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佛法是趋入解脱的唯一津梁,那为什么学佛的人那么少?你对此是怎么认为的?

  •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1)【◆题库问题◆】:[问答题] 既然佛法是趋入解脱的唯一津梁,那为什么学佛的人那么少?你对此是怎么认为的?

【◆参考答案◆】:《殊胜赞》中讲过,因为佛教的教义高深莫测,大多数凡夫望而却步。譬如,世间天珠或如意宝的价值,具有智慧的人才了知,一般根本不懂。同样,非常粗浅的知识,很多人都愿意接受,而甚深微细的佛法,他们却不愿追随。《四百论》也说:"婆罗门离系,如来三所宗,耳眼意能知,故佛法深细。"印度三大宗教分别为婆罗门教、离系外道、佛教,其中婆罗门教讲究歌咏唱诵的音律,主要是耳根的对境;离系外道以外表行为为主,一丝不挂地修行,不进饮食而依于五火,主要是眼根的对境;而佛教的深奥境界,主要是意根的对境,必须以甚深智慧才能了悟。大家知道,知识越深细,学的人就越少。就像一个最好的大学,学生考上的可能性很小,一百人只有两三个被录取,同样,对极为甚深广大的佛教,学的人少也是正常现象。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一遍行惑

【◆参考答案◆】:与十一遍使同。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尘不染

【◆参考答案◆】:(喻)六根清净。

(4)【◆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说只有我才能度化众生、弘扬佛法,其他众生肯定不行?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因为世间上的芸芸众生,日日夜夜为烦恼所左右,被痛苦所束缚,一辈子奔波忙碌,到头来连成办自利也力所不及,何况是将无量众生安置于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果了。而我不仅遇到了大乘佛法、依止了大乘善知识,而且相续中有利他的菩提心,相比之下,"众生不如我",所以我应当努力成办自他一切利益。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虽然应以承担一切的自信成办自他二利,但这种自信千万不可变成一种傲慢,产生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颠倒执著。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二处

【◆参考答案◆】:六根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即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果。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谛

【◆参考答案◆】:唯一的真理。谛就是真理的意思。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七地

【◆参考答案◆】: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十七种法门,即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有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多地、非□三摩多、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馀依地、无馀依地。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对佛像不敬,就遭生病或其他不好的果报,有的人说是护法对他的惩罚。是真的吗?

【◆参考答案◆】:不要把任何不好的遭遇都推在护法身上,如果这些事情护法也要管,那还管的过来吗?生病有很多种情况,比如四大不调、外在因素影响(天气热、冷等)遗传因素等众多原因,每种原因引起的病都要对症治疗。难道说偶感风寒引起感冒,还要念佛来治吗?吃药就可以了!藏医中的很多方法、药方都是针对不同病症来进行治疗,并非什么都是护法惩罚。所以一般患病的人都应该先去看医生,如果某些特殊的病症,可以通过一些密法来治疗,但不是所有的都可以,这要看具体情况。无论什么病都求佛加持,不是正信佛子所为。

(9)【◆题库问题◆】:[问答题] 在修行的时候,为何要选择适当的环境?应尽量避免与哪些人接触?请引用教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人毕竟受环境的影响,也受别人语言的影响,这是凡夫人共有的一个特点。若与愚昧的亲友交往过密,只会给自己带来损害。他们对我没有帮助,我对他们也无法饶益,故而只有远离他们,默默发愿将来度化他们,现在最好不要跟他们同流合污。否则,不久的将来,自己的道心必将退失无疑。《宝云经》中说了九种恶知识:破戒者、邪见人、失威仪者、邪命人、乐愦闹处者、多懈怠者、乐着生死者、违背菩提行者、乐居家眷属者。若与这九种人接触过密,会给自己的修行带来违缘、障碍,因而应敬而远之,谨慎地对待。

(10)【◆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如何遮破“借助术语知关联,错乱关联无所需”的观点?

【◆参考答案◆】:对方所谓的"术语"实际是没有经过详细观察而承许的,如果真正观察,则不超出对自相或对共相或对自相与共相误为一体这三者任何一种使用术语,若如此没有错乱的话,就没办法将外境取上相应的名称。原因是:假使自相与义共相二者无有错乱而对自相取名,势必会招致对外道所说的过失;倘若对义共相使用术语,则对声闻宗所说的过失又会降临头上;如果按照最后一种,也就是自相共相误为一体而安立,那就是在证实我们的观点。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