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都是或曾是帝国

  •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历史上,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都是或曾是帝国的语言,这些帝国曾积极促进其他民族使用它们的语言。权力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英国和法国都曾坚持在其殖民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但大多数前殖民地独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努力用本土语言代替帝国语言,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本土语言是民族独立的重要标志
B.语言使用是政治权力的某种表现
C.利用权力推行语言是无法持续的
D.殖民统治对语言分布有深刻影响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的结构,开篇提出核心重点意思,即“语言的使用受到权力分配的影响”。无论是帝国、殖民国家、殖民地,语言的使用都反映了权力的分配,语言也随着权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项,B项是对观点句的同义替换。A.D两项表达的是本土、殖民统治,为后文的解释说明部分,不是重点。C项无法从文段中得到,根据文段描述,帝国语言在殖民统治期间仍然是强力的、持续的,独立之后改变语言是为了摆脱殖民的阴影,无法得到权力推行语言的持续性如何。故正确答案为B。

(2)【◆题库问题◆】:[单选] 学习西方并没有错,但把西方视为”真理“则大错特错了,中国并不拒绝其他文明和价值,但中国文化本身必须成为主体。在学习西方过程中,因为没有主体意识,中国文化就失去了主体地位。问题在于,西方文化主导下的西方话语解释不了中国的一切。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西方话语不能说明自己。但是,很少有人去创造,去发明。这种情况不改变。中国永远不会有自己的话语、自己的概念和自己的理论,当然更不用说是文化软力量了。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学习西方时应首先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
B.中西方文化都应有各自独立的价值体系
C.自身强大后才能在文化交流中掌握话语权
D.中西方交流中的文化创造或创新应另辟蹊径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此题是主旨概括题,找文段的主旨,从行文脉络来说文段属于总—分结构,第一句话是主旨句,第一句中有一个转折词“但”,即文段的主旨是“中国文化本身必须成为主体”,文段的主体是中国文化,同意替换即A项,BCD,主体不对。

(3)【◆题库问题◆】:[单选] 研究人员利用微小海洋生物的化石来重建自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至今的全球气温。数据显示,地球在数千年中持续降温,然后在20世纪出现前所未有的逆转。这进一步表明现代的全球变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二氧化碳排放迅速增加。海洋化石数据显示,1900年至1910年是过去11300年以来最冷的十年之一,比其他95%的年份都要冷,不过该研究指出,100年后的2000年至2010年是最暖和的十年之一。全球气温记录只能追溯到1880年,2000年至2010年是此间气温最高的十年。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A.二氧化碳排放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温室效应
B.利用化石重建的全球气温时间跨度远超已有的气温记录
C.工业革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全球气温仍持续走低
D.研究人员重建的2000至2010年气温与全球气温记录有出入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细节判断题须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并根据题干找出与原文不相符的。D项认为重建的2000 — 2010年气温与全球现有气温记录有出入,而文段中提到都是温度最高的十年,因此与文意不符。A项由原文中“全球变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结果”可以得出,并且后文详细阐述20世纪全球气温开始逆转,但1900 — 1910年间仍是最冷的十年,可知二氧化碳排放必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使温度升高。故A项与文意相符;B项文段首句明确提出利用化石重建自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至今的全球气温,尾句提到目前全球气温只能追溯到1880年。故可知B项亦符合文意;C项根据常识判断,工业革命于1840年开始,而文段提到1900 — 1910年是最冷的十年,可知C项亦符合文意。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4)【◆题库问题◆】:[单选]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召开了四次重要国际会议,其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确定了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
A.开罗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波茨坦公告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A选项开罗会议于1943年11月在埃及开罗召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4次高峰会议之一,由中华民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制定盟军合作反攻缅甸的战略及援华方案,会后公布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归还一切侵占的土地,塑造战后东亚的新局势,故A选项排除;B选项 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美、英、苏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暴露。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于1945年2月在雅尔塔举行会议。雅尔塔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确定了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B正确;C选项德黑兰会议1943年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丘吉尔、斯大林和罗斯福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C选项排除;D选项波茨坦公告是在1945年7月中美英苏四国在德国敦促日本投降,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

(5)【◆题库问题◆】:[单选] 依次填入第2段甲、乙、丙3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在资源开采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A)的精神,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分配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_______ 。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和国有矿业、森工企业,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2011年之后要重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偿社会保障、生态、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欠账。资源型城市要统一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积极转移剩余生产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各种职业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甲】再就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乙】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对资源已经枯竭的城市,要【丙】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帮助解决资源枯竭矿山(森工)企业破产引发的经济衰退、职工失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A.实现保障施行
B.施行实现保障
C.施行保障实现
D.保障施行实现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按照词语搭配原则来看,实现……就业,保障……安定,施行……政策,是最合适的一组搭配,所以选择A选项。

(6)【◆题库问题◆】:[单选] 把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水立方摆成如图形状,从上向下数,摆1层有1个立方体,摆2层共有4个立方体,摆3层共有10个立方体,问摆7层共有多少个立方体:
A.60
B.64
C.80
D.84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一层有1个,第二层有1+2=3个,第三层有1+2+3=6个,第四层有1+2+3+4=10个,……第n层有1+2+3……+n个。所以7层共有个。故正确答案为D。

(7)【◆题库问题◆】:[单选]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每一行前两个图形外部小圆数量之差等于第三个图形的外部小圆数,内部小圆数量之和等于第三个图形的内部小圆数,依此规律,问号处的图形外部小圆数为2,内部小圆数为2。故正确答案为B。

(8)【◆题库问题◆】:[单选]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B。题干中每个图形均由6条直线构成,只有B项满足规律。

(9)【◆题库问题◆】:[单选] 关于我国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民直接从棉株上采下来的棉花称作皮棉
B.甘蔗是我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
C.花生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D.“三大谷物”指的是稻谷、小麦和高粱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B项正确,我国的糖料作物,南方以甘蔗为主,北方以甜菜为主,但甘蔗的种植范围和规模远大于甜菜,因此,总体上看,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是甘蔗。A项错误,农民直接从棉株上采下来的棉花是“籽棉”,皮棉是把籽棉进行扎花,脱离了棉籽的棉纤维。C项错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D项错误,“三大谷物”指的是稻谷、玉米和小麦。故正确答案为B。

(10)【◆题库问题◆】:[单选] 某研究所人员结构状况如下:所有女性都拥有博士学位,有的男博士有高级职称,但所里也存在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由此可以推出()
A.有的男性没有高级职称
B.有的女性有高级职称
C.所有男性都拥有高级职称
D.有的女性没有高级职称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A。根据题干条件进行翻译可得:①女性→博士;②有的男博士→高级职称;③有的人员→?博士且?高级职称。其中,①可以用逆否等价进行推理,②③为“有的”句式,不符合逆否等价,可以利用“有的S是P等价于有的P是S”进行推理。A项,对①进行逆否,否后必否前可知不是博士不是女性,没有博士学位且没有高级职称的人就一定是男性,可以推出有的没有高级职称的人是男性,利用“有的”进行推理可知,有的男性没有高级职称,可以推出,当选。B项,根据逆否,肯前必肯后,可知女性一定是博士,但女博士与高级职称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无法推出,排除。C项,题干中涉及到男性的都是“有的男性”,无法推出“所有男性”的结论,无法推出,排除。D项与B项相同,根据逆否,肯前必肯后,可知女性一定是博士,但女博士与高级职称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无法推出,排除。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