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以下关于税收土地等政策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农业和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以下关于税收土地等政策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两税法一租庸调制一一条鞭法一摊丁入亩
B.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一耕者有其田一《中国土地法大纲》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俄国农奴制改革一林肯颁布《宅地法》一日本明治维新一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D.《汜胜之书》一《齐民要术》一《农政全书》一《农桑辑要》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解析:两税法在唐代后期;租庸调制在隋代及唐前期;一条鞭法在明代中叶实施;摊丁入亩在清代康乾年问实施,故A项错误。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是抗日战争胜利时期的疗针;耕者有其田是在1949年9月29目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出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是在1947年颁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以后实施的,故B项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1861年改革;林肯颁布《宅地法》在1862年;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年,但一般把前年的大政奉还,王政复古 等许多政治变动包含在内;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是在1937年提出的口号,故C项正确。《汜胜之书》是西汉晚期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所作;《农桑辑要》为元代著作;而《齐民要术》为北魏贾思勰的作品。D项错。

(2)【◆题库问题◆】:[单选] 2012年8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下列关于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状况表述错误的是(  )。
A.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B.我国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坐
C.我国农村户籍流动人口约占流动人口总量的50%
D.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生活、就业更加趋于稳定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指出,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_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其中占据主体的新生代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大多数在城市成长,基本不懂农业生产,即使经济形势波动,城市就业形势不好,他们也不大可能返乡务农。同时,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生活、就业更加趋于稳定。超过三成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生活时间超过5年,从事目前工作的平均时间接近4年,全年平均回老家不足2次。我国农村户籍流动人口约占流动人口总量的80%。故本题答案选C。

(3)【◆题库问题◆】:[单选] 以下关于我国科技史,不正确的是:
A.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B.世界上首次作出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的是《春秋》
C.我国古代最初采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
D.“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是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对日食现象作出的科学解释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是张衡对月食作出的科学解释。

(4)【◆题库问题◆】:[单选,材料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2011年上海市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230.57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98.28亿元,增长7.4%。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2046.98亿元,增长9.4%;重工业增加值4751.3亿元,增长6.5%。全年工业总产值33834.44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987.44亿元,增长6.4%。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10194.85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制造业部分实现工业总产值7850.35亿元,增长11.5%,高出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速2.3个百分点;服务业部分实现营业收入2344.5亿元,增长14.8%(见表1)。 表1: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及其增长速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10194.8512.2 制造业部分工业总产值7850.3511.5 节能环保407.8313.4 新一代信息技术2228.697.0 生物627.5010.7 高端装备2584.6611.4 新能源520.4927.5 新材料1731.7214.5 新能源汽车27.4615.5 服务业部分营业收入2344.5014.8
A.2011年服务业部分营业收入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的比重与上年相比下降。
B.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2011年低。
C.2010年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为7041元。
D.与2010年相比,2011年高端装备产值的增量大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的增量。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文字分析题。A选项考核比重比较。2011年服务业部分营业收入增幅(14.8%)大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的增幅(12.2%),故比重升高。A选项错误。B选项考核比重比较。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7.4%)小于工业增加值的增幅(7.5%),故比重较上年降低。C选项考核基期量的计算。观察单位发现,材料中数据的单位为“亿元”,不是“元”。C选项错误。D选项考核增长量的比较。根据公式,现期量越大,增长率越大,则增长量越大。而高端装备的现期量(2584.66)大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现期量(2228.69),且增长率也较大。D选项正确。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

(5)【◆题库问题◆】:[单选] 美国的战略是打着促进民主和稳定的旗号来使北约扩大到欧亚地区。北约有没有扩大到欧亚地区?(  )
A.没有扩大到
B.已经扩大到
C.将要扩大到
D.不知道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由“战略”和“扩大到”可知,美国的目的是使北约扩大到欧亚地区,而具体有没有做到,题干并。未表述。故选D。

(6)【◆题库问题◆】:[单选] 事实上,尺度如果把握不好,正面的新闻舆论监督也可能转化为不良的新闻审判。为此, 我们有必要__________ 新闻媒体的职业与定位,避免新闻对司法活动的过度__________ ,从而形成正常的新闻舆论氛围。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厘清 干涉
B.厘清 干预
C.理清 干涉
D.理清 干预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厘清”指整理清楚,常与“关系”、“原则”、“任务”等搭配。“理清”一般用于有条理的事物。如“理清头绪”、“理清思路”等。根据句意,此处应填“厘清”,排除C.D。“干涉”指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的硬管。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可起到舆论监督作用,但无“干涉”权力.第二空应选“干预”。本题答案选B。

(7)【◆题库问题◆】:[单选] 关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两年请求权的时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适用时效中断
B.不适用中止
C.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D.自赔偿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国家赔偿法》第39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由此可知,选项B中不适用中止的说法不正确。

(8)【◆题库问题◆】:[单选] 有甲、乙两个足够大的杯子,甲盛水,乙盛纯果汁。先将甲杯的水倒进乙杯。使乙杯内液体增加一倍,调匀;再将乙杯的果汁倒进甲杯,使甲杯内液体增加一倍,调匀;…….如果倒三次,最后甲、乙两杯果汁的浓度各是:
A.25%、37.5%
B.37.5%、50%
C.25%、25%
D.37.5%、25%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答案】A。解析:初始状态,甲的浓度为0,乙的浓度为100%;第一次操作后,甲的浓度为0,乙的浓度为50%;第二次操作后,甲的浓度为(0+50%)÷2=25%,乙的浓度为50%;第三次操作后,甲的浓度为25%,乙的浓度为(25%+50%)+2=37.5%。

(9)【◆题库问题◆】:[单选] 避讳,是中国古代十分突出的文化事项,有严密的__________。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避讳”释为:“封建时代为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长辈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古代的社会风习、心理、意识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尊古卑今等等,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风习依然存在,渗透到了国民__________之中。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规则性格
B.规定品格
C.规则品格
D.规定性格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实词辨析。“规定”是规则的形式,必须是具体的,明文的,“规则”是规定的内容,可以是明文的具体规定,也可以是抽象的原则甚至惯例,故当用“规则”。“性格”是人惯性的思维方式,“品格”是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第二空主语是“国民”,故当用“性格”。故选A。

(10)【◆题库问题◆】:[单选] 确实是一种巧妙的安排,让我们这个地球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火、土资源。但是,藉此而赖以生存的人类决不满足于仅仅从这些自然资源中获取谷物等以填饱肚子。当然,也只有当他们远离饥饿的时候,才有心思去利用其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周围丰富的联想能力以及由此迸发出的无限创造力,从而将某些自然物转换成为人所需的人造物,创造出一种与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形式——制陶。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温饱问题的解决是艺术创造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B.制陶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
C.人类生产形式的改进源于提升生活方式的需求
D.制陶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满足所需能力的标志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填饱肚子。在这个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下,人类便产生了追求更高一级的生活方式的需求。而诸如制陶之类的生产形式的改进就是在这种需求推动下产生的。A项“艺术创造”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排除。B.D两项“制陶”只是生产形式改进的一个典型例证,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