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题库
【◆参考答案◆】:B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政事堂
【◆参考答案◆】:
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亦为宰相。弘道元年(683)十二月,中宗即位,裴炎由侍中迁中书令,遂奏请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表明中枢决策重心已由执掌封驳之权的门下省转至草拟诏书的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同时,又创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政事堂正厅之后,分理众务,所设吏员,地位至重。在政事堂(中书门下)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笔",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当的职权。唐前期为专人,肃宗以后改为轮代,以防秉笔宰相借执政事笔之权,独揽大权之弊
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亦为宰相。弘道元年(683)十二月,中宗即位,裴炎由侍中迁中书令,遂奏请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表明中枢决策重心已由执掌封驳之权的门下省转至草拟诏书的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同时,又创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政事堂正厅之后,分理众务,所设吏员,地位至重。在政事堂(中书门下)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笔",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当的职权。唐前期为专人,肃宗以后改为轮代,以防秉笔宰相借执政事笔之权,独揽大权之弊
(3)【◆题库问题◆】:[填空题] 宋代的“有产税户”指(),“无产税户”指()。
【◆参考答案◆】:主户;客户。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撰修国史
【◆参考答案◆】:据《辽史·耶律孟简传》,大康(1075—1084)年间,孟简曾诣阙上表,称"本朝之兴,几二百年,宜有国史以垂后世"。"乃编耶律曷鲁、耶律质、耶律休歌三人行事以进,上命置局编修"。是辽在《实录》、《日历》、《起居注》之外,还有有国史的编修。编修国史的史官很多,主要有"萧韩家奴、耶律俨、窦景庸、刘六符、刘辉、室唠、左企弓、虞仲文等。
(5)【◆题库问题◆】:[判断题] 谥号专指皇帝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如文帝、武帝等属于褒谥,厉帝、炀帝属于恶谥。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6)【◆题库问题◆】:[填空题] 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的活动是由唐人()组织完成的。
【◆参考答案◆】:僧一行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档案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参考答案◆】:是研究我国档案和档案工作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以历史时期为序,运用具体史料,阐明我国各个社会形态的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细十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诣方面的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研究的宗旨在于提高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借鉴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经验。
(8)【◆题库问题◆】:[填空题] 安史之乱后降唐的河北安史旧部被唐授以卢龙、成德、魏博三地节度使,史称“()”,他们是割据性藩镇的最主要代表。
【◆参考答案◆】:河朔三镇
(9)【◆题库问题◆】:[单选] .有关汉初封国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汉初开始就长期存在
B. 王国严格受朝廷节制,权力弱小
C. 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
D. 侯国直属朝廷,不受所在郡管辖
A. 汉初开始就长期存在
B. 王国严格受朝廷节制,权力弱小
C. 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
D. 侯国直属朝廷,不受所在郡管辖
【◆参考答案◆】:B
(10)【◆题库问题◆】:[单选]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皇权是在下列什么力量的支持下产生的:()
A.外戚
B.宦官
C.门阀士族
D.大将军
A.外戚
B.宦官
C.门阀士族
D.大将军
【◆参考答案◆】:C