对这种变化进行研究就会有新的学术疆域,那么这种新的学术疆域指的就是对于审美文化变化的研究,因此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