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行政机关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关于行政机关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B.外交部实行集体负责制
C.直辖市实行常委会负责制
D.自治区实行集体负责制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按照宪法规定,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实行首长负责制。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委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按照现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别实行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因此,本题A项正确。

(2)【◆题库问题◆】:[单选] 某市为了发展文化强市战略,在2008年、2010年先后建成了两个图书馆,2008年底共办理市民借书证7万余个,到2010年底共办理市民借书证13万个。2011年,该市又在新区建立了第三个图书馆,于2012年初落成开放。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计办理市民借书证20余万个。市政府由此认为,该项举措是有实效的,因为在短短的4年间,光顾图书馆的市民增加了近两倍。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图书馆要不断购置新书,维护成本也很高,这会影响该市其他文化设施建设
B.该市有两所高等学校,许多在校生也办理了这3个图书馆的借书证
C.很多办理了第一个图书馆借书证的市民又办理了另外两个图书馆的借书证
D.该市新区建设发展迅速,4年间很多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新区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建图书馆(该项举措)对发展文化强市有实效。论据:在建成三个图书馆的4年内,光顾图书馆的市民增加了近两倍。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选项:说的是图书馆的维护成本高,与论题建图书馆对发展文化强市有实效没有关系,论题不一致,属于无关选项,排除;B选项:两所高校的学生也办理了借书证,说明建立的图书馆对这两所高校的学生有帮助,有一定的实效,对论题有一定的加强,是加强论据,排除;C选项:说的是一个市民办理三个借阅证,这样就是说明看书的人并不一定在增加,只是一人办多证,是对论据的否定,当选;D选项:该市在这4年间有很多外来人口涌入,只是说该市的人口多了,跟看书的人数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3)【◆题库问题◆】:[单选] 保险储备:指企业为防备原材料运达误期或计划外增加需要量而建立的原材料储备。下列属于保险储备的是()
A.张大妈平时习惯多买些粮油盐放在家里,以备万一有什么事抽不开身去买
B.李厂长望着满仓库的滞销产品,愁容满面,心里盘算着大力扩展销售渠道的办法
C.洪水肆虐,道路交通受到严重威胁,刘厂长并不慌忙,因为渡过汛期的原料早已备足
D.王经理年前到处追债收款,给员工发放了年终奖金,也准备好了来年开工的各项资金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解析】C。“保险储备”的定义要点是:①主体是企业;②建立原材料储备。A项,张大妈不是企业,不符合①。B项并不是产品滞销,不符合②。C项符合定义。D项说的是资金问题,也不是“原材料储备”,不符合②。因此,C项正确。

(4)【◆题库问题◆】:[单选]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归因偏差是指由于主观上的原因而造成的归因偏向和差别,是不当归因的主要形成原因。下列行为存在归因偏差的是:
A.陈某因为一件琐事和邻居王某产生矛盾,从此不再与其来往
B.李某在自己工作不顺利时,总是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老师帮助张某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说他对学习的专注度不如以前了
D.高某竞争部门经理失败后,主动分析对手成败的原因,改进自己的不足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1.为行为原因的推论;2.主观上造成归因偏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产生矛盾后从此不再往来,并未涉及归因,排除;B项:在工作不顺时,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将成功与否归结到“命运”上,主观上造成归因偏差,符合定义;C项:老师帮助张某分析原因。分析的主体为老师,而归因的主体为自己,主体不符合定义要求,排除;D项:失败后主动分析原因,改进自身不足。并未形成归因偏差,是正确的原因推论,与定义描述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5)【◆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____、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柔寡断 半途而废
B.三心二意 功败垂成
C.迟疑不决 功亏一篑
D.瞻前顾后 前功尽弃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此题可从第二空入手。第二空与前面“不仅不能前进”形成递进对应。B项“功败垂成”与C项“功亏一篑”均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与前文“不能前进”无法对应。A项“半途而废”指中途停止,形容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与前文“不能前进”表达意思相同,无法形成递进关系。D项“前功尽弃“指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与文意相符,且较之“不能前进”的语义更重。故D项更为准确。再以第一空做验证。“瞻前顾后”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可与表示畏惧退缩、不敢前进之意的“畏葸不前”形成并列。“优柔寡断”多用以形容人的性格,“三心二意”多指做事不专心,“迟疑不决”即犹豫不决。故正确答案为D。

(6)【◆题库问题◆】:[单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从1978年的17.9%上升至51.27%,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6.9亿。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78%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按照城镇化率年增长1%的速度,我国的城镇化率真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仍有30年左右的发展期。城镇化在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人口转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助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生产要素流动和集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段文字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我国城镇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B.城镇化是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C.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D.城镇化是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开头主要表达“我国城镇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潜力巨大”,接下来的“尽管如此”可知首句并非文段主要信息。第二句是对城镇化路程的具体规划,没有表达鲜明的论点,故文段尾句为本段的主旨句。“助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生产要素流动和集聚”都是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的因素,B与之最为接近。故正确答案为B。

(7)【◆题库问题◆】:[单选] 某办公室5人中有2人精通德语。如从中任意选出3人,其中恰有1人精通德语的概率是多少:
A.0.5
B.0.6
C.0.7
D.0.75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古典概率问题。任意抽取3人恰好有一人会德语的组合情形有种,随机抽取3人的组合情形有种。因此恰有1人精通德语的概率是。故正确答案为B。

(8)【◆题库问题◆】:[单选] 一艘船往返于甲乙两港口之间,已知水速为8千米/时,该船从甲到乙需要6小时,从乙返回甲需9小时,问甲乙两港口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A.216
B.256
C.288
D.196

【◆参考答案◆】:C

(9)【◆题库问题◆】:[单选] 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我们通常说的有理想,主要是指社会共同理想。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追求自己的美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D.指引人生的方向道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A选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A选项不是现阶段的共同理想;B选项正确,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D选项错误,选项都是针对个人理想而言的,不是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故正确答案为B。

(10)【◆题库问题◆】:[多选] 2013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将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总体实力,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是的比重达到10%。根据该规划,我国应充分发挥( )的引领作用,推进形成我国的海洋经济圈。
A.环渤海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区
C.海峡西岸经济区
D.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参考答案◆】:A B D

【◆答案解析◆】: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2015年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规划还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性进展,2015年增加值较“十一五”期末翻一番,规划同时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国海洋经济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规划提出充分发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区的引领作用,推进形成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结合落实国家关于沿海区域发展的部署,着力培育一批重要的海洋经济增长极。故正确答案为ABD项。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